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的一天,李德生接到命令,乘专机风尘仆仆地由首都北京赶往南京。

当晚,许世友热情地设宴款待,与李德生在酒桌上觥筹交错,茅台一杯接一杯地下肚。

许世友和李德生是河南老乡,在战争时期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所以,微醺以后,许世友就告诉了李德生自己喝酒的原因。

见状,李德生连忙说出了来意:“你知道主席为什么要派我过来吗?”

一听这话,许世友顿时起了兴趣:“是主席叫你来的?”

李德生解释一番后,许世友终于放下了包袱,不再为往事惆怅。

那么,李德生到底为何前往南京?主席又向他交代了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3年,李德生已是安徽省军区司令员、省革委会主任,毛主席派他亲自前往南京会见许世友,毫无疑问有要事相商。

事实上,毛主席的决定,是基于许世友与李德生生平经历的综合考量。

1916年,李德生出生于河南新县,与许世友是同乡。

李德生的童年经历十分坎坷,贫苦农民家庭出身让他从小背负着巨大压力,地主的压迫、国民党的盘剥,都让一家人的生活雪上加霜。

好在,1928年工农红军来到新县,实现了当地人民的解放,李德生见红军军纪严明,将地主的土地、财产悉数分给了百姓,内心中对红军十分崇敬。

于是,年仅12岁的他便自告奋勇,当上了童子团团长,负责给红军放哨、送信等工作。

由于表现出色,又一心想跟军队闹革命,两年后他便被破格录取,成为工农红军的一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德生从普通的红四军战士开始做起,在土地革命期间,他作战勇猛、毫不畏惧,每次冲锋号响起,他都身先士卒,冲在队伍的最前面。

在黄安战役、商潢战役等著名战役中,他都取得了不俗的战功。

因此,他深受上级赏识,得以不断晋升。

从岌岌无名的战士,到独当一面的通信员、传令兵,再到承担重任的班长、交通队党支部书记,李德生的名气越打越大,在军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为革命,李德生奉献了一切,尤其是在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时期,他多次负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与国军血战的八庙垭战斗中,他带头拼杀,消灭了大量敌人,但自己也不幸负伤,胸部被子弹打穿,伤到了神经,从此左手行动不便,落下了终身残疾。

然而,因为张国焘的错误路线,李德生在1935年被解除了班长和党支部书记职位,降职为一名普通的传令兵。

幸运的是,李德生的上级,正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陈锡联,他见李德生资历深厚、战功赫赫,不忍埋没人才,便时常鼓励他,还给他上阵杀敌的机会。

在之后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中,李德生一直跟随大部队,爬雪山、过草地,在最困难的处境下,他始终没有放弃革命理想。

正因如此,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开始后,李德生重新获得重用,在八路军第129师285旅769团担任一名排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此时,许世友已是八路军中的著名人物,还有着“大刀敢死队长”的称号,土地革命期间,他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功勋。

1936年,他曾因张国焘事件受到牵连,但毛主席见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便坚持保下了他。

从此以后,许世友对毛主席万分感激,对革命也是热情万分。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主动揽起责任走上前线,在129师中386旅中担任副旅长一职。

虽然同在129师,但许世友却没有听说过李德生的名字,毕竟,此时李德生还只是一名普通的排长。

但李德生却时常听闻许世友的相关事迹,他知道许世友是自己的同乡,还是少林武僧出身,身手不凡,所以对他十分敬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了,李德生本人也是军事奇才,很快便在八路军中崭露头角。

1937年,他率队夜袭阳明堡,摧毁了日军数十架战机,1940年,他参加了百团大战,捣毁了日军大“扫荡”的阴谋。

1942年,他更是临危受命,带着千余人,与2.5万浩浩荡荡袭来的日寇交战。

在他巧妙地指挥下,八路军以少胜多,挡住了日军的进攻,为总部和后方机关的突围创造了有利条件。

这些战斗,在李德生光辉的履历中只是冰山一角,随着不断取得胜利,他的职务也一再晋升。

1944年年底,他已是太行军区第二军分区30团团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5年1月,李德生主动请缨,攻打日寇的马坊据点,为了摸清敌军的部署,他乔装打扮成农民的样子,亲自潜入马坊考察。

知己知彼后,李德生立即行动,他调用了82名战士,这些人都是八路军中的精锐。

在李德生的带领下,他们沿小路进发,在日军尚未察觉的情况下,果断发起了攻势。

一举端掉了这个重要据点,歼灭日军数百人,还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

经此一役,李德生声名大噪,还受到了《解放日报》的公开称赞。

不过,由于职务不同、工作各异,李德生与许世友迟迟没有见面的机会。

在后来的解放战争中,李德生在中原地区耕耘,而许世友则在华东、山东等地作战,两人的距离更加遥远。

直到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许世友和李德生这对老乡,终于见到了彼此。

在朝鲜战场上,许世友是第3兵团司令员,而李德生则是志愿军12军35师师长。

在夏季反击战中,两人曾通力合作,将联合国军打得抱头鼠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2年,李德生参与指挥上甘岭战役,统一指挥在上甘岭前线作战的12军、15军所属部队。

但是三兵团代司令员王近山在得知是李德生负责后,也表示“李德生上去,我就可以放心了。”

战况也不出王近山所料。

李德生秉持着毛主席“积极防御”、“零敲牛皮糖”等战术思想,与敌军进行长期对峙。

上甘岭战役的激烈程度,可以与二战时期的任何一场战役相媲美,联合国军的炮火,不停落在志愿军的阵地上。

但就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李德生率志愿军战士挡住了敌军数百次攻势,成功捍卫了上甘岭阵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4年从朝鲜战争归来后,许世友经常主动约李德生饮酒畅谈。

许世友脾性直爽,生平最喜欢坦诚之人,而李德生又是出了名的忠厚。

加上同乡情谊,许世友对他十分看重,两人之间的感情也愈发深厚,许世友经常表示,李德生是难得的知己。

然而,两人之间也曾出现过一些摩擦。

1960年,中央军委决定,将12军由浙江地区调往苏北,加强苏北的防御工作。

由于苏北当时经济凋敝,军委规定可以携带铺板和营具以及粮食。

接到命令后,李德生立即展开行动,将物资打包装上火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此举却被有心人告上了军区,许世友听说李德生“搜刮当地粮食”,顿时怒不可遏。

一通电话将他火速叫到南京,恶狠狠地训了他一顿,说到气处,甚至斥责道:“你李德生有什么了不起的?”

不过,对于这些,李德生并没有放在心上,他静静地听许世友训完话,等他气消后,才一五一十地将情况解释清楚。

弄清了来龙去脉以后,许世友将军连连道歉,请求李德生的原谅。

日后每次提及此事,许世友都诚恳地说道:“真没想到,他李德生还有这样的好脾气”。

此后,两人对彼此更加理解,关系也更加融洽了。

不仅如此,得知苏北的情况后,他们齐心协力、携手合作,促进了苏北地区的发展,也让当地人民过上了更加幸福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8年10月1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第八届扩大的十二中全会在北京举行。李德生作为安徽省主要负责人列席了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首次见到了仰慕已久的毛主席。

当周总理念到李德生的名字时,毛主席突然主动问道,“哪个是李德生?”

原来毛主席当年到延安时,曾化名“李得胜”,而此时突然听到了李德生的名字,感到非常亲切,便向周总理问询。

周总理随即向毛主席展开了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李德生郑重地向毛主席和周总理问好,毛主席则不停打量着:“百闻不如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

随后,毛主席又问道,“你是哪里人啊?”

“报告主席,我是河南新县人”,李德生毫不迟疑地答道。

周总理问道,“与许世友是一个县的吧?”

“德生同志和我是一个县的。”坐在李德生前边的许世友接话答道。

一听许世友的表态,毛主席立即觉察到两人关系不错,见自己的两名爱将既是同乡,又是挚友,他不禁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9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也正是在这次大会上,李德生被选为中央委员,并在九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

而当周总理念到李德生的名字时,毛主席再一次提出,看看李德生。

由此可见李德生已在毛主席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后几年间,李德生协助周总理完成了大量重要工作,比如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以及乒乓外交的筹备等等。

由于表现出色,他深受毛主席和周总理的重用,1970年便升任为解放军政治部主任,1971年又兼任北京军区司令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理说,李德生和许世友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南京,工作又十分繁忙,几乎是没有见面机会的。

然而,1973年5月5日,毛主席却突然找到李德生,给他安排了一个特殊的任务。

“德生,你去一趟南京,和许世友见一面,让他别再喝酒了,喝酒伤肝嘛”。

李德生没有说话,只是点点头,接过了这个命令。

事实上,李德生十分清楚毛主席的用意。

一年前,许世友进京开会,由于信件措辞不当受到批评,大病了一场,回到南京后,更是每天饮酒度日。

毛主席让他前去,自然是为了开导一下许世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李德生第二天一早便登上了前往南京的飞机。

见到李德生来,许世友非常高兴,亲切地拍拍李德生的肩膀说,“走,走,吃饭,吃饭。”

当晚,许世友便在招待所二楼设宴款待,一进宴会厅,映入眼帘的就是两瓶茅台。

许世友爱喝酒,李德生早有耳闻,在土地革命时期,军中禁止喝酒,但许世友却是一个例外。

毛主席特批让他饮酒,只是一再叮嘱许世友少喝,还和他约法三章,在战前、战中和战后不能喝酒。

李德生还知道,许世友为人豪爽,喜欢饮酒痛快之人,所以他也没有推辞,一上桌便一饮而尽,喝罢还将杯子翻过来,以示一滴不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趁着酒劲,许世友说出了之前的事情,李德生也趁机表示,自己此行,是毛主席安排的。

一听这话,许世友先是有些惊讶:“毛主席让你过来,是有什么事吗?”

李德生表示,“主席担心你喝酒太多,伤了身体,让我来劝劝你”。

直到这时,许世友才明白,毛主席原来一直都对自己关怀备至,想到这,一贯大大咧咧的许世友将军,眼框竟有些发红。

李德生见状,连忙问道“出了什么事”,许世友只是淡淡地说道:“没事,没事,喝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见许世友的心结已经打开,李德生没有久留,第二天一早便回到北京向毛主席复命。

毛主席听说许世友不再酗酒后,也是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当年年底,毛主席做出了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的安排,许世友前往广州军区,而李德生则来到沈阳军区。

天长路远,两人见面的次数愈发稀少,不过,两位身经百战的将军,一南一北,担起守卫祖国疆土的重任,也算没有辜负毛主席的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