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是大卫的平行宇宙,欢迎关注!

1.如何划分平蜀之役的各个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般而言,战争阶段的划分往往以战胜方为准——毕竟,战争的主动权多半握在战胜方手中。 但平蜀一役明显不同——后唐当然配得上成功,但军功章有郭崇韬的一半,也得有王宗衍这个猪对手的一半。 要是没有王宗衍诸多离谱操作,前蜀多半还是得姓李;但时间不可能如此之短、过程亦不可能如此之顺——毕竟蜀道难可是所有割据蜀地的枭雄所仰仗的国之重器!

那,划分战争阶段的依据呢? 便是王宗衍本人对战争状态的认知情况。 具体到第一阶段,便是:在此期间,尽管后唐已经明牌,可王宗衍依旧拒绝相信战争已经爆发——真不愧是你,装睡小达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出兵在即

同光三年(公元925年)九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平蜀之行在即,郭崇韬认为有必要将原本主管的内政以及平蜀成功后的功课好好筹划一二。 于是,他向李存勖建议:

  • 邺都副留守张宪谨重有识,可为相;
  • 孟知祥信厚有谋,待攻克前蜀,可为节度使【1】。 不愧为能力超越同侪的政治家,此时的郭崇韬如同大国手下棋,看的就不是此后一二手的进展;而是通盘考量的十数步棋路。

戊申(十八日),大军出发。

就在郭崇韬运筹帷幄之时,王宗衍在干嘛?他刚刚接到了安重霸的邀请,正排除万难一定要巡幸秦州呢。

3.李愚进入角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冬十月,唐军兵锋已至宝鸡。

此时,招讨判官陈乂表示:自己突然就病了,希望组织上能安排自己就地寻医。

如此一来,可就给郭崇韬出了个大难题。 换位思考下,小伙伴儿就能体会到郭崇韬的难处。

首先,陈乂到底病没病固然重要,但考虑到五代医学极不发达,这个问题几乎无解!于是,难处就衍伸为平蜀诸将如何看待陈乂请病假的行为。 毕竟,自宝鸡入散关,必然要经过栈阁之险,原本“相信后唐武德能够克服蜀道难”的认知难免受到冲击,为此编出生病的谎言也不是没有可能。

其次,无论陈乂病没病,只要郭崇韬开了这个口子,之后一旦遇到困难,多半还会有张乂、李乂跳出来用类似的借口当逃兵。 因此,这个先例决不能开。

那,明摆着人家已经有恙,却还要坚持带病上岗,郭崇韬这个新人主帅是不是太没有人情味了?

进退不能,智慧如郭崇韬一时也不知如何是好! 李愚站出来破局,史载:

(李愚)厉声曰:“陈乂见利则进,惧难则止。今大军涉险,人心易摇,宜斩以徇!”

作为参谋,李愚并不需要照顾诸将的情绪感受——那是主帅的责任。 所以,他压根不走寻常路,在没有诊断的情况下,直接将陈乂的请假定性为“畏难避战、动摇军心”。以此为依据,进一步给出了处理建议:斩以徇【2】。

以此,向全军表达出“向前,不惜代价地向前”的绝决。果然,

由是军中无敢顾望者。

你看,作为牧师消除负面影响的功效,这么快就从李愚身上显露出来了。 必须得对当初郭崇韬将其调入团队的做法脱帽致敬!

4.兵临威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十月丁丑(十八日),即出兵一个月后,唐军前锋出现在威武城下。

如果你是驻守此处的前蜀武兴节度使王承捷,你会有怎样的想法呢? 要是到,就在半个月之前,王承捷已经向自己的老板发过关于唐军动向的鸡毛信。原本,王承捷以为无论王宗衍多昏聩,面对可能灭国的敌方军事行动,总还能表现出哪怕一丝的正常操作吧。结果让其大失所望,王宗衍居然认为自己的线报不过是阻挠他巡幸大业的拙劣借口【详见:人事即政治 - 平蜀工程启动会的重点:人事任命|闲话残唐五代】。 所以,尽管自己已经侦知后唐动向,前蜀高层却完全没有采取任何应对措施。如今,这个击退契丹、屠灭强梁的军事巨兽就在自己眼皮底下,你觉得王承捷会怎么考虑自己乃至整个军镇的命运?

就在王承捷还在思考人生的时候,康延孝已经秉持着“干就完了”的指导思想开始攻城。 面对来势汹汹的唐军,前蜀指挥使唐景思就没有长官王承捷那么多的顾虑,略一抵抗,就确认“天命不在我”,痛快地打出GG,向康延孝投降。 城使周彦禋本来就对唐军攻势应接不暇,如今自己人跳反,那就更是无力守住阵线了,当下也知机地选择投降。

康延孝先是从城中收敛了二十万斛粮草,再放走城中已经缴械但不愿意投降的士卒万余人,这才急行军直扑凤州。 还记得康延孝所部前锋军的兵力吗?骁骑三千、步兵万人! 这么点儿人就敢悍然攻击的坚城,而拥兵数万——不然哪能仅仅降卒就超万人呢——的防守方未经实质抵抗便开城投降,就算是爽文,也不敢这么胡编乱造吧?嗯,现实就是比艺术还魔幻

故意放走敌军降卒是后唐军队惯用的套路【详见:资治通鉴教你:一个缺乏逆商的独裁者会堕落成什么样子】。这种搞法,既用不着承担这部分士卒的吃喝拉撒,更能让他们像瘟疫一样将前线的惨败与军无斗志的思想钢印传播给后方还心存幻想的前蜀上下。 后续,前蜀诸将再遇到困难,自然就会争相恐后地向景思、周彦禋看齐。

你看,康延孝虽然中途跳槽到后梁,走过弯路;但终究迷途知返,又回到后唐,而其行事作风完全契合后唐的气质,故而,深受李存勖重用,且能最大化自己的价值。

5.李严飞书王承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眼见军事行动之顺利完全出乎最乐观的预料之外,李严知道是自己表演的时刻了,当即飞书王承捷,劝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史书没有记载李严信件内容,但以常理度之,至少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 对手过于强大时,投降不算污点;
  • 可是如果连投降都各自行动,那就只能说明前蜀的管理已经混乱到难以想象的程度;
  • 更不用说投降时,你们手里至少还有二十万斛的粮草,就算是坚壁清野地跟我们打消耗战,哪怕不能退兵,起码也拖延了我军的时间不是?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王老哥,你不是还认为自己能做个力挽狂澜的孤臣吧?

6.繁花背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只看威武城,小伙伴儿很容易就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后唐武德昌隆、前蜀穷途末路,用不了几天,平蜀工程就能完美谢幕了。

然而,繁华背后其实尽是落寞! 尽管威武城一战,康延孝成就斐然,然而,唐军大本营内却弥漫着极为悲观的情绪。 首先,坏消息来自凤翔。李继曮已经将自己军镇的资源压榨到极限,可相对于平蜀大军所需,依旧入不敷出。 这就是尽管孔谦身上有着诸多毛病,可李存勖还就真的离不开这个敛财小能手的原因——想让乱世的士卒饿着肚子打仗,就算是李存勖自己来了,也只有死路一条。 所以诸将忧恐交加,不打算跨过散关——这也是陈乂突然申请病假的原因所在。 作为一军之主,郭崇韬知道此时绝不能临阵退缩,只有向前,当即指着高山发表演说:

吾辈进无成功,不得复还此矣。当尽力一决。

这是限定调子,表示自己将效仿项羽的破釜沉舟,大军一入散关,只有完全胜利与彻底失败两个选项。 口号当然是必不可缺的,但光凭口号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因此郭崇韬马上给出了自己的方案:

今馈运将竭,宜先取凤州,因其粮。

对啊,前蜀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中原没有足够的粮草,可前蜀有啊。咱们以战养战不就行了。 当然……不行了! 郭崇韬选定项羽做标杆,就是因为自己眼下的境遇其实与项羽颇为相似:

  • 此战事关重大,自己输不起;
  • 粮草都不足以支撑自己打完整场战役——当然,项羽是主动断了后路;而郭崇韬则是被动面对困境。 如今,唐军一旦进入散关,蜀地险峻的山势就约等于切断了唐军的后路。所以,一只断了线的风筝固然不会害怕;但没了退路的士卒……那可就不好说了!

尽管当着诸将的面,郭崇韬慷慨激昂,但私下里,他也有一肚子的牢骚——毕竟打仗靠的是人,如果所有人都任为孤军深入风险太大,而自己要是非得一意孤行,能不能打胜仗就得先放一放,首先要担心的就是能不能打仗。还是那句话,彼时可是五代乱世,士卒要是想造反,基本跟出去吃个快餐也没多少本质区别。

之前,作为参谋跟着李存勖奔袭大梁时,郭崇韬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给自己的老板做心理按摩;如今,他自己当上主帅了,也得需要自己的参谋安慰自己。 对,你猜中了,已经小试身手的李愚二次上线。 李愚力劝郭崇韬一定要做自己,千万别采纳诸将“按兵观衅”的错误观点:

蜀人苦其主荒淫,莫为之用。

李存勖冒险发动平蜀之役,其第一推动力不就是李严的这个观点嘛!

宜乘其人心崩离,风驱霆击,彼皆破胆,虽有险阻,谁与守之!兵势不可缓也。

此时不“趁你病要你命”,更待何时?毕竟前蜀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所谓的“地利不如人和”不就起作用了? 相反,如果给了前蜀缓一口气的窗口期,没人愿意等死,天知道他们会不会重整山河、反戈一击?

话音刚落,康延孝的捷报便送到了大本营的案头。郭崇韬大喜,先夸李愚料敌入神,后严令士卒倍速行军。 既然李严的猜想从原来的叠加态坍缩成“确实如此”的确定态,诸将毕竟都经历过刀头舔血的日子,不再瞻前顾后,下定决心“富贵险中求”了。

7.王承捷投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戊寅(十九日),王承捷决定将天赋带到后唐

站在王承捷的角度,这个决定其实不算难下。 之前,李严的劝降信已经从道理上打动了王承捷。 而康延孝速下威武之后释放降卒的做法,又让恐唐心理在前蜀迅速传播,你说王承捷会不会担心自己坚持抵抗时,突然有人借他人头去纳投名状? 更要命的是,王宗衍一直没有正式发出过与后唐接战的命令,王承捷要是真的顽强抵抗,搞不好还会被扣上一顶“破坏睦邻友好”的帽子!

投降,是要纳投名状的。于是,严重缺粮的郭崇韬突然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中——从王承捷手里得到了四十万斛的补给。 这一下,郭崇韬拍着胸脯保证:平蜀必矣! 可不,军事行动顺利异常,诸将统一思想,又补齐了最后的后勤短板,对上装睡不醒的王宗衍,哪还会有失手落败的机会?

当时、立刻、马上,郭崇韬就推动李继岌任命大功臣王承捷代理后唐的武兴节度使一职。你看,对王承捷而言,唐军的到来,自己仅有的改变,无非就是换了名片上的就职公司嘛!

之所以仅仅给了代理节度使,倒不是郭崇韬小气,而是节度使级别的任命,仅李存勖有权限。 眼下事急从权,既要奖励王承捷的投诚;又得树立样板,为后续的招降夯实基础。那就在职权范围内,授予王承捷最高职位,所以,只能是代理节度使。

【1】简析推荐孟知祥 站在上帝视角,孟知祥可是后蜀的开创者,足见其能力是配得上郭崇韬的推荐。 但,仅此一点,并不足以让孟知祥上了郭崇韬的推荐名单,毕竟李嗣源的能力同样匹配不是?

郭崇韬愿意推荐孟知祥,原因有二:

  • 报恩的私人因素——当初是孟知祥推荐,郭崇韬才挤进了李存勖的核心决策圈。
  • 相比于已经位列诸将之首的李嗣源,提拔孟知祥更容易平衡后唐的权力架构,当然也就更容易得到李存勖认可。

【2】陈乂 尽管李愚慷慨激昂,但也就是嘴上说说,他并没有真的将陈乂怎么着了,旧五代史载:

(郭)崇韬死,明宗即位,(陈乂)随任圜归阙,圜荐之于朝,除膳部员外郎、知制诰,累迁中书舍人。

毕竟工具人终究是人,拿出来吓唬吓唬人也就够了,还没到一定杀之而后快的程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敲黑板,划重点了!不同场景下,同一个人会自然而然地做出前后冲突的不同选择,究其原因,无非是:屁股决定态度

所以,

  • 做参谋时,郭崇韬刚毅果决;当了主帅,反而略显犹豫不决;
  • 开战之前,王承捷兢兢业业;开战之后,一封书信就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 没见识过蜀道难,陈乂跟风主站;一到宝鸡,立即请病假。

参考资料:

  1. 司马光【资治通鉴】
  2. 欧阳修【新五代史】
  3. 薛居正【旧五代史】
  4. 胡三省【通鉴音注】
  5. 资治通鉴教你:一个缺乏逆商的独裁者会堕落成什么样子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5MTEwOTQwMQ==&mid=2247484039&idx=1&sn=8e3236d3c556b2961cdbc1502f3b5a28&chksm=fe354ef1c942c7e78f2d56707eee316f6a3957be9709e64e31e7d3d77ffb10f1b8fdec6f965c&token=1541143800&lang=zh_CN#rd)
  6. 人事即政治 - 平蜀工程启动会的重点:人事任命|闲话残唐五代(https://page.om.qq.com/page/OHY2tqzwqer1qzzphw0AKQaQ0)
  7. 认知失调 - 郭崇韬把同光和尘搞成了随波逐流乃至同流合污|闲话残唐五代(https://page.om.qq.com/page/OK1hDXU9hOFlmJFF_C-0GPpg0)
  8. 妖孽横行,国运衰竭 - 前蜀的技能点全浪费在内耗上了|闲话残唐五代(https://page.om.qq.com/page/OzHYt_wV-CgYyYSmfFz0-ngw0)
  9. 资治通鉴教你:一个缺乏逆商的独裁者会堕落成什么样子(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5MTEwOTQwMQ==&mid=2247484039&idx=1&sn=8e3236d3c556b2961cdbc1502f3b5a28&chksm=fe354ef1c942c7e78f2d56707eee316f6a3957be9709e64e31e7d3d77ffb10f1b8fdec6f965c&token=1541143800&lang=zh_CN#r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别声明:事实上,当我阅读历史的时候,其实质就是开启了一个平行宇宙;而当你阅读本文的时候,其实质也是进入了一个平行宇宙。在这个平行宇宙中,如果你发现了错误,请及时指出、不吝赐教,那将是你我持续进步的原动力;如果你受到启发,不妨关注、点赞、转发,去激发更多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中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特别感谢辛苦制作、上传的网友!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