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个新闻:6月22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京会见了德国联邦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部长哈贝克,并共同举行了中德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对话合作机制的首次高级别对话。

哈贝克访华,这事有点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德国政府当中,哈贝克是第二号人物。但是我们知道,他在德国的“红绿灯政府”当中属于绿的这一块,是绿党的领导人,和那个经常搞点360度转变的女外交部长贝尔伯克是一个党的。从过往看,他对华一直是不很友好的,一直在主张要对华“去风险”。那么他这次访华是要干什么?我们对他又是怎么样一个态度呢?

先说他是来干嘛的。看了一下,他是21日来的,访华的日程一共三天。从新闻当中可以看出来,他来是一次工作访问,主要是举行中德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对话合作机制的首次高级别对话。在网上搜了一下,哈贝克在机场下飞机的情况,只看到了一张照片。照片上接机和哈贝克握手的是德国驻华大使。

从理论上来讲,哈贝克此次来华是要谈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的。但实际上我们知道,当下中欧正面临“贸易战”的风险。所以哈贝克此访,名义上是谈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实际上更主要的,是要谈关税和贸易的问题。

哈贝克一到北京,第一个活动是在德国驻华使馆招待了欧盟各国大使。在这个招待会上,哈贝克讲了,他此次来华所担负的任务。哈贝克讲:“德国的中国战略迟早需要更新,德国对两国中期关系的看法缺乏方向性。”他补充说:“我这么讲,是因为我确信中国有中期计划。”哈贝克表示:“战略意味着你必须着眼于未来,至少要描述一条通往未来的道路,即使这条道路可能永远不会如愿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路透社形容哈贝克的这次讲话内容出乎意料。用路透社的话讲,长期以来在对华问题上,德国总理朔尔茨领导的联邦政府内部分歧明显。哈贝克领导的绿党一直鼓吹所谓减少对华依赖,对华采取更强硬的做法。但实际上我们看到,哈贝克在北京的第一次发言,话讲得是很绕的,可以说讲这番话,哈贝克是在不得不的状态下说出来的。

在哈贝克来访之前,因欧盟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中欧间贸易紧张局势加剧。欧洲企业界担心中方将采取反制措施。所以我看到有网友说,哈贝克这次访华是被德国企业家们“拿着匕首抵在后背推过来的”。

哈贝克抵京后的第一次公开讲话之所以讲得那么绕,是因为他自己也要在他本人一直的主张和现实之间进行转圜的原因。更直白地讲,哈贝克此次来访,担负着一个什么样的任务呢?担负着一个说服中国不要因为欧盟对华电动车加征关税而引发中方的报复措施,特别是不要针对德国的汽车企业发起报复。想法是很美好,但是也有些无赖,我伤了你,但是我却要跟你说,你千万别伤我。我那也是没有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中方会有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和回复呢?其实6月21日,也就是哈贝克抵京的当天,我商务部发言人就指出,欧方不断升级贸易摩擦,并可能引发“贸易战”,责任完全在于欧方。至少欧方有三个没有做到:领导人共识没有得到落实,世贸组织规则没有得到遵守,企业合法权益没有得到保护。

而在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在与哈贝克会见当中,又是怎么表态的呢?我们看看新闻当中是怎么讲的。郑栅洁在会上表示,所谓中国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论调违背市场规律和经济常识。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与欧盟高举的绿色发展大旗不一样,保护主义只会拖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转型进程。中方将采取一切措施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当前新能源汽车的全球产能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对推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还可以做出更大的贡献。

郑栅洁强调说,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是技术、市场、产业链等综合优势的结果,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起来的,是竞争出来的,而不是“补”出来的,更不是什么不公平竞争。

从郑栅洁的这一番表示,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对于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态度是什么样子。换句话来说,有人如果想挑起“贸易战”的话,我们一定会应战,我们会坚决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权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