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是这样反复。

刚看大结局的时候,我一直在找萧蘅活着的证据,拼命说服自己他们会喜剧结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冷静下来之后,我只想知道他们真正的结局。

一帧一帧反复观看,一幕一幕仔细琢磨,原来,那些不起眼的细节早就已经预示了他们的结局。

《墨雨云间》看似是开放式结局,实则是悲剧结尾,彩蛋欲盖弥彰。

01

萧蘅征战代国之前,曾经与姜梨约定,待腊梅花开之日,便是他平安凯旋之时。

薛芳菲经常去给腊梅树浇水,浇完水后,便坐在腊梅树的前面,遥望前方,她在等萧蘅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薛芳菲遥望之时,画面切到了燕国与代国对战的战场之上。

大燕的军队中只剩下文纪、陆玑、萧蘅三人,长时间的厮杀让他们有些力竭,而敌方的援军却源源不断。

这时,一柄长枪袭来,文纪并未察觉,陆玑眼看这杆枪躲不过去,便将文纪推开,自己挡了上去。

陆玑战死,文纪的双眼被悲痛与恨意掩盖,人在悲痛的时候,难免不察,代国的弓箭手在浓烟的掩护下,发起了进攻,一个疏忽,文纪也身中数箭而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陆玑和文纪相继战死,战场上只剩下萧蘅一个人。

02

陆玑和文纪仓促赴死,燕军全军覆没的暗示非常明显。

萧蘅征战代国之前,就曾暗示过燕国兵力不足,成王余孽未除,燕京城里仍需兵力镇守。

成王一死,代国必定会倾巢而出,而萧蘅只带了龙武军,兵力悬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萧蘅前往代国征战之后,姜相国也曾问过薛芳菲,他说萧蘅这一去便很有可能回不来了,让她也为自己打算打算。

所有的一切都在暗示,萧蘅这一去是九死一生。

陆玑和文纪死后,代国将领想要活捉萧蘅,将弓箭手撤了下去,阿狸的玉佩被打落,生死一线之际,萧蘅奋起,用陆玑的剑杀死了代国将领,为他报了仇。

他捡起玉佩含在嘴里,代国的援军再一次纵马而来。

一抬头,初雪已至,他和薛芳菲约定的日子要到了。可如今,他被代国军队围困,身后再无一人,恐难有归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雪初至,薛芳菲穿着红衣在长廊中奔跑,萧蘅再次抬头,透过漫天飞舞的雪花,他仿佛看到了在京城等她的阿狸。

可他的眼神中却不见憧憬,反而带着几分决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画面轮转间,萧蘅眼中的情绪逐渐变换,忌惮、决绝、淡漠、麻木,直到最后,存有死志。

03

画面再次切换,还是那株腊梅树旁。

四处云雾围绕,薛芳菲穿着红衣缓缓走来,她慢慢走近,身形、容貌渐渐清晰。

她站在那里,眼眶微红,眉头微蹙,眼中带着几分允诺人失信的哀怨和悲伤,如梦似幻,亦真亦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样的红衣、相似的云雾,这一幕与第一集薛芳菲被下药时的梦境如出一辙,颇有一种前后呼应的感觉。

初雪、大雪、雪尽,腊梅花已开,绿草已经漫过薛芳菲的脚踝,可她等的人还没有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初,约定归期的时候,腊梅树还不及人高,现在,小腊梅树已长成参天大树,当年萧蘅刻下的小字已经逐渐舒展,可当年答应她,花开便是归期的人,却还是没有回来。

腊梅花、红衣薛芳菲、绿草,三者出现在了一个画面中,看似和谐,实则突兀,让人怀疑这花不是开在现实里,而是开在梦境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或许,不是腊梅花一直在开,而是她一直在等萧蘅回来。

04

远处有一人纵马而来,他身骑白马,腰间还戴着阿狸的玉佩。

腊梅花开,纵马而来,狸猫玉佩,这指向性已非常明显,来人定是萧蘅无疑。

只是萧蘅回来之时骑得并不是他出征时的棕马,而是白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马自古便象征着幸运、成功、希望,可这幸运、成功、希望是现实中的,还是薛芳菲梦境中的?

是代表萧蘅真的凯旋,还是只是代表薛芳菲心中的希望?

腊梅树下的薛芳菲感受到了有人纵马而来,她回头望,还未看清,故事在她回眸的瞬间定格,一切戛然而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墨雨云间》在人最期待的时候戛然而止,戛然而止的是故事本身,还是梦境,亦或是薛芳菲的寿命?

05

《墨雨云间》看似是开放式结局,实则是悲剧结尾,彩蛋真的只是欲盖弥彰。

《墨雨云间》真正让人细思极恐的不是萧蘅的结局,而是薛芳菲的结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雪初至的时候,薛芳菲穿的那身红衣与萧暝寒死了之后虞红叶穿的那身红衣一模一样。

我不认为薛芳菲会殉情,所以我只能另外再去寻求一个合理的解释。

当年,萧蘅和薛芳菲约定腊梅花开的时候来见她,可是他失约了。

若干年后,薛芳菲死在了腊梅花开的季节,这一次,萧蘅来接他了,就像当年萧暝寒来接虞红叶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