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缅甸花重金从印度聘请了4000多名“印度雇佣兵”,缅军也出动了1.6万正规军,调集飞机大炮,准备一举全歼“金三角”的国军李弥部队。经过激战,4000多名印军,最终只有300多人活着逃离了战场,剩余的1.6万缅军化作鸟兽散,李弥兵团再次名扬世界。然而,谁能想到,李弥部队竟是从我军手里逃掉的国军残部,可见解放军战力有多强。那么,国军残余是如何逃到缅甸的?又是如何吊打印军的?国军实际水平到底怎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8年12月3日,救火队长杜聿明为了能留住国军的最后一支精锐,率领部队星夜兼程朝着永城方向撤退,妄图靠拢徐州,和解放军打阵地攻坚战。关键时刻,蒋介石派遣空军向他投放亲笔书信,命令他转向濉溪口攻击前进,协同李延年的兵团南北夹击,以解黄维兵团之围。
此时此刻的解放军,生怕黄维兵团这支鱼饵吸引不到杜聿明的大军,而杜聿明将军明明已经看穿了解放军的策略,却不得不迫于蒋介石的淫威,主动落入了我军的口袋阵。
他当时悲愤交加,仰天怒骂蒋介石,说他“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因小失大,彻底葬送了国军。”
事实也的确如此,1949年1月3日,杜聿明和他手下的邱清泉、李弥兵团被困在了陈官庄、青龙集一带,经过一周的激战,最终主力精锐被全歼,杜聿明被生俘,淮海战役也以解放军的大获全胜而载入了史册,为全中国的解放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此时,侥幸在战争中逃过一劫的、国军第237师709团的团长李国辉,怎么也不会想到,他这个在解放军面前打不过一回合的小虾米,居然能在日后打遍缅甸无敌手,还把印度“派遣军”打得落花流水,跪地求饶。
1950年1月,渡过长江的解放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开启了祖国南方的收复行动。此时,刚在淮海战役中逃过一劫的李弥,率领着他刚在福建地区招募而来的新兵蛋子,在云南的沅江河谷东岸,和解放军展开了背水一战。
说是背水一战,但李弥兵团自从淮海战役失利后,就患上了解放军恐惧症,几乎是一触即溃,被解放军切割成了好几股残部,投降的投降,逃窜的逃窜,其中最能跑的一支就是李国辉的709团。他带着800多名士兵跨过云南边境,以死亡行军的方式穿越了原始森林,最终抵达了缅甸境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逃跑途中,他还吸纳了278团的600人和93师的200人,最终把自己的部队扩充到了1600人。虽然只有1000多支长枪、10余挺机关枪、两门迫击炮,但这些装备对当地的缅甸土司依然形成了碾压之势。
李国辉是行伍出身,没有啥文化,混到四九年才是个团长,但毕竟接受过黄埔将领的指导,也在解放战争的失败中总结过失败教训。他认为国军之败,不一定是完全败在了军事上,而是败在了水土不服、脱离民众之上。所以,想要在缅甸扎根下去,首先要融入当地环境,对待吐司不能一味武力恐吓,还要和他们结亲,形成血脉上的联系。
为了达成目的,李国辉在当地发起了“军民联姻”活动,积极动员没有婚配的军人,娶当地的民女为妻,同时积极收纳当地的武装力量为己所用,主动帮助当地的村民砍柴挑水、打扫庭院,俨然一副八路军的作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招果然收到了奇效,因为当地人从来没有见过这么亲民的军队,所以短短数月,李国辉军威大振,军队一下子扩充到了3000人左右,大有占地为王,长久盘踞的意思。
然而缅甸政府慌了,他们好几次派人交涉,希望李国辉吃饱喝足,赶紧走人,别在缅甸的地盘上瞎晃悠。李国辉其实也想走,他甚至请示了台湾方面,但此时的老蒋显然不重视这支部队,只是短短回复了几个字“你部自行解决问题”。
此时的李国辉也很无奈,中国大陆他不敢回去,台湾省他又去不了,没有办法,只能和缅甸军方硬碰硬了。最关键的是,缅军也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他们得到的情报是,李国辉这支部队新兵蛋子居多,而且没有重武器,遇到解放军一触即溃,可见战斗力不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缅军自动把自己带入了解放军的角色,他们派出了1.2万大军,携带多门重炮,准备一举全歼李国辉的部队。
谁承想李国辉压根儿不和缅军打攻坚战,而是主动放弃阵地,全军躲入了丛林之中。这让好大喜功的缅军军官误以为李国辉已经被吓跑了,于是连夜在敌方的阵地上开启了庆功宴。一堆高级军官喝得烂醉如泥,但李国辉真的跑了吗?
实际上并没有,为了打赢这一仗,他一连用上了佯装败退、诱敌深入、半夜偷袭这三条妙计,等到夜幕降临之后,李国辉亲自带领突击队端掉了缅军的炮兵部队,用缴获的10门重炮狠狠地轰炸了缅军的阵地,一鼓作气直接干掉了缅军的空军司令。
每当缅军组织力量反攻之时,李国辉就率领部队躲在山里不出来,每当夜幕来袭之时,他总能在缅军的阵地上捞点好东西,双方前后打了40天,最终李国辉部靠着物资积累,干垮了前来围剿的1.2万缅军,并缴获了大量的武器装备,部队一下子扩张到了9000多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争结束后,他也感叹了一句,原来缅军的战斗力还不如中原地区的土匪来的强硬。也正是因为这一战,让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国军团长开始名扬天下。一篇名叫《李国辉将军是个战神》的文章横空出世,当时就惊动了远在台湾省的蒋介石,他仔仔细细看了报道之后,连忙感叹道:娘西匹,我手底下有这么强的将军,我居然不知道,于是赶紧派遣李弥前往缅甸,准备把这块地方当成反攻大陆的基地。
1950年的秋天,李弥拿着蒋介石的嘉奖令,来到了李国辉控制的缅甸山区。由于李弥是李国辉的老上司,所以李国辉十分配合地交出了兵权。
再加上李弥本人是正儿八经的黄埔毕业生,在治军上算是一把好手,他在缅甸地区苦苦经营,终于把部队扩充到了3万多人,拿下了缅甸、老挝、泰国边境地区的2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这是个啥概念呢?我国台湾省的面积也才3.6万平方公里,也就是说,李弥比老蒋还要像个领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蒋猜忌心很重,他一直担心李弥驻军在外,会不会自立为王,但为了反攻大陆,他暂时只能忍着。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1953年。
1953年,被蒋介石寄予厚望的朝鲜战场传来了美军失败的消息,气得蒋介石破口大骂,美国人也好意思骂我是饭桶,我看他们才是一群饭桶,我在大陆好歹还打了三年,他们连两年都没打下来,还好意思指责我。
老蒋之所以生气,是因为美军的失败,意味着他蒋介石制定的反攻大陆计划将彻底宣告流产。而此时的缅甸政府眼看着老蒋失去了靠山,于是准备梅开二度,再一次展开对李弥兵团的清剿计划。
这一次的缅甸政府也学聪明了,他们知道李弥很能打,于是花重金从南亚大国印度,聘请了4000多名二战印度老兵,俗称“印度雇佣兵”。缅军自己这边也出动了1.6万正规军,调集飞机大炮,准备一举全歼李弥的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花钱请来的印度军队还真不是吃干饭的,他们大部分都是戴头巾的锡克人,统帅丹尼尔因为在二战战役中表现优秀,被特授英国勋章,并且加入了英国国籍。
战争一开始,李弥手下的一支千人部队,就被印度军队突袭成功,全军沦为了俘虏。为了逼迫李弥尽快投降,印度雇佣兵开始在阵前虐杀国军俘虏,并且绑架当地的华人当肉盾,让他们在阵前冲锋,只要不听话一律斩首。
李弥眼看着这帮印度人这么不要脸,愤怒之下亲自带领1000精锐来到了前线,主动暴露身份,和印军打起了白刃战。印军也知道只要活捉李弥就能完成清剿任务,大喜过望之下,全军出动,谁知道这又是一计,关键时刻,李国辉率领4000精锐迂回到了侧翼包抄,突然杀出,冲乱了印军阵脚。在白刃战的前后夹击之下,国军最终艰难取胜。
那些被俘虏的印军通通被带到了国军墓前,以牙还牙,就地枪决,4000多名印军,最终只有300多人活着逃离了战场。而剩余的1.6万缅军在看到印军的惨状之后,纷纷化作鸟兽散,李弥兵团再次名扬世界,李弥本人还被媒体送上了一个“缅甸王”的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中印战争,很多人比较熟悉的是1962年的中印冲突,对1953年国军打败4000印度雇佣兵的战事,其实并不熟悉。但这两场战争都发生在尼赫鲁时期,也就是说,尼赫鲁非常了解国军的战斗力,他派遣印度雇佣兵去帮助缅甸,其实压根儿就没安好心,这一招叫做“假虢灭虞”之计,以帮忙的名义去占领金三角的领土,这才是尼赫鲁的如意算盘。
只可惜李弥全歼印度雇佣兵的事实,让尼赫鲁偷鸡不成蚀把米。但尼赫鲁也没有放弃报复李弥,他利用印度的国际地位给蒋介石施压,要求他撤回金三角地区的国军部队,否则他蒋某人就有侵犯他国领土之嫌疑。
大家都知道他蒋某人是个什么德行,他这一生非常看重“国际观瞻”,再加上对李弥的猜忌,最终下定决心撤回了位于缅甸的军队,从此这支部队消失在了金三角的地图之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来,老蒋之所以不能成事的根本原因,在于他骨子里的软弱,无论手下的军队表现有多好,面对更强的压力,他的第一选择永远是妥协,永远能把一副好牌打成稀巴烂。所以解放战争他输得真不冤。
当然了,侵占别国的领土肯定是不对的,但我们能从这支部队短暂的历史上,了解到国军真正的战斗力。一直以来,他们对解放军的一触即溃,总让我们以为这支部队没啥战斗力,他们的将军都是酒囊饭袋,他们的士兵都是贪生怕死。
那么,看到李国辉、李弥出国之后的表现,我们就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只要对手不是解放军,只要老蒋没有瞎指挥,国军的战斗力足以吊打当时全世界80%以上的军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蒋倒霉就倒霉在他遇上了一支由教员组建的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军队。而国军倒霉的地方在于,他们摊上了老蒋这么一个领导,每到重要关节总是直接干预指挥,战役失败之后又把过错推到了别人身上。说什么“文白无能,丧权辱国”,“德邻无能,优势在我”,活生生把人心全部推到了我们这一边儿。
反而是那些短暂脱离了他指挥的国军将领,比如说远征军的孙立人将军,缅甸王李弥将军,以及没有啥文化的李国辉将军,人家打得都还不错,这些优秀将领只要回到了老蒋身边,不是变成了庸才,就是变成了囚徒。
如此心胸狭窄、不能识人、不能用人的领导,他的失败是命中注定的。而同一时期的印度,也拥有一个老蒋式的领导,他就是尼赫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印度国内的普通人也许不懂解放军的厉害之处,但看过了朝鲜战争,经历了缅甸之败的尼赫鲁,他一定能知道解放军真正的战斗力。他为了印度的大国梦,特别选在了中苏交恶、苏联陈兵边境,中美关系紧张的时刻发难,就是为了能全方位地给解放军压力,让解放军不敢全力对付印军。
谁知道战争打响了之后,解放军只用了四个团,32天时间就打垮了2万印军,直逼新德里差点把尼赫鲁给吓死。
在我们的眼里,印军的全力就只值四个团,根本用不着全力。正是这次战役,让尼赫鲁真正认识到了什么叫做神兵天降。所以,当年的东南亚普遍流传着这么一个段子,和解放军打仗,打赢了可以扬名世界,打输了你可以加入中国,怎么看都是双赢。
了解了这些,你才能读懂“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们还击”这句话背后的强大自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时今日的和平,是我们的先辈实实在在打下来的,我们要致敬先辈,致敬解放军,我们这一代要做的,就是要把和平守护好,把这个盛世中国牢牢地守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