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十载,春夏之交。山阳县郊外的一处茅屋前,泥瓦匠柳子明匆匆而归,只见邻里围在门前,神色慌张。

"子明哥,快进去看看吧,你娘她......"隔壁王婶欲言又止。

柳子明心下一沉,冲进屋内。只见母亲柳氏倒在地上,面色苍白如纸。他急忙上前,抱起母亲,声音颤抖道:"娘,您怎么了?"

柳氏双目紧闭,毫无反应。柳子明回想起清晨时分,娘亲还笑盈盈地为他蒸了一笼热气腾腾的豆包,嘱咐他多加小心。谁曾想,这竟成了娘亲最后的叮嘱。

"快,快请大夫来!"柳子明慌乱地喊道。

不多时,村中的老郎中赵大夫匆匆赶到。他仔细诊脉后,眉头紧锁,叹息道:"柳夫人这是积劳成疾,气血两亏。老夫开的方子怕是难以见效,除非......"

"除非什么?赵大夫您说!"柳子明急切地问道。

赵大夫捋须道:"除非能寻得一味'九转还魂草',方可救治。只是这灵药世所罕见,恐怕......"

柳子明跪地恳求:"求赵大夫指点,这'九转还魂草'究竟在何处?"

赵大夫摇头道:"此事说来话长,老夫也只是听闻传说。你且先照顾好母亲,待我回去查阅医书,再作定夺。"

柳子明只得应下,送走赵大夫后,他守在母亲身边,心中忧虑万分。夜深人静,他望着窗外的繁星,暗自祈祷:"老天爷啊,可怜可怜我吧,莫要夺走我的亲娘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日过去,柳氏的病情并无好转。柳子明日夜守候,形容憔悴。这日清晨,他正要出门寻药,却见一位白须飘飘的道士立在门前。

道士拱手道:"贫道路过此地,察觉此处有浓重的病气,特来相助。"

柳子明心中一喜,忙道:"道长妙眼,家母身患重病。不知道长可有良方?"

道士捋须笑道:"令堂之症,需'九转还魂草'方可治愈。此草生长在十里外的灵蛇洞中,贫道恰巧知晓。"

柳子明闻言大喜,正要跪谢,却听道士又道:"只是此草乃灵蛇守护,寻常人难以取得。需以两只毒兔为饵,方可换得灵草。"

柳子明心中犯难,道:"小人家贫,难以准备毒兔......"

这时,一个粗狂的声音传来:"我倒是有两只毒兔,可以借你一用。"

柳子明转身一看,只见村中恶霸徐虎正站在一旁,嘴角挂着诡异的笑容。

柳子明心生警惕,道:"徐大哥,你......"

徐虎打断道:"别多想,我只是想积点阴德。你若不信,大可不用。"

柳子明犹豫片刻,想到母亲的病情,终是咬牙应下:"多谢徐大哥,小弟感激不尽。"

道士笑道:"既如此,我们这就启程吧。"

三人收拾妥当,向灵蛇洞进发。路上,柳子明心中忐忑,暗自思忖:"这道士来历不明,徐虎又素来不怀好意,此行恐有蹊跷......"

然而,为了救母,他只能将疑虑压下,硬着头皮前行。

行至午时,三人来到一座大山脚下。道士指着山腰处一个幽深的洞口,说道:"灵蛇洞就在此处,柳小哥需独自入洞取药。"

柳子明心中一紧,问道:"道长,这灵蛇当真凶猛?"

道士正色道:"此蛇通灵,能识人心。若心存歹意,必遭毒手。柳小哥孝心可嘉,定能平安取药。"

徐虎递上两只兔子,笑道:"小柳啊,你可要小心些。这兔子可是下了大剂量的'蛇毒',你可别不小心碰着了。"

柳子明接过兔子,心中愈发不安。他深吸一口气,朝洞内走去。

刚入洞口数步,柳子明忽闻身后传来窃窃私语。他悄悄躲在一块巨石后,仔细倾听。

只听徐虎低声问道:"道长,你说那灵蛇会上当吗?"

道士冷笑道:"放心,那蠢蛇自会吞下毒兔。待它毒发时,必会发狂噬人。到时我们只需等那傻小子被咬死,再进洞取草便是。"

徐虎大喜,道:"妙啊!这'九转还魂草'可值千金呐!"

柳子明听罢,冷汗直冒。他暗叫侥幸,心想:"险些着了这两个狼心狗肺之徒的道!且让我将计就计,看谁才是真正的蠢货!"

他悄悄将毒兔埋在洞中,又折了根草握在手中。稍作等候,便装作欣喜若狂的模样冲出洞口。

"我得到灵草了!"柳子明高呼道,"多谢二位相助,我这就回去救母!"说罢,一溜烟跑远了。

徐虎和道士面面相觑,随即大笑起来。

"这傻小子,真是蠢得可以!"徐虎笑道,"咱们这就进去取真草吧!"

两人得意洋洋地进了山洞,不料却踩中了柳子明设下的陷阱。一时间,惨叫声回荡在山谷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柳子明并未走远,他躲在附近,静待事态发展。不多时,只见徐虎和道士跌跌撞撞地从洞中爬出,两人双目紧闭,痛苦地呻吟着。

"我的眼睛!我的眼睛看不见了!"徐虎哀嚎道。

道士也惊慌失措:"该死的畜生!竟然喷毒!"

柳子明见状,心中暗喜:"这两个恶徒,终究自食其果。"

他悄悄离开,回到村中。路上,他遇到了隔壁的李婶。

李婶好奇地问:"子明啊,你这是去哪儿了?可有找到救你娘的法子?"

柳子明犹豫片刻,道:"李婶,我娘的病有救了。只是这法子......"

李婶连忙追问:"什么法子?快告诉婶子!"

柳子明低声道:"我得了一株灵草,只是......"

不等他说完,李婶便急匆匆地跑开了。柳子明摇头叹息,心想:"这李婶的性子,怕是要让全村都知道了。"

果然,不出半日,村里便传遍了柳子明得到灵药的消息。有人称赞他的孝心,也有人怀疑他使用了非常手段。

柳子明对此充耳不闻,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自那日起,柳子明每日都会前往灵蛇洞。他带去新鲜的兔肉和清水,小心翼翼地放在洞口。

"灵蛇大仙,小人柳子明,为救母命,冒昧打扰。这些些微薄心意,还望笑纳。"柳子明恭敬地说道。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柳子明从未间断。村里人见他如此,纷纷议论纷纷。

"这柳家小子,莫不是疯了?"

"听说他娘还卧床不起呢,怕是没救了。"

"可怜见的,怎么就认准了那灵蛇洞呢?"

李婶更是添油加醋,四处散布谣言:"你们可听说了?那柳子明啊,怕是和妖怪勾搭上了!"

面对流言蜚语,柳子明不为所动。他坚信,只要心存善念,终会感动天地。

一日,柳子明又来到洞前。忽见洞中幽光闪烁,一条通体雪白的巨蛇缓缓爬出。

柳子明强忍恐惧,跪地叩首:"小人柳子明,叩见灵蛇大仙。"

灵蛇吐着蛇信,目光如炬地盯着柳子明。良久,它缓缓开口,声如洪钟:"凡人,你为何日日来此?"

柳子明颤声道:"小人母亲身患重病,听闻大仙这里有'九转还魂草',故而......"

灵蛇打断道:"你可知,多少人为此草丧命?"

柳子明道:"小人知晓。只是,母亲对小人恩重如山。若能以命换得灵草,小人在所不惜。"

灵蛇沉默片刻,又道:"你可曾后悔来此?"

柳子明坚定地说:"从未后悔。即便万劫不复,小人亦无怨无悔。"

灵蛇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它缓缓退回洞中,留下一句话:"七日后,月圆之夜,你若还能来此,或可如愿。"

柳子明大喜过望,连连叩谢。他知道,自己终于通过了灵蛇的考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七日转眼即逝。这日夜晚,明月高悬,柳子明如约而至。

灵蛇早已在洞口等候。它看着柳子明,缓缓道:"凡人,你的诚心打动了我。这'九转还魂草',你且拿去。"

说罢,灵蛇吐出一株通体碧绿、散发着淡淡光芒的草药。柳子明双手接过,激动得热泪盈眶。

"多谢大仙成全!小人感激不尽!"柳子明跪地叩首。

灵蛇道:"此草乃天地灵物,需以至诚心意侍奉七七四十九日,方可生效。你且记好了。"

柳子明连连应是,仔细记下服用之法。

灵蛇又道:"你心地纯良,实属难得。今后若有困难,可来此处寻我。"

柳子明再次叩谢,这才起身告辞。

回村路上,柳子明心中充满希望。他暗自思忖:"娘亲的病有救了,往后的日子,定要好好孝顺她老人家。"

光阴似箭,转眼间四十九日过去。这日清晨,柳氏睁开双眼,只觉神清气爽,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

"子明!子明!"柳氏唤道。

柳子明闻声赶来,见母亲红光满面,喜极而泣:"娘,您醒了!您感觉如何?"

柳氏笑道:"好着呢!只是睡了这许久,倒是饿了。"

柳子明连忙去厨房张罗,不多时,便端来一碗香喷喷的鸡汤。

柳氏喝了汤,问道:"孩子,这些日子辛苦你了。你是如何治好我的病的?"

柳子明将寻药的经过简单说了,柳氏听罢,感慨万千:"我儿孝心感天动地,真是老天保佑啊!"

消息很快传遍全村。乡亲们纷纷前来探望,对柳子明的孝心赞不绝口。

李婶也来了,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子明啊,婶子之前说了些不中听的话,你别见怪。"

柳子明笑道:"李婶言重了。您也是关心则乱,小侄不会放在心上的。"

日子渐渐平静下来。这年秋天,村里来了个女子,名叫秋菊,是邻村大户人家的小姐。她慕名而来,想亲眼见见这位孝感动天的柳子明。

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秋菊被柳子明的善良与智慧所打动,柳子明则被秋菊的温柔贤淑所吸引。不久后,两人便定下了婚约。

柳氏见状,欣慰地说:"子明啊,你终于要成家立业了。娘看着秋菊丫头,觉得她很是不错。"

柳子明害羞地笑道:"娘,您觉得好就好。孩儿定会和秋菊一起,好好孝顺您的。"

转眼间到了冬日,柳子明和秋菊喜结连理。婚礼当日,全村沸腾,人们纷纷前来道贺。

李婶笑呵呵地说:"子明啊,你可真是好福气。不仅救了你娘,还娶了个这么好的媳妇。"

柳子明谦虚地说:"李婶过奖了。这都是托乡亲们的福。"

婚后,柳子明和秋菊相敬如宾,孝顺柳氏,日子过得和美幸福。柳子明的泥瓦手艺也是越发精湛,远近闻名。

一年后的春天,秋菊生下一个大胖小子。全家人喜不自胜,柳氏更是乐得合不拢嘴。

"我柳家终于有后了!"柳氏抱着孙子,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柳子明看着这温馨的一幕,心中充满感激。他想起了那条神奇的灵蛇,暗自祈祷:"但愿天下所有人,都能像我们一样幸福美满。"

夕阳西下,柳家小院里,一家人其乐融融。柳子明搂着妻子,看着熟睡的儿子,听着母亲愉快的笑声,心中满是幸福与感恩。

他知道,这一切来之不易。是他的孝心、勇气和智慧,让他度过了重重难关。更是那条神秘的灵蛇,给了他重获新生的机会。

柳子明暗自发誓:今后定当善待他人,将这份幸福传递下去。因为他深深明白,只有善良和孝顺,才能换来真正的幸福人生。

故事至此,柳子明的传奇暂告一段落。但他的故事,却在山阳县流传开来,成为了一个激励后人孝顺行善的美好传说。

人们常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柳子明的故事,正是这句话最好的注解。在这个充满挑战的世界里,只要我们心存善念,坚持不懈,终会得到上天的眷顾,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