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作家斯图马克与知名学者侯世达合作完成的《点燃理性的火焰》,面向所有希望在这个充满民粹主义教条、反科学态度和伪哲学的世界中更好寻找方向的人。作者在书中提供了一套简明易懂的思考工具,用极其平实流畅的语言介绍了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哲学、伦理学等不同学科中的大问题和大观念,致力于帮助我们获得清晰思考的方式。

斯图马克和侯世达相信,这套依托于清晰思考的艺术,将帮助我们在越来越多的关于何为正确、真实或善良的相互冲突的信息当中,寻找到一种可信、可靠的生活哲学来指导我们做出选择和行动。

下文经出版社授权,摘编自《点燃理性的火焰》前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点燃理性的火焰》 [瑞典] 克里斯特·斯图马克 著,[美] 侯世达(英译)/ 梅剑华(中译),博集天卷|海南出版社 2024年4月。

世界如此纷乱,启蒙依然重要

原文作者|克里斯特·斯图马克

有时,在我人生的至暗时刻,我担心我的同胞们正逐渐缓慢但肯定地失去进行清晰和独立思考的理性能力。

随柏林墙倒塌和冷战结束而兴起的充满自由观念和价值的全球化时代似乎悲哀地终结了。

二十一世纪的第三个十年发生了诸多变化,这让我感到更加焦虑。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瘟疫肆虐全球。全世界的科学家夜以继日地工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研发疫苗,这无疑是对科学与合作之力最令人信服的证明。但与此同时,我们又看到持续增加的抵抗接种运动,这通常(并非总是)建立在阴谋论的基础上,认为有一个“新世界秩序”这样的不存在的组织,由精英(反犹主义者认为通常是犹太人)控制,其目标是建立一个世界政府,通过芯片和疫苗对全人类进行精神控制,并把世界人口减少到目前的十分之一。

美国“新世界秩序”阴谋论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好战的反政府权利组织和害怕出现敌基督的世界末日类型的宗教激进组织。

QAnon阴谋论是另外一个在美国兴起的例子,它极其奇怪:其信徒声称,有一个恋童癖组织崇拜撒旦,他们正在经营一个涉及政治家、警察和政府机构的全球性交易业务。因此没有任何人能够信任。

但是阴谋论只是问题的一小部分,在全世界,这样一些观念正在传播:应该禁止某些嘲笑各种信仰体系的文字或图片,对违反这些原则的人处以死刑。

许多人还记得伊朗领导人阿亚图拉,霍梅尼1989年对萨尔曼·拉什迪发布的教令,他在教令中命令全世界的穆斯林杀死拉什迪。

这些观念正在迅速传播,言论自由在全世界正在遭受威胁。

2020年10月16日,法国中学教师萨米埃尔·帕蒂(Samuel Paty)被一名年轻的穆斯林斩首。因为在一次关于言论自由这个启蒙思想的讨论中,帕蒂在课堂上展示了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画。

在波兰,保守派和天主教掌控了权力。匈牙利有同样的趋势。在这些国家中,言论和出版自由受到严重的限制。

2018年,意大利选出了由民粹主义政党五星运动和属于联盟党的右翼极端分子加入的联合政府。后者建立在要把那不勒斯南部从意大利驱逐的立场之上。在奥地利和俄罗斯,右翼政党和保守主义的道德价值迅速扎根。

在菲律宾,前总统罗德里戈·杜特尔特(Rodrigo Duterte)在反对毒品和恐怖分子的斗争中经常骄傲地宣称亲自杀掉了犯罪嫌疑人,他全面支持敢死队对毒品滥用者和其他犯罪分子进行法外处决。

伊斯兰主义和民族主义论点占据了土耳其,而在印度,民粹主义分子接管了政府。

问题远不止于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内战》剧照。

那么我们还有关于这一切的解药吗?

我认为,我们需要的就是复兴我所说的“启蒙价值观”。我们需要复兴清晰思考的艺术,并且复兴世俗伦理。

我试图在本书中对这一发展有所助益。我相信,每个人都应从自己开始做一点工作。如果人不分老幼,都愿意开启心智,建设一个新世界,都努力去做更系统、更清晰的思考,我们就上道了。

我也期望这样的观念可以成为世界各地学校系统所接纳的观念。如今,许多学校可谓处于危机之中。这并非学科教育和言行举止的问题,而是丧失了对知识和理解的本质的思考。世界各地的学生急需更多的哲学思考来帮助他们反省自己;他们需要更多细致、清晰的思考训练;他们需要更多对生命复杂性的觉察以及对人类存在本质的探究。只有我们真正认识到自己是具有反思和意识的人,我们才能全面践行和改进我们的生活,这既是为已也是为人。

我们尤其要认识到不能从宗教中获得伦理和道德价值。伦理学是哲学中历史悠久的一个分支,但并不必然和宗教有联系。实际上,道德价值完全能够稳固地奠基于非宗教人士、世俗的人文风尚之中。我们要让子女知道科学的世界观是最具吸引力的。科学如果和伦理的人文主义形式结合,就能建立一个人的世界观。

本书源于我在21世纪的头20年对理性和启蒙的关切。在这20年里,宗教激进主义、伪科学、文化相对主义、后真理相对论、阴谋论和其他反科学态度像野火一样在全世界蔓延。

几年前我开始着手此书,当时我用瑞典语写了一本书,论述了21世纪新启蒙运动的必要性。这一启蒙运动将带回建立在世俗人文主义基础之上的理性、清晰的思考、伦理和宽容。

现在你手头上的这本书就源自那本瑞典语书,源自我和我十几岁以来就一直心仪的知识英雄、现在变成了我的好朋友的侯世达教授之间的完美合作。他的书《哥德尔、艾舍尔、巴赫》改变了我20出头时的生活,让我放弃了成为流行歌星或者至少是流行音乐家(两者都没有成为现实)的虽然不够理性,但却充满激情的雄心壮志,而转向数学、哲学、计算机科学,并最终转向写作和科学出版。你将在第一章中阅读更多这方面的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侯世达(Douglas Hofstadter),美国当代著名学者、认知科学家。所著《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通过对哥德尔的数理逻辑、艾舍尔的版画和巴赫的音乐三者的综合阐述,探讨了人类思维的层次、规律与应用,因这本书横跨多个领域、内容深刻,被誉为心智议题跨学科第一奇书。

他已经在序言中讲述了我们如何合作写作此书的故事,我就不再多费口舌了。他的语言技能和多才多艺的头脑让他有可能率先将我的瑞典语手稿翻译成英语,随后我们在一起工作了3个月,当时他正访问我在乌普萨拉的母校(我曾在那里学习计算机科学),这为我的“启蒙宣言”打造了一个适合英语读者的版本。我很高兴这本书也将以中文、俄文和韩文出版。我希望我的启蒙观念能惠及更多读者,而不仅限于瑞典读者。

本书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采取“微观视角”。我意图给读者提供可以更为清晰有效地思考日常世界的工具。我想提供钥匙和洞见,让复杂的、多维的思想得以全面绽放。

第二部分采取包罗万象的“宏观视角”。我意图展现新启蒙时代的政治和哲学视野—一个自由和世俗世界的视野,在那个世界,人们不再受到来自教条和迷信的局限和压迫。我也意图展现一个没有种族主义、性别主义或其他偏见的社会,一个人权受到广泛重视的社会。

我希望拙著能够让读者获得更深入的结论、做更睿智的抉择,帮助他们发展反思和分析的能力。这一切都可以归结为清晰思考的艺术。这意味着一个人的思想和推理应该通俗易懂、清楚明确而非模糊不清、马马虎虎。但这也意味着一个人应该仔细思考,而不是凭借一点证据就迅速做出判断。我希望本书的有用性将自然而然从我的讨论中获得。这些讨论包括我们如何从对获得和运用知识的坚实理解中塑造我们的思维。

我也自觉有人会很容易把我的立场当作对宗教的死磕。然而,这并非出自本心。在刚刚过去的20年里,我交友广泛,有宗教信徒,也有非宗教者,有犹太教经师、伊斯兰教领袖、耶稣会教士,也有科学家和哲学家。与他们的交流极大丰富了我的思想。

我高度尊重每个人的信念。我知晓宗教对个人生活至关重要,尤其在悲伤绝望之时。尽管我个人并不相信任何死后的生命,但我知道许多宗教人士持有这种让人温暖的信念,对此我心怀敬意。但是,我别无选择。虽然我不能提供任何死后生命将继续存在的证据,但我将为人们关注地球上的生命提供让人信服的理由(即便有死后的生命,但这并不是一个更少与地球现有生命互动的理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内战》剧照。

最后,我想敦促读者带着批判的眼光阅读此书。毕竟,我关于“新启蒙”的整个观念就是以批判的方式去检查主张和判断。请不要因为这本书不时地涉及哲学而感到迟疑。人们往往以为哲学难解甚至晦涩,我认为这是误解。弹钢琴困难吗?那要看你是想弹巴赫的曲子还是弹《一闪一闪小星星》,哲学亦是如此。我确实经常和我11岁的儿子莱奥讨论哲学和存在问题,他的问题和我们大人的问题相当类似。人们可以在任何年龄段思考哲学。这要看你如何上手,看你考虑的是哪种哲学。

在本书中,前后两章之间你会发现有一个“插曲”(就像宴会中间的柠檬果汁、冰糕)论述一些话题。这些插曲形式上比章节要自由,有时难免充满个人化色彩,它们呈现了一些无法解答的谜题。

于我个人而言,我感觉唤醒“新启蒙”可对更加开放的社会、更加民主的生活方式、更加适宜的人类生存条件有所裨益。在我看来,在今日的全球化世界中,人性的世俗视野和世俗团体的伦理原则都是跟他人和平共处的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我们必须对生活在当下的地球上的生命负有责任。今天有如此之多的人受到宗教和迷信的压迫。我所提议的世俗视野,除了是一个带来启蒙的规划,也是一个带来自由的规划。

我把此书称为《点燃理性的火焰》,因为我的梦想就是,它能成为一个启蒙新时代的乐观宣言。

撰文/里斯特·斯图马克

摘编/李永博

导语校对/贾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