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地球位于太阳系宜居带内,但很少有人知道,火星其实也位于宜居带内,两者之所以有了天壤之别,核心就在于磁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文学家认为,40亿年前的火星和今天的地球一样,也拥有全球性的磁场,当时的火星上有海洋和大气层,甚至还可能存在生命,但38亿年前火星内核冷却,导致火星失去了磁场无法抵御太阳风,于是海洋开始蒸发,大气层也被不断剥离,最终变成了今天的红色星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的地球也面临着类似的情况,科学家发现最近2个多世纪以来,地球磁场强度一直是下行趋势,累计已经下降了9%,其中尤以南大西洋异常区的下降最为明显,甚至还出现了磁场分裂的迹象,这说明在我们尚无法完全探测的地球核心区域,发生着什么意料之外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地球核心的温度正在减弱,因为地球磁场本质上是液态铁镍流动切割磁感线产生的,这需要地核保持超高温才能不断进行,这一进程最早开始于38亿年前,也就是火星磁场刚消失,地球生命刚诞生的时候,从那时候开始,地球才真正有望成为一颗适合生命存在的星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地球生命的起源在一定程度上依然是一个未解之谜,所以现在有科学家认为,地球生命最初的种子也许来自火星上的陨石,是它们坠入了地球海洋,才开启了地球生命的演化之旅,但这一想法目前还缺少证据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地球磁场的南北两极发生过数百次逆转,每次都会引起磁场强度下降,距离最近的一次,发生在78万年前,下一次也许也在及几十万年后,但也可能随时都会到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计算机模拟显示,每次地球磁极的逆转除了导致磁场强度下降,还会让很多用地磁场导航的物种出现方向紊乱现象,未来如果地磁再次逆转,现在用的很多导航系统也会经历短暂的失灵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唯一的好消息是,地球核心的温度目前并没有快速下降,依然保持着堪比太阳表面的超高温,同时由于地球核心处于失重状态,所以液态铁镍的流动并不会受到太大的阻碍,仍然能保持地球磁场强度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我们可以乐观地认为,直到50亿年后地球被红巨星太阳吞噬之前,地球的磁场都不会消失,不过由于太阳亮度每1.1亿年就会增强1%,所以10亿年后地球的温度就不适合人类生活了,海洋也会被蒸发一部分,人类文明有可能会在地下建立城市来躲避高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如果几亿年后人类还在的话,大概率就不在地球,甚至是不在银河系了,毕竟科技的发展是加速或者爆炸式进步的,未来1000年的科技发展程度,很可能超过过去一万年的总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种情况下,人类文明会离开地球前往月球和火星,然后是太阳系的其他星球,掌握光速飞船技术后,还会在直径18万光年的银河系内扩张,也许到那个时候人类早就忘了自己是从地球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