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14日,是江姐牺牲58周年的纪念日,在这一天三峡博物馆向世人展示了江姐在牺牲前留下的一封家书,同时也是她的托孤信。

竹安弟:
有人告知我你的近况,我感到非常难受。幺姐及两个孩子给你的负担的确是太重了,尤其是在现在的物价情况下,以你仅有的收入,不知把你拖成什么样子。除了伤心而外,就只有恨了……我想你绝不会抱怨孩子的爸爸和我吧?苦难的日子快过完了,除了希望这日子快点到来之外,我什么都不能兑现。安迪!的确太辛苦你了。
。。。(省略很多)
孩子们决不要骄(娇)养,粗服淡饭足矣。幺姐是否仍在重庆?若在,云儿可以不必送托儿所,可节省一笔费用。你以为如何?就这样吧。愿我们早日见面。握别。愿你们都健康。
1949年8月全国解放战争进行得如火如荼,马上就要迎来最终的胜利。江姐已经在重庆的渣滓洞受了2个月酷刑的折磨,她明白革命的胜利马上就要到来,她有可能走出监狱,也有可能牺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对个人未来的迷茫中她写下了这封影响千万人的红色遗书。

在信中,幺姐指的是自己丈夫彭咏梧的“前妻”谭正伦,竹安弟指的是谭正伦的弟弟谭竹安。

为什么江姐要将自己的唯一的儿子托孤给丈夫的“前妻”?这里边有怎样的一段故事?

大家不要急,我是滚滚,今天我给大家说点江姐的故事。

少年江姐

1920年8月江姐生在四川省自贡市江家湾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幸运的是母亲为人要强且正直。夫妻二人过得势如水火。终于到了江姐8岁这年,母亲再也忍不下去了便带着江姐和他的弟弟去重庆投奔亲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江姐坚毅、勇敢的性格养成和少年时期母亲的言行身教是离不开的。

江姐是如何入党

1939年江姐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国公学附属中学,她的同班同学中有一个人叫做戴克宇,后来两人还分在了同一个寝室。

当时在处于国共第二次合作期间,江姐经常阅读进步书籍,并且组织大家上街演戏唤醒群众。这一切都被戴克宇看在眼里,她一直在悄悄观察江姐的一举一动,原来戴克宇早就入党,并且是特支书记,有着吸纳进步青年入党的任务。

戴克宇在等待一个机会,当时的进步学生都十分向往延安,江姐也不例外。一天在寝室时,江姐向戴克宇说道

我不想读书了,要去找共产党的组织,要直接去战斗!

戴克宇抓住这个机会,对她说

想加入党组织不一定要去延安,咱们学校就有,在学校就能入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戴克宇作为江姐的入党介绍人,就这样江姐虽然没能达成去延安的愿望,但也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党员

年少时江姐在心中革命的种子终于生根发芽,加入了她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