古代的私盐贩子是一个利润极高的职业,同时也是提着脑袋干得买卖。如果说绿林强盗是官府要排列阵仗去征剿的对象,那么私盐贩子集团就是官府到处捉拿而不得的隐形武装暴力团伙。因为盐这玩意数千年来一直是官营垄断,私人敢贩卖就是死罪,跟现在DU品一个德行,所以从来都是武装押运、武装抗法,尽是胆大妄为、横行乡里之人才能干得事。干得太野了,就是黄巢这种猛兽;胸无大志小富即安的就是张士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铭传就是这样的私盐贩子,但是并没有走上这样的人生。他从小就为害乡里,大致是一个周处这样的人物,上头有几个兄弟,都没他心狠手辣。有一次,一个土豪路过他家,欺负了他老实巴交的父亲,几个兄弟也唯唯诺诺不敢吱声。等到小刘回到家时,发现几个大老爷们聚在堂屋里只晓得哭,了解情况后气得发疯。二话不说,抄起家伙追上离去不久的土豪,手起刀落剁了他。此案一出,十里八乡都知道他大名了,无人敢惹!

刘铭传与李鸿章都是安徽合肥人,本无交往,因为太平天国来了,大家都在家搞团练玩。刘铭传这么能打的,也自己攒了一支队伍小打小闹(偷鸡摸狗),听说李鸿章组织淮军,立刻前往参加。刘铭传绰号“六麻子”,这种悍号十里八乡都知道,李鸿章也略有耳闻,收为帐下。之后因作战勇敢,逐渐成为了李鸿章淮军系统的头号亲信大将。在镇压捻军、太平军、白莲教各类战斗中,刘铭传展现了他心狠手辣的特点,对待敌人残酷,对待同事阴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一次,刘铭传去打太平军的赖文光部,因为贪功冒进,差点被包围歼灭,他惨兮兮地脱了官帽、顶戴花翎躲在一个堡垒里坐着等死。幸亏湘军的鲍超率部来增援,打退了太平军,解救了被围的淮军。第二天,鲍超还主动将战场上拾得的官服官帽都送还给刘铭传。但是在最后向朝廷报功环节,刘铭传为了掩饰自己丢脸的失败经历,添油加醋地说了鲍超的不好,结果这一个大功劳没有落在老鲍头上,不仅气得老鲍吐血,而且激起了曾国藩的湘军系统与李鸿章的淮军系统的争斗。

在镇压完太平天国后,刘铭传的部队被调往甘肃辅佐左宗棠,预备参与征讨陕甘动乱,以及出征新疆。就因为他这个特点,屡次“冒功、争功、杀降”,平时对部队管教不严,他属下的“铭字营”士兵居然就哗变了!这一哗变,动静闹太大,连李鸿章都没站出来替刘铭传说话,清廷就一下子撸掉了他的官职。刘铭传哪吃过这个瘪,心里负气不过,就回家闲居。以为待不了多久李鸿章还会叫他回去上班,结果人家老李压根没理他,全副心思都放在建设北洋水师上了。这一待,就从1872年待到了1885年,待了整整十三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十三年里,刘铭传回到安徽老家起了好大一片房产,两耳不闻窗外事,扎扎实实当起了“田租公”。也就是这十三年间,刘铭传游历江南,常与名士文人纵论时局,逐渐建立了自己的政治家格局。反思了自己的过往,纠正了自己的错误,变得更加成熟稳重了。

龙游浅滩,遇势当能凌天。很快,机遇就来了。1880年,中俄爆发伊犁危机,刘铭传向清廷上书《筹造铁路折》,请急造铁路,以立富强之基。虽然得到重视,但是伊犁危机很快解除,刘铭传未能出山,继续回家修身养性。没能正面刚上俄国人,这是老刘的遗憾,但是接下来,老刘就把法兰西给结结实实教训了一个彻底,这又是中华民族的幸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世纪后半叶,帝国主义都跟“嗑药”一样,掠夺殖民地既疯癫,又不要命。总之,血盆大口一张,就要跟饕餮一样吃吃吃。法兰西仅仅只花了三十年时间就跟英国瓜分掉了大部分非洲,又把魔爪伸向了东南亚,伸向了中国。台湾这么优越的地理位置,高卢蛮夷不流口水是不可能的。1884年,中法战争达到高潮,在广西越南一线被冯子材、刘永福挡住的法军,发现不能在陆地战中争取到更大的便宜,开始动用海军进攻台湾,预图谋取最大利益。此时,刘铭传是福建巡抚、督办台湾军务。

在法军偷袭消灭了福建马尾水师全军后,集中炮火轰击台湾基隆港。刘铭传认识到基隆势单力薄,不可死守,放弃了外围,主力退保台北。在法军悍然从基隆登陆后,清军地面部队开始组织围攻,奋起截杀,锐不可当。而法军不熟悉台南丛林地貌,一进丛林就成分散之势,被清军分割。法军大败,刘铭传的奏折说:天兵阵亡哨官三员,死伤兵勇百余人,法军被斩首二十五级,枪杀三百余人。此外又俘获法兵十四名,枭首示众。至此,取得了著名的“淡水大捷”!最终,刘铭传以以不充裕的兵力资源,成功守卫住了台湾岛,击退了法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法战争之后,刘铭传因为淡水的胜利,被清廷任命为首任台湾巡抚。在刘铭传的建议下,清廷开始重视台湾的地位,原来台湾只是归福建省代管,是福建的一部分。从1885年以后,台湾正式建省,成为清廷的海疆防线第一站。在台湾的岁月里,刘铭传从1885年干到1891年因病退养回家,足足六年时间。他修铁路,开煤矿,搞邮政,四面出击,全面建设台湾全岛。当年的大陆,自建铁路只有400公里,同时期的台湾,刘铭传将铁路干到了107公里,直接打通台北到新竹,台北到基隆两条线。罗大佑的“纵贯线”乐队大家都知道吧?何谓“纵贯”?就来源于刘铭传的纵贯铁路线!邮政电报线路,老刘直接干到700公里,改变了“治安靠狗,通讯靠吼”的落后局面。

老刘来台之前,所谓“汉番”矛盾突出,番众动辄“出草”,吓得汉民无心种田。刘铭传不打不杀,主动游说台湾高山族等土著,将原来对清廷统治尚有疑虑的土著都归化到平原地带生活,主动学汉语,进汉族学校的土著居民达到20多万人,几乎占了土著民40多万的一半。老刘在奏折里说:半岁之间,招抚四百余社(社即部落),归化逾七万人。台湾在建省前,每年税收才一百余万两白银,农田开垦才100来万亩。老刘搞了一个“清赋局”,厘清田产,两年就搞出了435万亩,赋税直接增加4倍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刘铭传的领导和建设下,台湾才从一个不起眼的边疆角色,正式进入国家的历史舞台和世界的历史舞台!至今,海峡两岸的人,无不尊称刘铭传一声“台湾近代化之父”,他当得起这个荣耀,受得起这个尊敬!

刘铭传对台湾是相当有感情,确实也倾注了大量精力。但是压垮英雄的最后一根稻草,居然是在遥远的辽东!1895年,甲午的失败让清廷屈辱的割走了台湾岛,当刘铭传听说他敬爱的老大哥李鸿章在马关签下丧权辱国条约之时,目瞪口呆,无话可说。自此连连呕血,仅仅不到一年,1896年1月12日,守卫台湾的民族英雄刘铭传的生命就定格在了五十九岁。他是被国家的屈辱给活活气死的,一声叹息,长使英雄泪满襟!

从一个桀骜不驯的盐枭到一位孤身跨海守国门的民族英雄,刘铭传确实无愧于中华民族的列祖列宗!溯其功业,足与台湾不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