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在朋友圈看到大神来广州了,去了老黄埔的中央公馆,还拉了几辆大巴的外地投资客过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有博主在说是天大的好事,帮忙去库存,拉动经济,房子卖不掉你们都发不出工资了这些没有依据的言论。

其实这个不是一件好事,之前的文章我就强调过了,房价靠炒是炒不上去的,炒得越高跌得越狠。

而且投资客越多的地方,越不利于房价的平稳上涨,所有急攻近利的拉涨都是自杀式的,不是市场经济,更不是公平交易,最后都会反噬到房价上,对自住的刚需将是沉重的打击。

你们看看过去的深圳,被戏称炒房之都,90%的房价跌破指导价。

再看看身边的兰亭盛荟、美林湖畔,再看看珠江新城的保利心语,这些投资客扎堆的地方,在遇到横盘期后都是一地鸡毛。

我们倡导的是价值投资,而不是价钱投机,要结合经济基本面,以及供需结构、购买力、金融等各种趋势和数据来判断,到底该怎么选筹,而不是大V说自己住哪里就跟着买哪里,也不是他们卖的广告都是值得的。

发不出工资并不是所有行业的事情,也不是把一个小区卖空了能左右得了的。

这种人为炒作,提前透支的行为,不亚于饮鸩止渴、杀鸡取卵。

我们并不否认老黄埔的价值,也不否认中央公馆。

那它的价值点在哪里呢,在金融政策,在1.5成首付的情况下,大多数只能买得起增城的刚需可以买到黄埔了,不用多坐30分的地铁去那么远了,这才是中央公馆最大的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黄埔

中央公馆从开盘到现在卖得并不好,没有学校是最大的硬伤,其次才是超高层、望石化厂这些小问题,你看现在全是旧改大盘的老黄埔,哪一个不配名校,去到近郊板块,学位的重要性一定是排在配套和交通前面。

就好比珠花没有地铁,但是它有学校,二手成交量却还非常可观,如果没有学校,将来二手流通性受很大影响。

既然需要大神来带货,那说明卖得并不好,价格还会有下行的趋势,这次中央公馆还搞出了五年免息的政策,相当于直接降价几十万,约等于把首付又还给了你,在这一波操作下,你觉得老黄埔的楼市不受影响吗。

另外,从这个月保利学府里三房两卫跌破4万,以及富颐华庭卖到4.1万,多少都会对现有放盘价有一个冲击。

之前我不太认为中央公馆的价格会影响老黄埔,但是后来突然的限售放开,一堆次新二手放盘出来,现在又来了大神来带货,这些短期的刺激最后都会带来更大的伤害。

投资客们现在是上车了,帮你去了库存,但是将来一旦出货踩踏,又会带来系统性的风险。

说回来,我并不是说老黄埔不能买,也不是说中央公馆没价值,而是当前的情况不适合现在入场,价格还有下跌的可能,特别是老黄埔的旧改一大堆排队上市,继续内卷是铁定的。

但凡来咨询过我的人,我基本都没有建议去买老黄埔,我也会提示风险,除非是在附近上班又着急结婚自住非要新房的刚需,要学位的我都会建议看看其他二手。

老黄埔不仅是自己内部内卷,拼价格和学位,拼不过荔湾芳村,拼城市界面、通勤效率又拼不过番禺万博。

为什么疫情后的黄埔经济增速一直垫底,GDP又被越秀区超过不是没有原因的,大把的资金都去发展了知识城这个远郊,跟广州大力发展南沙一个逻辑,鞭长莫及,收效甚微,甚至拖累其他地方的发展。

而且这几年黄埔区的所有区属国企都去开发房地产了,接盘了一堆的旧改,横看竖看,黄埔未来的供应量都会压制楼市的价格,即便是放开了限购和落户,人口也没有迎来上涨。

再来看看老黄埔这个大饼,从第二CBD的概念,再到鱼珠湾CBD,再到现在的海丝城,名字一个比一个好听,但是三四年过去了,进展并不明显。如果金融城到三溪一带发展更快,也会变相的吸血老黄埔

黄埔是个好地方,有高新企业和高薪人才,但房子终究是要住的,也是要看供需的,这次限购的放开并没有利好老黄埔,反而是利空,让那些曾经看好老黄埔并买入的人心寒。

给个建议:如果你是自住的,小孩需要上学,已经买了就耐心持有,好好生活,安心工作,把心思放在家庭和事业上,不要跟着一起降价卖房,降价卖房永远都是下下策。

最后我们做个总结,黄埔是个好地方,但是周期太长,买入之前留意以下几点:旧改太多、房价承压明显、投资客扎堆的盘不要去、一定要带学位、不建议买超高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