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安排,6月23日姜萍应该是赶回学校,准备复习备考期末考试了。就在6月22日,姜萍参加了8小时的阿里全球数赛决赛,阿里达摩院也于23日公布了全球数赛决赛的情况和决赛试卷,同时,网上质疑姜萍初赛成绩的声音也达到了顶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往网上质疑姜萍的,主要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视频中姜萍的板书。仅仅因为姜萍在黑板上展示的符号存在错误,并不能直接推断出她对整个专业领域不熟悉。数学符号的错误只能证明姜萍是自学高数,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学习训练,不足以作为质疑她整体数学能力的依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是使用LaTeX的质疑。质疑者认为,姜萍对专业数学表达式和符号不熟悉,这与她熟练使用 LaTex存在矛盾。需要说明的是,教育人英文忘记得只有初中水平,但不妨碍我可以进到全英文的BIOS里修改电脑配置,无他,基本的单词还是看得懂,修改设置多了,每个选项的大致意思还是懂的,不影响操作。姜萍也是如此,开始借助英文词典,使用多了,不存在什么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是从姜萍的成长轨迹中找不到数学很好的证明,加上姜萍中专生身份,让人难以信服。有问题吗?没有问题,有多少平时数学考试分高的学生不能参加数学竞赛。

这次,是39人联名写信,要求组委会和达摩院公开姜萍和王闰秋初赛的答卷,提出上述第一和第二个质疑,加上第三个质疑,网传王闰秋和背后团队帮助姜萍完成预赛的指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后,附上了39人的名单,不过多数人是匿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份名单看,39人是5个批次联络在一起的,说没有人组织,自发形成的,显然不可能,网上就有“捕姜人”这个组织的内部接龙截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位博主透露了,某公司付费要博主出来质疑姜萍,代表某公司,博主表示不愿做这些蹭流量的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教育人结语

教育人认为,合理的质疑没有问题,但这种以打假方某人开始,到北大数学硕士第一个跳出来质疑,到在某平台上以学数学专业的人打头,一股脑形成一个“捕姜人”阵营,群情汹汹的形成一股股浪潮式的质疑,就非常不正常。

姜萍是谁?一个17岁的中专女生而已,仅仅因为参加阿赛预赛获得12名,就遭此山呼海啸般的质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质疑可以,39个联名质疑的选手,全部公开预赛的答卷,接受组委会的调查,有没有背后的团队,有没有请人帮着做题,预赛规则本来没有这些要求,凭什么只公布王闰秋和姜萍的答卷?说到底,是39人中有人出于嫉妒,不愿意承认姜萍优秀,接受不了中专女生预赛战胜了自己罢了。还有人或也像博主透露的那样,被付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月份达摩院就要公布决赛成绩,39人等不到那一天吗?

在没有真凭实据的情况下,这种联合39人表达诉求的方式,说到底就是抓不到把柄就想群殴,阿里和达摩院不会上当,闹剧该收场了!

你怎么看待这件事?欢迎留言讨论。

(图源网络,图文不相关,侵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