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秋季,隐藏在国军将领张发奎身边的特工人员显得焦灼不已,他在敌方潜伏多年一直很成功,可近期却面临着即将暴露的风险。

他倒不是担心自己的安危,只是害怕暴露了就无法为组织传递消息,届时还不知会有多少同志遭到敌人的迫害。

为了继续从事潜伏工作,又不引起敌人的怀疑,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与上级再三商议,决定向组织报告申请娶媳妇结婚,这样或许才能躲过敌人怀疑的目光。

党中央在收到这位特工人员的特殊结婚申请后,当即便拍板批准了他的婚事。

我党特工在敌人眼皮子底下办婚事,这场婚事的危险程度可想而知,可这对特工夫妻却未有丝毫胆怯。

这位在艰难岁月中的潜伏者身上发生了哪些动人的故事,他又为隐蔽战线作出了哪些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加入共产党,开始情报工作

这位特工名叫杨应彬,1921年出生在广东省大埔县百侯镇。

在十几岁的时候,杨应彬偶然接触到了先进思想,便动了投身革命的心思。

那时的华夏土地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境地,众多爱国青年凭借一腔热血,前赴后继投入到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中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5年9月,14岁的杨应彬怀揣着爱国热情去往了上海,由此踏上了革命的道路。

其实这并不是他第一次去上海,早在一年前他就曾在家乡中学老师的带领下去过上海。

上海的繁华自不必多说,可最令他难以忘怀的,是发生在这所城市里的压迫。

看到工人同胞饱受帝国主义国家压迫的景象,他便决定了,一定要为革命战斗到最后一秒。

来到上海的杨应彬开始跟着革命者参加“左翼教联”工作。

并在1936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爆发后,杨应彬接到了组织上安排的特殊任务,也正是这个任务使得他踏上了潜伏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彼时国共两党已在西安事变后,达成了一致对外抗日的共识,可蒋介石私底下依然施行的还是那套“消极抗日,积极剿共。”

在这种情况下,我党自然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得有人深入敌营,才能及时堪破国军接下来的阴谋。

早在1927年11月,我党就在周总理的带领下成立了“中央特科”情报组织。

中央特科培养的特工和情报人员,为战斗在第一线的革命战士们保驾护航,让他们得以安心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杨应彬自入党来表现得机警大胆又不失稳重,显然是个优秀的特工苗子。

是以,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周总理便安排这位年轻的小特工潜入到国军内部。

之前杨应彬在上海从事的都是抗日救亡等工作,面对组织上安排的潜伏工作,他没有丝毫犹豫地应下了。他深知革命之路道阻且长,只有深入敌营、知己知彼才能尽快胜利。

杨应彬在组织的安排下,进入到国军将领张发奎率领部队的战地服务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潜伏在张发奎身边一待就是十年,为组织传回了一个个有利的消息。

这张发奎可是国军颇有名望的将领,在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中都有不俗的表现,对于潜伏在身边多年的我党特工就没有丝毫察觉吗?

张发奎和杨应彬同是广东人,对于这个年纪轻轻却十分上进的士兵,一直带有欣赏的目光。

张发奎在对杨应彬进行过全面的考察后,还曾将他送往贵州独山国民党军校读书,他自以为在为国军培养人才,殊不知这一切都是在为他人做嫁衣。

杨应彬在军校内表现出色,一直是同期生中的佼佼者,同时对于组织上交代的任务也都完成得很好。

可在军校的那段时间,杨应彬差点就因意外被敌军识破身份,还差点丢掉了性命,这又是怎么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