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徐颖

实习生 周芸冰

6月22日,复旦大学中文系的段怀清教授做客“长江讲坛”,分享“晚清大变局与传统文化的新开展”的课题。在晚清的风云变幻中,中国传统文化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革新。当时的人是怎样应对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学和西学双轨制教育诞生

段怀清教授在讲座中分享了晚清几个人物的故事。第一个人物是张之洞。段怀清教授说,在晚清时期,中国社会如同一艘巨轮,在历史的波涛中航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张之洞,这位被誉为晚清改革的先驱和双轨制教育的开创者,以其深邃的洞察力和前瞻性的眼光,在中国近代史上镌刻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所倡导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念,不仅彰显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敬意,更体现了他对西方科学技术的开阔胸襟和接纳态度。在张之洞的治理下,一种创新的中学和西学双轨制教育模式应运而生,这一模式在当时可谓极具远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个人物是南通张謇,张謇以民族资本家的身份,不遗余力地推进教育改革,致力于培养新时代的栋梁之材。段怀清教授介绍,他的企业产生的深远影响,彻底改变了南通这座城市的命运。张謇兴办了20多个工厂和300多所学校,这些新式学堂不仅传授传统的知识,更引入了现代科学和实用技术,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读书人。这些读书人与传统科举制度下培养的人才截然不同,他们拥有更加多元和实用的能力。他强调“不拘一格降人才”,认为人才不应仅限于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学者,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包括木匠等传统手艺人,都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国人必须深刻理解并坚守自己的文化价值和信仰

段怀清教授分享的第三位人物是辜鸿铭,这位出生于南洋马来西亚的学者,自幼接受西方教育,精通多国语言,成为了一位名副其实的“跨文化桥梁”和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在那个变革的年代,他肩负着将中国故事传遍世界每个角落的使命,让全世界人民都能听到来自东方的声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归国后,辜鸿铭与晚清改革的先驱张之洞不期而遇,两位思想巨匠的携手合作,开启了长达20多年的智慧碰撞。1880年代初,辜鸿铭发表了他的英文论文《中国学》,这是他首次系统地对汉学进行深入的分析、讨论与批评。他不仅犀利地批判了西方对中学研究方法的局限,更积极地弘扬了中国深厚的研究传统。

辜鸿铭深刻地认识到,一些传教士和汉学家对儒家经典的误解和曲解,不仅损害了中国文化的纯正性,还在西方世界中播下了对中国和中国文明的偏见。为了纠正这些谬误,消除偏见,他毅然决定亲自翻译儒家经典,让世界看到它们真正的光辉。1898年,辜鸿铭在上海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译著《论语》。

段怀清教授介绍,20世纪初,蔡元培先生面对着一个时代之问:“在新纪元的曙光下,我们是否还应继续研习那些古老的经学?若不学,儒家的知识、价值和文化信仰将如何得以传承;若继续学,新文化的意义又在何处?”面对这番犀利的质疑,蔡元培先生坚定地回答:“当然还要学。中国人必须深刻理解并坚守自己的文化价值和信仰。但不能像过去那样学了,像《易经》这类,放哲学系教,像《史记》放历史系教,剩下的放中文系。”

这段历史给我们今人什么启发?段教授给出了两个思路。他说,对内,我们要做到西学东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西结合,合理运用。对外,中国人要讲好中国故事,重拾文化自信,并传承中国儒家知识、文化价值和精神信仰。

(本文图片由长江讲坛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