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2年7月,卡内基钢铁公司在宾夕法尼亚州的霍姆斯特德工厂爆发了大罢工。

卡内基钢铁当时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公司,创始人安德鲁·卡内基一度是仅次于洛克菲勒的世界第二富豪。而这次大罢工的缘由是,卡内基打算降低工人工资,引发工人强烈不满。

面对罢工工人,卡内基的助理采取了极端措施,用一道带铁丝网的栅栏挡住了工人们进入工厂的去路;宾州州长则出动了8000名民兵,开枪镇压了这次罢工,造成数十人伤亡,成为美国劳工运动史上最严重的流血冲突。

近代史上,1870-1900这段时间被称为美国的“镀金时代”,而之后的1900-1920年被称为“进步时代”。

“镀金时代”这个词来自1873年马克吐温创作第一部长篇小说,马克吐温用它来讽刺南北战争后充满贪婪和腐败的美国政府。

今天看来,当时美国经济科技突飞猛进,工业总产值第一次超过英国,还催生出了美国第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巨头企业,比如通用电气、标准石油、美国钢铁公司、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福特汽车等。

但马克吐温对那个阶段的美国各种瞧不上,认为美国社会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政府腐败无能,资本家贪婪成性,普通工人饱受压迫,日子过得实在不怎么样。

当时正值欧美各国城市化,大量农民涌入伦敦、巴黎、纽约等大城市。为了在城市中获得一席之地,他们不得不没日没夜地工作。工人每天工作时间普遍长达14至16个小时,甚至是18个小时。在这样长时间工作压力下,工人因疲劳产生的工作事故时有发生。

02

也不是没有“良心发现”的企业家。

1914年,福特汽车公司老板亨利·福特在工厂召开新闻发布会,将报纸记者召集到工厂,宣布福特公司新的雇佣政策:公司将一天两班改为三班倒,工作时间减少为每天8小时。此外,还将基本工资直接提高一倍以上,至5美元一天。

这则新闻一发布,不但惊呆了在场记者,更是立刻炸翻了整个汽车行业。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5美元可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当时一辆市场上畅销不衰的福特T型车才440美元,一般工人的工资普遍只有2-3美元,福特公司直接将工资水平提升了一倍。第二天,《底特律自由新闻报》宣称:“亨利·福特把100万美元送给工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亨利·福特

在当时,传统的做法是工人工资压的越低越好,工作时间越长越好。大家都说老福特“疯了”,其他汽车公司更是骂老福特是“叛徒”,说他将会毁了整个汽车工业。

但福特的这一决定在工人中引起了轰动。第二天,成群的求职者出现在工厂大门口,数量总共达到12,000名,他们在冰冻的天气时挤在一起取暖。现场发生打架,底特律警察被召来以避免发生骚乱。不到一周,福特收到了14,000多封求职信件。

老福特有自己的打算,他解释说“每天支付5美元,是我们减少成本的最好方式之一。”实施新的政策后,福特员工的辞职率下降了87%,缺勤率下降了75%。高工资还刺激了工人的积极性,员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带来了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所以福特公司的成本反而降低了,福特汽车的销量也从1909年的5.8万辆,直线上升到1916年的73万辆。

看到福特公司大获成功,其他汽车公司开始效仿,掉头直呼“真香”。两年后,8小时工作制正式在美国以联邦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在20世纪的头一个二十年里,欧美主要工业国家普遍完成了8小时工作制的立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不过,如果只是指望资本家通过“良心发现”,来改善普通工人的处境待遇,推动社会进步,显然无异于缘木求鱼。

别忘了,福特公司是第一家引入流水线模式生产的企业。亨利·福特可不是大公无私的慈善家,他首先是个精明的商人,福特公司采取8小时工作制的初衷,也是通过提高效率来补偿时间缩短的代价,使公司整体上获得更高的利润。

作为一个资本家,福特曾露骨地说过一句话:“没有补偿的事情,我一分也不掏。”

福特公司刚采用流水线时,由于实施了高工资政策,福特工人都有一种昂扬的激奋,生产记录不断被打破,但这种热情慢慢地还是被冷酷的生产线吃干榨净。在流水线上,每个工人必须高度集中精力,不断完成重复动作,沦为彻彻底底的“工具人”。

《时代周刊》曾这样记录福特工厂:当工人走进车间盥洗室,一架电子监视器正对着你,如果你超过规定时间,监视器就会传来老板严厉的命令,让你赶快返回工作岗位——与今天某些互联网大厂在厕所安装计时器,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然,亨利·福特怕是万万想不到,他的后辈们,不但传承了资本一贯的精明,更是将之发扬光大,堂而皇之地将“996”称为打工人应该感恩戴德的“福报”。

总之,打工人真正要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靠资本家的施舍万万是不可能的,最重要的还是要靠自身的持续抗争,以及顶层设计的改变。

相比“镀金时代”,“进步时代”在美国历史上是一个社会政治大幅改革和现代化的时代。当时的进步运动力量,主要干了这么几件事:政治上,进一步建立直接民主的参政方式,削弱政治豪强及其利益集团,净化政府内部腐败;经济上,通过反垄断法,压制拥有垄断托拉斯,促进公平竞争。

欧洲的劳工运动,也在这时候开始在美国兴起。

1887年,美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也最具影响力的美国劳工联合会(American Federation of Labor)成立,著名劳工运动领袖塞缪尔·龚帕斯(Samuel Gompers)发起了一连串劳工运动,核心目标是提高工人工资,减少工作时间,提供安全可靠的工作条件。“劳联”初创时只有5千人,但到了“进步时代”,已经膨胀到400万人。

在劳联等力量推动下,美国政府也做出了一系列努力来保障工人权益。

比如,191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劳动法案》,该法案规定,从事政府合同工作的工人每天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1917年,政府开始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了工人赔偿制度,要求雇主为工伤事故提供赔偿——在进步时代之前,受伤工人通常得不到任何补偿。

04

前些年网上一直有种说法,认为中国人之所以活得这么累还穷,主要是因为干的都是技术含量低的低端产业,玩具、服装、家具什么的,赚不到什么钱,高端产业都被欧美国家垄断。以后完成产业升级,普通人的日子自然也就会好过了。

然而事实真会如此吗?

前几天,宁德时代员工在网上泄露,公司要求896“奋斗100天”:早8点上班,晚9点下班,每周工作6天,共“奋斗”100天。搞笑的是,还有补充说明:外籍员工不强制,按照他们的意愿——跟慈禧老佛爷的“宁与友邦,不与家奴”倒真是交相辉映。

要知道,宁德时代已经是排名世界第一的电池供应商。规模最大,技术也是世界领先。然而那又如何呢?这样一家巨头,冷酷无情,对员工毫无人文关怀,对市场公平竞争亦缺乏敬畏。

之前还有员工吐槽,宁德时代拿竞业协议卡离职员工,违反要赔100万,而这个所谓竞业协议上面,几乎包含了所有同行业竞争对手。换句话说,只要进了宁德,要么就老老实实在这干下去,要么以后就别想在这行混了。

所以说,我们现在有很多所谓行业巨头,尽管赚到了钱,做到了全国第一、世界第一,奉行的却依然是脱胎于丛林社会的缺德文化,员工在们眼里完全就是耗材。

这也让我想起,如今国内的新能源车企,一个比一个能卷。在网上总能看到有人欢呼,如今的国产车放到世界上分分钟降维打击,欧美老牌巨头不堪一击,所以只好拿出关税壁垒。

这或许确实是实情,然而,另一方面,现在国内各大车企工作的普通员工,却是一个比一个苦逼,明明行业热火朝天,偏偏大家降薪的降薪,裁员的裁员,根本没有享受到行业发展的红利。

中国的电动汽车确实物美价廉,竞争力极强,但这样的成本优势,有多少是来自国内企业的低效内卷,拼命压榨员工?

制造业如此,互联网行业也一样。

马老板高呼996是“福报”,东哥强调“不奋斗的不是我兄弟”,至于这两年风头无两的拼多多,创始人黄铮当年曾在美国谷歌工作,体会过美帝的工作-生活平衡,然而回国创业后,他却在拼多多大搞超级996——大周工作7天,小周工作6天,五一十一只休1天,春节也就休3天。

谷歌要是也这么薅黄先生,他怕是也创不了这个业。

这么下去,社会将演变成什么样,隔壁韩国已提供了前车之鉴。

韩国驻华大使张夏成写过一本书,名字叫《韩国式资本主义》,副标题是“韩国民众的呐喊:韩国经济发展与我们无关,究竟谁成为受益者?

尽管从人均GDP上看,韩国已经跻身发达国家,但普通韩国人并没有充分受益。获得奥斯卡奖的《寄生虫》,就非常真切地讲述了韩国社会的这种巨大撕裂:财阀在豪宅里寻欢作乐夜夜笙歌,两条街外的贫民,一家人挤在地下室为生存挣扎。

有个数字很能说明问题:韩国前十大财阀贡献了超过80%的GDP,却只提供了5%的就业。对普通人来说,要进入这些财阀企业,首先得考进三所顶级名校,所以韩国高考生不得不每天睡四五个小时,不是累死自己,就是卷死别人。

东亚地区的经济崛起,也就最近几十年的事情,经济是起来了,但跟欧美相比,工人阶层普遍没什么话语权。所以蛋糕是做大了,分蛋糕的工作却没搞好,两极分化带来了一大堆社会问题,整个国家的幸福度不高。

05

1936年,卓别林拍摄经典电影《摩登时代》,对那个时代流水线工人进行了传神的描绘。在生产线的压榨下,卓别林饰演的拧螺丝工人因精神错乱被送进精神病院,电影以极其荒诞的手法表达了工业化对人性的异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摩登时代》

作为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导演之一,卓别林对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有着深刻的洞察。只是他自己恐怕都想不到,这部黑白默片,直到近百年后仍能够悲哀地踏中这个时代的韵脚。

烈火烹油的“镀金时代”诚然撑起了大国崛起的宏大叙事,但对千千万万打工人来说,“进步时代”的变革浪潮或许才是更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