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超级大国海空军经过召集顶级专家深入研讨超过2年,并且通过世界最强的AI超算辅助研判,最终得出了一个终极结论:那就是东方大国关于6代机的三大新标准。以及不久前暗示本方6代机即将首飞的说法,全都是最顶级的战略忽悠!如果按照对方的节奏去发展超级大国海空军自家的6代机,那么必然是类似当年苏联轻信了美国正在实施星球大战计划这种不切实际的高端战略忽悠一样,最终落得一个空耗国力而最终一事无成的惨淡结局!那么得出这种终极结论的主要理由又有哪些呢?首先,就是以目前人类的技术,完全无法解决一套发动机,就能完成从0海拔起飞,在40公里高度以下的大气层中实现5马赫级别的高速飞行,然后再爬升到60公里的高度不断加速,最终飞过卡门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地球大气边缘的临界空间做8到15马赫的打水漂飞行;最终加速到25马赫以上飞入大气层之外。这是除火箭发动机之外,在现有机制上根本做不到的。就算是把超级大国航空工业的现有能力加在一起,在10年内想实现40到50公里高度,5马赫的飞行速度,也就是所谓的双5指标都做不到;东方大国怎么敢说自家马上就要实现双15?也就是高度150,速度15马赫的如此夸张的6代机性能?这不是战略误导与战略忽悠又是什么!因此完全不可信;更不要全面跟进。其次,根据常识都知道。在40公里以下的大气环境下飞行,与40公里以上高空飞行,如果是有人驾驶,那么座舱与飞行服的标准都是彻底不一样的。不用说40公里,就算飞行到25公里的高度,飞行员都必须采用全封闭加压航天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全程都在60公里以上高度飞行,那么从座舱到飞行员的基本装具,都必须按照航天飞机的标准来执行。那么此时仅仅生命维持系统,其全重都不会低于10吨级;与目前最复杂的战斗机的有人座舱全系统都不超过3吨直接超过几倍。如果仅仅座舱加生命维持系统都已超过了10吨,那么6代机全机想压缩到50吨之内是完全无法实现的任务。就算是可以把全机继续压缩到40吨之内,但是在100公里以上的临界空间稍微做一个U型转弯,那么驾驶员承受的过载就会到17G以上,这是任何人类甚至是任何哺乳动物都不能承受的。从这一点来看,东方大国所谓可以直接入轨的有人6代机也是大忽悠一枚!至于所谓的全机瞬间变形、战损以后全自动修复之类,更是过于科幻,完全是终结者电影看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现实中,甚至是未来30年都不可能实现的纯脑补高科技!鉴于终于识破了对手的顶级战略忽悠。超级大国海空军甚至超级大国的整个航空产业,终于可以弹冠相庆一回。什么爆震脉冲发动机完全可以下马,XA100变循环项目都可以放假休息了。洛马与波音继续深度打磨他们的F35与F15X。整个西方世界的名义6代机,让英国人与婆罗多先去联合吃螃蟹吧。总之一切都是风光依旧无限美好。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还要什么6代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