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钱其琛,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的一生,是中国外交波澜壮阔的缩影。从青春年华的初涉外交,到成为国家的外交栋梁,钱其琛以其卓越的智慧和坚定的信念,书写了一部部不朽的外交传奇。

2017年5月18日,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的礼堂内,一众中央领导人汇集在此,之所以会出现在这里,是为了与一个人做最后的告别。

他就是钱其琛,任外长15年的他,在任期间鞠躬尽瘁,外媒更是将他称作“中国的外交之父”。

钱其琛幼年时就有很强烈的同情心,他忧民之艰艰,知民之苦,也看到了这个国家需要越来越多的人站出来。

14岁的时候,钱其琛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也知道自己为之一生要为其奋斗的目标,是加入共产党后,他就担任了上海大同大学附属中学的党支部书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钱其堔做地下工作的时候,有一个习惯保持了多年,那就是不写日记,因为地下工作要求极其严格的保密,书本类记述是绝对不被允许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钱其堔担任过很多职位,比如教育部留学生司处长做留学工作,比如中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中国驻几内亚大使等工作。

因为有着丰富的外交和谈判经验,钱其琛后来担任了外交部部长,在处理外交工作的时候,他以其深邃的洞察力和敏锐的判断力,为中国赢得了无数荣誉和尊重。

20世纪80年代末1月7日,裕仁病逝,日本政府邀请了包括中国在内的163个国家的代表出席裕仁的葬礼。

按照我国的意愿,裕仁作为侵华战争的幕后刽子手,本该和东条英机等人落得同一个结果,所以对其葬礼,我国一开始是拒绝日本邀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遭到我国拒绝后,日本又委托了其他国家来向我国转交邀请函,以国家主席特使出席葬礼的钱其琛,在抵达日本后,直接大声告诉日本政府4个字:正视历史。

葬礼结束后当晚,日本首相竹下登会见钱其琛,竹下登表示中日关系需要保持,对此,钱其琛表示,“中日关系友好,是以日本正确对待历史为前提的,在这一方面,中国绝不会让步。”

1989年2月27日,时任日本首相的竹下登承认中日之间的战争是由日本单方面挑起的,并对此进行了道歉。
在国际舞台上,钱其琛以其深邃的洞察力和敏锐的判断力,为中国赢得了无数荣誉和尊重。他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定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同时又以开放包容的胸怀,与世界各国进行友好交流,为中国的发展赢得了宝贵的机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的智慧和勇气,体现在每一次重大的外交事件中。无论是处理复杂的国际争端,还是推动国际合作,他都能以独到的见解和坚定的立场,为国家争取到最大的利益。

他的外交风格,既展现了中国的传统智慧,又融入了现代国际关系的精髓,使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他的人格魅力和精神风范更是为世人传颂,他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始终保持一颗谦虚谨慎的心。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对待同事和蔼可亲,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尊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7年5月9日22时06分,钱其琛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当时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行政长官梁振英也来到了现场,两人的相识还是因为香港回归的具体工作,那个时候的梁振英还不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行政长官。

1996年年底,香港第一任行政长官唱票过程中,计票的工作人员,由于过于紧张和劳累,唱票数出现错误。

梁振英说自己当时也捏着一把汗,钱其琛遇到这种情况后,临危不乱,梁振英说,钱其琛外长真有担当大事的气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