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议现场

6月15日,由湘潭大学法学学部和纪检监察研究院主办、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治法律部指导的纪检监察理论体系建设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大有书馆举行。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纪检监察学一级学科简介和学位基本要求,总结湘潭大学十年来秉持“扎根伟人故里、传承红色基因”的研究理念,完成反腐败国家重大招标、重大委托项目的基本经验,以《纪检监察理论体系论纲》书稿为取径,探讨纪检监察理论学科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议现场

来自全国人大、中央党校、《求是》杂志社、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浙江省委党校、湖南大学、湖南省警察学院、企业廉洁合规研究基地等单位的50余名领导和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会议分为三个致辞讲话、专题汇报、主旨研讨三个阶段进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仕春

第一阶段由湘潭大学法学学部部长李仕春教授主持。他在介绍了出席本次研讨会的领导同志和专家后表示,此次研讨会是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反腐败斗争的决策部署和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的重要节点上举行的。既是对纪检监察新兴学科建设的回应,也是推进纪检监察学术体系建设的探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鲜铁可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鲜铁可委员在致辞中说,监察官法第32条规定:"国家加强监察学科建设,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高等学校设置监察专业或者开设监察课程,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监察官后备人才,提高监察官的专业能力。"202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将纪检监察学纳入《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成为法学门类下一级学科;今年2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要加强纪检监察学、党内法规学学科建设。要坚持问题导向,把握纪检监察学科建设的思想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纪检监察事业的发展取得了诸多重大成就。如何系统总结纪检监察工作的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和实践成果,形成科学化、体系化、学理化的纪检监察知识体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湘潭大学举行纪检监察理论体系建设研讨会,通过研究探讨纪检监察理论体系建设,推进纪检监察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发展,构建中国特色纪检监察独立自主知识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谢勇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委员、湘潭大学教授谢勇在讲话中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纪委、最高人民检察院支持下,我们成立了湘潭大学反腐败司法研究基地。教育部每年下拨5名法治反腐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培养指标,形成了一支以法学为主,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法治反腐科研团队。为纪检监察理论研究和实践奠定了丰厚基础。他期待各位专家学者各抒己见、不吝赐教,以《纪检监察理论体系论纲》为取径,大力支持和指导湘大学人不负党的领袖的殷殷嘱托,以推进纪检监察特色学科建设的实际行动,践行立足伟人故里、传承红色基因的神圣使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红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法部专职副书记李红在讲话中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湘潭大学提供的《纪检监察理论体系论纲》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要求,将纪检监察基础理论和纪检监察应用理论两个部分有机结合起来。对纪检监察法规理论、监督检查理论、审查调查理论、廉政建设与腐败治理等应用理论进行了逻辑整合,体现了难能可贵的理论探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廖永安

湖南警察学院校长、湘潭大学法学学部教授廖永安代表湘潭大学纪检监察理论科研团队致辞。他说,在纪检监察二级学科设置中,纪检监察理论之所以列在党的纪律学、监察法学、廉政学三个学科之前,是因为构建纪检监察学理论体系的“头等大事”。而从学科研究现状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理论界与实务界的专家学者以不同方式形成了对纪检监察工作的系统化、理论化、学科化研究,这些研究要么关注党内法规或党的纪律,要么关注监察法学或廉政学,鲜有对纪检监察理论进行研究的学科成果问世。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明确纪检监察理论作为纪检监察元学科定位和要求颁行的基础上,以编撰《纪检监察理论体系论纲》为取径,探索纪检监察理论体系建设恰逢其时,很有必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蓉

会议的第二阶段专题汇报由湘潭大学纪检监察研究院执行院长李蓉教授主持。她说,我们开展纪检监察理论体系的探索,不是应景性的、随意性的心血来潮,而是建立在深厚政治基础和学术积淀基础上的有理念、有方向、有目标的理性探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建雄

湘潭大学法学学部教授、纪检监察研究院院长吴建雄介绍了纪检监察理论体系论纲的学术背景。他说,在十八大以来,我们的研究从新时代反腐败斗争格局的传承与发展到新时代我们党反腐败理论和实践的伟大创新。在法治反腐和纪检监察理论研究中锤炼“扎根伟人故里、传承红色基因”的研究品格。我们坚持以学术讲政治,以法治论反腐,在多元化的学术思潮中坚守马克思主义的法治观、反腐观;坚持服务党和国家反腐败斗争战略,凝聚新时代反腐败斗争和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共识;坚持以求真务实的科研态度守正创新,为推进纪检监察学科建设建言献策;以高度的历史主动和责任担当推进纪检监察理论体系建设。本次研讨会我们提供的《纪检监察理论体系论纲》,是我们在前期反腐败和纪检监察理论研究基础上,对标对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要求而形成的探索性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义清

湘潭大学纪检监察研究院副院长张义清教授介绍了纪检监察理论体系论纲的体系架构。他说,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列出的关于纪检监察理论学科的内涵和范围,我们学科教材编撰组经过认真研究和考量,将纪检监察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结合起来,分成第一编“纪检监察的理论之基”第二编“纪检监察的理论之要”第三编“纪检监察的理论之源”第四编“纪检监察的理论之本”,构建起层次分明、结构清晰的体系框架。“纪检监察的理论之基”。主要阐明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纪检监察的理论之要”。主要阐明新时代党的依规治党和依法治权创新理论,是纪检监察理论主干。“纪检监察的理论之源”主要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纪检监察的理论之本”主要阐明纪检监察的理论研究的立足点和落脚点,即依规治党和依法治权的制度与实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穆远征

湘潭大学纪检监察研究院副院长穆远征教授介绍了纪检监察理论体系论纲的基本内容。他说,就纪检监察的理论之基而言,纪检监察制度就是依据马克思主义权力监督学说创设而来的。就纪检监察的理论之要而言,全面从严治党理论、党和国家监督理论、一体推进“三不腐”的思想要义等,对纪检监察学具有“发生学”意义。就纪检监察的理论之源而言,其古代监察廉洁文化和古代监察制度,为纪检监察理论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滋养和历史积淀,而革命斗争时期纪检监察实践探索,则是新时代纪检监察理论与实践传承与发展的出发点;对域外监察制度的比较借鉴,也是纪检监察理论研究和建设不可或缺的智慧来源。就纪检监察的理论之本而言,高质效开展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全面推动巡视巡察走深走实,深入推进廉政建设和腐败治理,深化反腐败国际合作,实现纪检监察理论与纪检监察实践同频共振,为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具体实践贡献智识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勇

会议的第三阶段主旨讨论由中央党校政治法律部教授李勇主持。他说本单元主要围绕“纪检监察理论体系建设”这个命题,以《纪检监察理论体系论纲为样本》进行研讨,需要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行多维度探讨。下面主旨发言的都是来自这些领域卓有建树的专家学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青林

人民出版社编委委员、《新华文摘》编审王青林在发言中说,纪检监察理论研究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理论探索。必须紧跟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工作安排,紧贴纪检监察理论和实践发展需要,围绕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等重大时代命题开展理论研究,加强学理概括,提炼规律性认识,为完善纪检监察理论体系提供助力。要加强对廉洁文化和廉政制度的历史研究,从中华文明5000年历史长河和湖南丰富红色资源、湖湘文化自带的廉洁基因中汲取智慧力量,为做好当下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秀梅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G20反腐败追逃追赃研究中心主任王秀梅在发言中说,纪检监察理论体系建设就是纪检监察学培养人的头等大事。因此必须坚持党的纪检与国家监察理论的融合和衔接,用学术讲政治、讲法治;要坚持“两个结合”,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借鉴域外经验。我注意到,《纪检监察理论体系论纲》第三编,纪检监察理论之源在这之间设置了专章,域外监察制度模式借鉴体现出纪检监察学科课程知识体系的国际性,纪检监察理论学科建设要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魏昌东

华东政法大学纪检监察学院反腐败国际比较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魏昌东在发言中说,从湘潭大学提供的《纪检监察理论体系论纲》的样本来看,一个突出特点是坚持了守正创新的方法论。守正与创新相辅相成,体现了“变”与“不变”、继承与发展、原则性与创造性的辩证统一。纪检监察体制所特有的依规治党和依法治权属性,决定了纪检监察理论既不专属政治理论,也不专属法学理论,而是融法学、政治、社会、管理等多领域为一体的综合性创新理论。应立足于构建纪检监察制度知识体系,广泛吸纳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形成具有比这些学科中的纪检监察学理更加广泛和更加深入的认识形式,成为继续认识纪检监察制度及其内在规律的完整而系统的知识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伟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陈伟在发言中说,纪检监察学科在政治性、专业性、理论性、实践性等层面有别于传统法学学科,很多老师都是从法学学科过渡而来,因此存在着一定挑战。虽然2018年监察体制改革以来,在监察研究方面花费了一定时间和精力,但是从现有的研究和实践的相契合层面来看仍然不够。因此在纪检监察一级学科的推进下,对学科体系建设、人才队伍的培养、理论性研究、实务性研究等层面都提出更多要求。随着实践对理论点、关注点的联系更具密切性,我相信所面临的困难是暂时的,湘潭大学提供的《纪检监察理论体系论纲》样本,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相应解决,我相信本次研讨会能够顺利完成对纪检监察学科建设总体框架、逻辑体系、基本内容,取得阶段性的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董瑛

浙江省委党校教授、权力监督研究中心主任董瑛在发言中说,纪检监察理论在纪检监察新型学科中地位重要,必须从更全面系统的视角思考学科体系问题,把握重点、立柱架梁,使各部分都既相对独立又保持紧密联系,形成有机整体。纪检监察理论体系研究要彰显学科的政治属性,体现中国特色,聚焦应用价值,在关注理论前沿问题的基础上关注纪检监察实践中的应用研究。进一步准确把握反腐败斗争形势任务,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把握学科理论研究的基本原则,认真落实党和国家学科建设的要求。发言中董瑛教授对纪检监察理论体系涉及的总体架构和内容铺成的若干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袁柏顺

湖南大学教授、廉政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袁柏顺在发言中分享了三点体会。他说,首先要分清“纪检监察理论”与“纪检监察原理”的关系,需要立足整个纪检监察学科的一级学科进行思考和展开。第二,要分清“体系化知识生产”与“供给”的问题,着眼于整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将决策、执行、监督之间的逻辑理清楚,将纪检监察的关系和一体性讲清楚。第三,要解决好撰写规范问题。需要遵守中央对这些内容表述的规定和规范;对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问题、先后问题等可以作进一步思考。第四,《纪检监察理论体系论纲》样本部分内容还涉及到准确性与争议性辨析问题。比如,我不认为澳门的监察制度是最成功的,而香港的廉政公署是成功的,新加坡的CPIB(贪污行为调查局)更具有代表性。

《红旗文稿》编审张少义,人大复印资料编辑王丽、刘芳,中央党校学报编辑林珊珊,中央党校出版社编辑冯研、齐慧超等一致表示了对纪检监察学科建设大力支持,并介绍了学术理论期刊在刊发相关研究成果上的要求,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助力纪检监察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为构建中国特色纪检监察自主知识体系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莫文秀

中央纪委驻最高人民检察院原纪检组长莫文秀教授做了总结讲话。她说,湘潭大学十年来在开展纪检监察理论研究中,坚持以学术讲政治,以法治论反腐,在多元化的学术思潮中坚守马克思主义的法治观、反腐观;坚持服务党和国家反腐败斗争战略,凝聚新时代反腐败斗争和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共识;坚持以求真务实的科研态度守正创新,以高度的历史主动和责任担当推进纪检监察理论体系建设的经验,值得总结。湘潭大学纪检监察研究院推出的《纪检监察理论体系论纲》讨论样本,彰显出湘潭大学“立足伟人故里、传承红色基因”的政治站位。期待《纪检监察理论体系论纲》早日面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议代表合影

来源:指尖新闻

作者:刘耀华

编辑:邱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