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为期5天的第三十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以下简称图博会、BIBF)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落幕。本届图博会累计吸引71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家展商现场参展,22万种中外图书亮相,举办1000多场文化活动,吸引近30万人次入场参观。截至目前的初步统计,本届图博会,共达成中外版权贸易协议(含意向)2100项。其中,达成各类版权输出意向和协议1426项,引进意向和协议558项,达成合作出版意向116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博会期间,中国主题图书在出海道路上成功跑出“加速度”,海外版权合作更深入、更广泛,不仅输出数量逐年增加,输出地区也从主流的欧美国家扩大到拉美、中东和中国周边的东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很多出版单位把相关图书摆在核心位置,举办了多项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青岛出版社与马来西亚红蜻蜓出版社“丝路开拓者系列桥梁书”版权合作签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理解中国道路”丛书英文版发布;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复兴之路:新中国经济思想研究”系列图书版权输出签约;中国国际出版集团“大美中国”书系《北京名物》俄文版发布,“手绘北京”系列海外版权签约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就“中国高铁前沿科技出版工程”达成战略合作;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为国铸盾——中国原子弹之路》俄文版权输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届图博会,沙特阿拉伯王国以主宾国身份参展,通过展示图书出版、书法艺术、饮食文化和精美服饰,组织学术研讨会、出版交流会和文化展览等各类活动,让更多中国观众了解古老璀璨的沙特文化。沙特文学出版翻译委员会国际书展专家马沙利说:“沙特展台获得了中国参展游客的巨大欢迎,阿拉伯书法专区更是热度空前,这场文化盛会无疑会增进沙中两国友谊、加强双方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内参展机构负责人也对本届图博会的盛况表示惊喜,进而对加快走出去更加充满信心。商务印书馆执行董事顾青表示,今年参展的一大感觉是(疫情后出版业)“全面恢复了”。中华书局执行董事肖启明表示,该社的《满世界寻找敦煌》一书受到广泛关注,实现法俄日韩四语种版权输出。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

编辑/乔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