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为了应对以色列对黎巴嫩南部的袭击,从6月11日起,真主党开始对以色列进行大规模报复行动。

数百枚火箭弹直奔以色列各大城市而来,让内塔尼亚胡政府措手不及,上万名以色列民众抗议,要求以色列政府尽快停火。

据央视新闻报道,6月16日早间,以色列军方突然发布通告称,在加沙南部局部地区“战术性暂停军事活动”。

以色列这是打不下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内塔尼亚胡“四面楚歌”

6月11日到15日,以色列首都特拉维夫和地方城市都举行了抗议游行。

数万名抗议者致使多处高速公路被封锁,他们都要求内塔尼亚胡政府结束战争、提前大选。

调查者发现,在这些抗议人群中既有支持以色列反对派停战呼吁的人,希望加沙的战事赶快停止以挽回国际声誉。

还有支持以色列极右翼政党的,责怪内塔尼亚胡政府“无能”,在付出如此大的伤亡代价之后仍然没有占领加沙,要求极右翼党派替代内塔尼亚胡。

总之内塔尼亚胡已经到了一个极为尴尬的位置上,可以用“骑虎难下”来形容。

半岛电视台报道称,虽然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党经常有摩擦,但内塔尼亚胡政府这次“确实”惹怒了真主党,导致后者在6月上旬对以色列发起大规模袭击警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色列国防部在6月4日宣布已经全面做好了另一场战斗准备,并在北部地区部署地面部队,要随时进攻黎巴嫩。

面对军事入侵威胁,黎巴嫩真主党毫不妥协,从11日开始上百枚火箭弹从北部飞向以色列境内,以北部军事基地遭受重创和人员伤亡,目前死伤人数未知。

6月15日伊拉克民兵武装“伊斯兰抵抗组织”发表声明称,该组织当天凌晨使用巡航导弹针对以色列最大港口海法港发动了袭击。

近段时间约旦境内势力、也门胡塞武装也同步对以色列发起攻击威胁,对此内塔尼亚胡政府仍然保持“冷静以待”,但很快下一次打击接踵而至。

同样是6月15日,一群以色列士兵乘坐“雌虎”装甲车在加沙南部拉法塔尔苏丹行进时突然遭到爆炸袭击,导致8名士兵全部阵亡,且尸体面目全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仅次于今年1月加沙楼房爆破倒塌造成21名以军士兵死亡后的第二大事件,震惊了以色列国内,同时也让抗议浪潮更为激烈。

而在当地时间6月16日早间,以色列军队在没有报备政府的情况下,突然宣布在加沙南部局部地区“战术性暂停军事活动”。

此举惹怒了执政联盟,内塔尼亚胡不顾外界议论斥责军方行为“不可接受”。

极右翼安全部长格威尔甚至发声怒斥军方(下决定者)是“蠢货”,让他们做出解释。

遭到强大施压后军方只得发声表示他们在拉法的军事行动仍将持续。

不过根据哈马斯所说,最近几天都几乎没有看到以色列侵略者,事实上军事行动已经停止了,只是他们没有承认而已。

面对接二连三的攻击,显然以色列现在需要“缓缓”,至于以后是否恢复行动,没有人能说得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色列战时内阁“树倒猢狲散”

内塔尼亚胡政府闹到这个内忧外患的地步,最受打击的一件事就是6月17日以色列战时内阁的解散。

打巴勒斯坦抵抗势力到最后给临时内阁打垮台,在以色列历史上还是头一次。

这几乎相当于以色列对全世界宣布“我们在国内都没有人支持”,使得以色列执政联盟沦为国际笑柄。

所谓的以色列战时内阁,就是在去年10月以色列宣布进入战争状态时,邀请最大的反对派领导人甘茨组建临时性政府团队。

双方可以联合起来制定针对加沙的进攻策略,但自从今年2月开始,他们就不断闹分裂,当前诸多矛盾已经不可调和,战时内阁一拍两散。

反对派领导人甘茨的退出是战时内阁散伙的导火线,可以说这件事直接决定了后来情况的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甘茨对内塔尼亚胡的不满有三点,第一就是以色列政府完全是在独立办事情,不听“盟友”的意见。

这里所说的“盟友”就是美国,美国政府非常希望以色列能按照华盛顿的建议对加沙采取行动,他们也是以色列最坚定支持者。

但内塔尼亚胡始终我行我素,根本不顾及美国的要求,导致布林肯来了八次都没有结果。

其二是甘茨提出以色列政府不能“蛮干”,必须要明确给出占领加沙之后的“长久计划”,包括如何处置居民的问题。

内塔尼亚胡对此也是遮遮掩掩,不愿意拿出一份明确的方案。

在上个月下了“最后通牒”仍然没有回复之后,甘茨就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宣布退出战时内阁,导致内阁直接垮台。

其三甘茨的“个人算盘”就是未来选举能够上台,获取足够的支持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战时内阁中甘茨意识到如果照这样合作下去,他迟早被列为“支持战争的凶手”行列,和内塔尼亚胡无异。

最终在各种利害考虑之下,双方决定分道扬镳也是正常的,但这件事给了以色列脆弱的内部结构最后一根稻草,让这一组织一夜间轰然倒台了。

无论什么原因,甘茨和内塔尼亚胡联盟解散给了巴勒斯坦人更大的鼓励,也让他们意识到只要坚持抵抗下去,敌人就有从内部瓦解的可能性。

内塔尼亚胡现在真的沦为了“光杆司令”,打下去面临的阻力必然将会越来越大。

可以说现在已经不是仅仅“后院起火”的问题了,以色列政府是真正面临四面楚歌的境地。

以色列和美国貌合神离

外媒普遍认为,以色列对加沙(现阶段是拉法)的军事行动遇到转折点是从和美国盟友“闹分裂”开始,拜登政府和以色列有巨大的利益分歧。

前者正在大选迫切需要获得国内反战人士的支持投票,而后者只想完成对加沙的攻占,可以说是根本不在一个出发点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说以色列国内示威运动频发、战时内阁倒台、进攻拉法受阻等各种事项,都和盟友美国有或多或少的关系。

极右翼政党认为现在内塔尼亚胡“打不下去了”,都是因为美国在从中作梗,意美双方的分裂是主要诱因,这一过程非常曲折。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一样,以色列和美国在加沙问题的根本利益上就不相同。

和内塔尼亚胡相比较甘茨才是他们理想的以色列控制者,美国国务卿等人在没有打招呼的情况下私自和甘茨进行会晤,遭到以色列政府责问。

拜登所考虑的事情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他今年大选的选票。

这决定了美国不能一直援助以色列,以色列政府又像现在一样冥顽不灵,可以说是让美国非常难办:无论支持与否,都是一个不好的选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拒绝以色列“胡来”,最多的体现就是拜登多次让内塔尼亚胡“停手”,双方甚至闹到了红脸的程度。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当地时间5月8日报道,

美国总统拜登首次表示,如果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下令对加沙地带最南端城市拉法进行大规模进攻,那么他们将对以色列停止运输武器。

该决定下达后不久,五角大楼就对以色列首次进行“断援”行动,引发国际舆论大哗。

如果拜登对以色列的支持“摇摇欲坠”的情况下,那么以色列对加沙的战争很快就会持续不下去,这是放在内塔尼亚胡面前的问题。

当时以色列发动了几乎所有的力量来抗议这件事,甚至威胁“所有犹太人可能不会把选票投给拜登政府”,可见他们当时是非常慌张的。

不过后续美国国会强行通过法案,要求不得对以色列停止任何援助策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消息人士还提到,拜登强烈要求以色列对加沙地区“不得进行任何实际占领”。

他们让以色列在冲突结束后退回去,然后将这里继续交给法塔赫组织,总之是巴勒斯坦人自己治理。

但以色列政府显然已经有吞并加沙地区的意思,如果加沙被吞并对于美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国际耻辱”,也会让美国在沙特等国家难以行事。

双方的利益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冲突,美国即使对以色列再纵容,现在也没有办法全部支持以色列了,这就是内塔尼亚胡政府最后陷入两难的原因所在。

以色列军事指挥水平“低下”

15日发生的以色列8名军人死亡事件是以色列政府备受抨击的另一个导火线,这关乎到一个问题:以色列国防部指挥能力有缺陷。

首先以色列到底在加沙地区死亡了多少名士兵,这一说法存在很大的差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色列自我宣称他们在整个军事行动中只死亡了300多人,受伤者没有统计,但以色列抵抗组织认为“至少有数千名士兵阵亡”,以色列公布的只是一部分。

以色列军队和哈马斯长期都以巷战的方式进行战争,由于哈马斯在城市经营了数十年之久,对于加沙的熟悉程度很高,在多个地区都有地道和掩体设施。

但从开战至今,以色列采用的都是“硬啃”的方式对哈马斯进行逐个房屋的清扫行动。

这也是以色列媒体对内塔尼亚胡不满的原因:没有开创性战术就进行高消耗的巷战模式,让以色列付出了更多的代价。

比如在15日当天发生的以色列“车毁人亡”事件中,在敌军的占领区、拉法交战区域内,以色列军队居然敢公然乘坐着小型的装甲车辆穿梭行驶。

结果被哈马斯使用爆炸装置一击引爆,在战术上指挥水平已经是严重错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前哈马斯公布的视频中,也经常出现以色列士兵在街头巷尾开坦克,且利用坦克作为巷战的掩体,结果被哈马斯使用反坦克武器命中引发殉爆。

以军较少进行传统的“拼杀作战”,还是依赖坦克为掩体。

加上哈马斯手中有很多可以摧毁以色列“梅卡瓦”主战坦克的装备,造成攻城阶段以色列军队伤亡超出预期。

还有以色列军队对平民不加区别的杀戮、对平民建筑的轰炸都让他们在国际上越来越多地受到指责和围攻,这已经不单单是战术不当的问题。

极右翼主义者和犹太复国主义路线军官们根本不在乎巴勒斯坦人伤亡到底如何。

甚至故意制造难民营惨案,将他们都称为“哈马斯”,并造成了加沙地区超过3万名平民遇袭死亡。

这种做法是完全有代价的,以色列认为有美国在给他们撑腰的情况下,就可以横眉冷对联合国,且对抗全球多个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美国的这种包庇只是利用其旧体系下的“余温”让其他人不敢发声而已。

况且现在声音越来越大,拜登政府都只能在联合国投下弃权票,不敢再公开制造和国际的舆论对抗,证明这种事情无法做太多,美国也需要脸面。

所以不难看出,造成以色列今天的失败局面有来自外部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以色列政府和军队“自作孽”犯下的失误以及各种离谱动作。

所以很多人认为,以色列可能是打不下去了,我们也希望这次的“战术暂停”是永远性的。

参考资料:

《以军称在加沙南部局部地区“战术性暂停军事活动”》 央视新闻

《美媒:拜登警告以色列占领加沙将“犯下大错”,以方回应》环球时报

《突发!以军:8名士兵死亡》环球时报

《以色列反对党领导人甘茨:退出战时内阁》北青网

《外媒:以总理内塔尼亚胡解散战时内阁》台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