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上海体育史话》

寻体育历史记忆

《上海体育史话》于1982年10月发刊

是讲述上海体育故事

推动上海体育文史工作的重要刊物

跟随小体

从史话里探索更多上海体育记忆

今天距离巴黎奥运会开幕还有33天

百年之后,奥运盛会再次回到巴黎

而在上世纪五十年代

中国大学生篮球队曾首次访问巴黎

这次到访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本期就和小体一同回忆

队伍集结首次赴巴黎

1957年8月,法国学联为庆祝成立五十周年,举办了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邀请中国篮球队参加比赛,原国家体委、团中央决定由上海组队前往巴黎。上海大学生篮球队由徐志兴为领队,田福海为教练。队员由邵冠群、朱承塘、周明镐、张牲源、王文銮、谢锦生、贾钦升、乌维培、杨伯炎、张宏达、陈茂林等13人组成。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篮球队第一次接受出访任务,也是我国篮球队第一次去往西欧参加比赛。面对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大家的心情是既高兴又紧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7年上海男篮代表中国参加巴黎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由于种种原因,球队直到比赛前三天才拿到了签证,随后便立即整装出发。上海篮球队此次共在巴黎停留了10天,除了到达后的第一天进行了一次训练,接下来八天内打了七场比赛,时差的调整加上体力的消耗,到比赛结束时每个人都瘦了好多。

本次世界大学生篮球比赛共有13个国家派队参加,通过七轮紧张地角逐,最终取得前八名的队伍分别是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捷克、中国、巴西、法国和意大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民晚报》对于中国大学生篮球队凯旋的报道

每一场球都力争胜利

中国队在这次比赛中收获四胜三负的战绩。第一场比赛中,中国队以66:42战胜西德,取得了首战胜利。不过由于缺乏国际比赛经验,因此中国队在随后对阵波兰和匈牙利的比赛中都败下阵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巴黎大运会上,中国大学生篮球队九号谢锦生在防守波兰队的进攻

此次比赛也得到了众多爱国华侨和留学生的关注,一位留学生给球队来信说:“五星红旗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你们是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来的,参加比赛不能光为和平与友谊,要赢球,要为我们寄身异国的人扬眉吐气!”面对爱国同胞们的关切和要求,球队每一个人的心情都非常激动,大家纷纷下定决心,誓要努力打好以后的每一场球,力争胜利。

对法国队的比赛,球队发挥得很好,打出了水平,以60:50取得了胜利。接下来一场是对阵巴西。彼时,巴西队刚刚在莫斯科参加了第三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并在联欢节的比赛中战胜过中国青年队,是一支实力非常强劲的球队,在这次比赛中夺标呼声也很高。赛前,中国队观看了巴西队与法国队的比赛,巴西队速度快、技术娴熟、投篮命中率高,在快攻反击中经常运用当时少见的急停跳投技术。队中的两个高中锋技术全面、活动范围大、身体素质好,比赛中能以扣篮得分,这在当时也是很少见的打法。在防守上,巴西队会运用二一二联防,两个前锋移动速度很快,对于对手有较大的威胁。面对这样的强队,中国队进行了细致地研究和分析,看到对手优势的同时也抓住了对方的弱点,制定了一套针对性战术,通过自身控制球的能力以争取时间,使他们在防守上忙于奔波、消耗体力,同时发挥球队中距离投篮准确的特长打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大学生篮球队入场式

比赛时,中国队从一开始便掌握了主动,虽然双方比分一直很接近,但中国队始终占据领先位置,最终中国队以73:68取得了这场比赛的胜利。比赛一结束,爱国华侨和法国劳联的球迷们从看台上纷纷跳入球场与队员们拥抱,一些华侨更是高兴得流下了热泪。这场比赛在当时可谓轰动巴黎,赛后,美联社的记者在采访中国队教练田福海时也问到了中国运动员的灵活性和正确的投篮是怎样练出来的这一问题。后来,记者在报刊上写道:“美国人发明了篮球运动,但中国人掌握这项运动比美国人还好,他们像猫一样灵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加巴黎大运会的中国大学生篮球队与外国友人合影

此后,中国队还战胜了意大利队。尽管最终只取得了第五名的成绩,但比赛中球队快速灵活的打法、巧妙的传球与准确的中距离投篮,都给巴黎的篮球爱好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战胜巴西队以后,许多国家都邀请中国队前去他们的国家访问,东道主法国更是邀请球队多停留几天去往里昂和马赛访问。比利时的记者还将中国队的照片登上了他们的报刊,报道球队将去访问的消息,这些热情友好的邀请对球队的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极大的鼓励。运动会结束后的第二天,球队回到了布拉格,在一个恬静的乡村旅馆中休息了一个星期,然后又踏上了前去匈牙利等国作友好访问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