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长者翁健,白发苍苍,德高望重。家财万贯,不慕富贵,乐善好施。常怀济世之心,化解街坊纠纷,人人敬仰。然天不假年,膝下唯一爱女,嫁与多智能干的女婿杨庆。

杨庆贪图翁家财富,常在酒席间吹嘘:"岳丈年事已高,恐怕此生难得子嗣。依我看来,他的家业迟早都是我的。"坊间传言不胫而走,翁健闻之,心中郁结难平,奈何女婿居心叵测,只得隐忍不发。乡亲们看在眼里,都为老翁鸣不平:"老爷一片善心,反倒膝下无子,这上天也忒不公了!"

天不绝人之路。八十高龄,翁老爷得一爱子,取名翁龙。乡里亲朋欢欣鼓舞,前来贺喜。杨庆却愁眉不展,笑里藏刀。翁健料定女婿不怀好意,又担心自己年迈,娇儿恐难善终。心生一计:"女婿虽贪,却是外人。不如假意将家业托付于他。若能让儿女各得其所,也算善举。"不久,翁健染疾,自知时日无多,唤杨庆至床前,亲手将遗嘱交予女婿,并念道:"八十老人生一子,人言非是吾子也,家业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杨庆闻之,喜不自胜,连忙收起遗嘱。未几,翁健驾鹤西去。

二十年后,翁龙长成玉树临风的少年。他自幼聪颖,渐知世事,忆起父亲一片苦心,心中百感交集。"父亲家业,岂能让姐夫占为己有?"他数次托人与姐夫理论,却遭百般推诿。愤而告官,事经数次,俱凭遗嘱判杨庆胜诉。翁龙不服,上书当朝清官包拯,盼他主持公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晨,衙门门前人头攒动。包公端坐堂上,手持翁健遗嘱,神情肃穆。杨庆站在堂下,脸露难色。"杨庆,你占有翁家家业多年,今翁龙长大告状,究竟是何缘由?"

杨庆恭敬道:"回大人,小人岳父在日,立下遗嘱将家业尽数交于小人。与翁龙并无干系啊。"

包公捋须沉吟,目光如炬:"遗嘱中分明写道'八十老翁生一子,家业田园尽讨与',难道不是给亲生骨肉的意思?"

杨庆忙辩解:"可遗嘱又提到'人言非是吾子也',明摆着不认翁龙这个儿子啊。"

包公凝视杨庆,面露微笑:"此言差矣。你可曾留意'人言非,是我子也'这句?分明是驳斥谣言,肯定翁龙的身份。恐怕,翁老先生是存心设下机关,考验你的为人。"杨庆面露惶恐,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包公缓步踱至杨庆面前,语重心长道:"杨庆啊杨庆,你太过贪婪,竟然连岳父的考验都经受不住。可曾想过,所谓的'外人'二字,其实是紧接'女婿'而来?翁老先生是在警醒你,身为女婿的外人不可与亲生儿子争家产啊。奈何你执迷不悟,坏了翁家的清誉。"

杨庆闻言,如五雷轰顶,羞愧难当。他颤抖着跪倒在地,泣不成声:"小人……小人实在是糊涂啊!岳父待我恩重如山,我却恩将仇报,狼子野心,罪该万死啊!"

翁龙闻讯赶来,厉声喝道:"杨庆,多年来你霸占我父遗产,如今事实已明,还不速速交出?"杨庆慌乱分辨:"这……这……遗嘱明明写着家业给了女婿,岂容旁人置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包公冷哼一声:"杨庆,你还嘴硬什么?遗嘱字字珠玑、句句惊心,分明是翁老先生智擒奸佞的良苦用心。你若存一点善念,又怎会如此断章取义,昧着良心强占家业?"

杨庆张口结舌,面红耳赤。包公接着悠然道:"这份遗嘱啊,简短几行,句句大义凛然。'八十老翁生一子'道出喜获麟儿;'家业田园尽讨与'将财产赠予爱子;'人言非,是我子也'驳斥谣言,肯定亲子身份;'外人不得争执'警示贪婪女婿勿觊觎家产。翁老先生临终绝笔,句句言简意赅,处处闪烁智慧光芒。杨庆啊,你身为女婿,理应恪守岳父遗愿,尊重翁龙的合法权益,岂可执迷不悟、自毁名节?"

杨庆闻言,背脊一凉,冷汗涔涔。他扑通一声跪倒,泪流满面:"小人……小人真是狼心狗肺,枉顾人伦,误读岳父深意,霸占家产。罪孽深重,死有余辜啊!"

包公和蔼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杨庆,你能醒悟过来,也算积了一份阴德。这遗嘱的真意,想必在座众人也都明白了。"

四下一片肃然,众人低头不语。包公接着娓娓道来:"这遗嘱,虽只寥寥数语,却藴藏玄机,句句寓意深远。翁老先生一片苦心,将儿子的权益、家业的传承、女婿的警示,尽皆涵盖其中。他是真正的治家能手啊。"

众人听了,无不动容。翁龙再也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哽咽道:"父亲在天之灵,儿子没能早日参透您的良苦用心,惭愧万分啊!儿子一定谨遵父训,善待家业,广行仁德,不负所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包公对杨庆沉声道:"杨庆,你虽非蓄意谋财害命,但贪念深重,违背伦常。律例虽无明文,人伦道义却容不得半点玷污!"

杨庆颤声道:"小人……小人确实罪该万死。但求大人宽恕则个,小人愿将家产悉数奉还,从此洗心革面,再不敢染指他人之物!"

包公轻轻点头:"也罢,既然你能认罪悔过,本府自当从轻发落。你可记住,做人须存善念,行事须循法度,莫要再误入歧途了。"说罢,便宣判杨庆交还家产,改过自新。

自此,京城内无不传颂包公明断此案,赞叹翁老先生立遗嘱托孤的巧思和慈爱。翁龙继承家业后,以德治家,广泛行善,濡润百姓,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善人。杨庆虽非亲子,但能幡然醒悟、弃恶从善,亦得世人敬重。

此案的结局昭示世人:人心向善,天理昭彰。虽历坎坷,终得善果。正所谓因果报应,丝毫不爽,善恶终有回报,只在一念之间。

日后,人们常以翁家遗嘱为善治家业的楷模。故事也成了街头巷尾的美谈,世代流芳。人人都道:为善最乐,遵德行善,方能善始善终,活出幸福安康的人生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