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军冯玉祥部在民国时期叱咤风云,在中原大地几十年征战中西北军有五人被称为西北军的五虎上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之江:张之江和冯玉祥是同龄人,出生于直隶盐山,和冯玉祥算是半个小老乡。清末在第一混成协(混成旅,协相当于旅)、第20镇(师,镇相当于师,标相当于团)服役,而冯玉祥此时也正好在这里服役。两人虽然不属于同一个营,但张之江加入了由冯玉祥主导的武学研究会,随后参加了由中下级军官冯玉祥(此时任管带,也就是营长)、王金铭、施从云等人发起的滦州起义,这是响应南边武昌起义,滦州就在唐山,滦州起义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的决心,一月后便土崩瓦解!

1911年后,冯玉祥由妻子舅舅陆建章的提携,短短数年就从营长提升为旅长。而张之江没有陆建章这样的舅舅因此原地踏步,于是1914年张之江转冯玉祥帐下,由于和冯玉祥在清末新军时候就是老同事,两人关系不错,在冯玉祥的提携之下,十年间张之江就从上尉参谋提升为师长,成为冯玉祥的主要助手,更是在1924年成为察哈尔都统,开始冯玉祥帐下首位主政一方的大员!

更是在1926年冯玉祥下野后,张之江接替冯玉祥成为西北军总司令,成为首位代替冯玉祥的五虎上将。然而张之江难以驾驭西北军这些悍将,被奉军和吴军打的丢盔弃甲,冯玉祥不得不提前归来掌管西北军,五原誓师后,张之江基本上就退出了西北军一线,基本上就担任一些虚职!

抗日战争爆发后张之江还曾希望领兵抗战均被拒绝,说实话我觉得当时蒋做的非常对,这些老将能力不如这些后起之秀,并且还有投敌的可能,又不好掌握,所以还是给个较高的虚职比较好一些!

建国后也担任了一些虚职,1966年,84岁的张之江逝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鸣钟:李鸣钟和张之江一样,早年就曾与冯玉祥一同在第一混成协服役,也参加了冯主导的滦州起义,从此李鸣钟一直在冯玉祥西北军任职,成为冯玉祥的嫡系,同张之江一道成为冯玉祥早期的左膀右臂。1924年后,历任远远都统、第二集团军总指挥,曾代表冯玉祥南下广州协商北伐。中原大战后李鸣钟同张之江一样基本上退出西北军一线,抗日战争爆发后担任了一些虚职。1949年李鸣钟逝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哲元:在张之江、李鸣钟两人退居西北军二线后,宋哲元和鹿钟麟两人成为冯玉祥掌握西北军的左膀右臂。宋哲元就是大名鼎鼎的29军军长,而29军便是中原大战后西北军余部缩编而成的部队。宋哲元之所以能获得冯玉祥青睐,有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冯玉祥是宋哲元的表姐夫。

宋哲元在冯玉祥帐下从连长一路升至师长,更是在25年出任热河都统,中原大战后,西北军土崩瓦解,韩石二人投了蒋,剩余部队被编为26路军和29军,29军驻地还在西北军老地方,特别是宋哲元打着抗日的大旗,很快至全面抗战爆发时29军成为拥有十万余众的大军,比好多集团军任都多,顶两个集团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面抗战爆发后,29军被扩编为第一集团军,宋哲元本人也出任第一战区副长官,韩想同宋哲元一起倒蒋,但宋哲元此时分得清是非,没有理会韩的提议,并将此事报告给了蒋,不久韩就被当成了标杆。第一集团军也没存在多久,1938年初宋哲元辞去第一集团军职务,至此不再掌握西北军,随后第一集团军被拆分到各地驻防,这几支部队当中以59军张自忠部成就最大,可以说59军就是台儿庄战役的救火队长,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在临沂更是击溃钢军第五师团,最终张自忠将军也血洒疆场,可歌可泣,让无数国人动容。宋哲元到达后方后也染上重病,于1940年逝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鹿钟麟:鹿钟麟曾在第一混成协服役,后一直在冯玉祥帐下服役,鹿钟麟高光时刻莫过于1924年奉冯玉祥之命将溥仪赶了出去,但两人后来又都以普通人身份再见面,再见之时两人都是一个普通老头,一笑而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同于张之江、李鸣钟、宋哲元三人,鹿钟麟在中原大战之后还屡任要职,在抗战时期曾出任冀察战区司令,这个冀察战区主要就是在察哈尔、河北两地领导敌后抗战,但这个冀察战区内部各派系林立,鹿钟麟也指挥不动手底下的这几人!1966年,鹿钟麟病逝于天津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郁芬:刘郁芬在五虎上将当中相比其他四个人存在感较低,也是从冯玉祥起家部队中基层军官起步,历任团长、旅长、师长等职,北伐期间任甘肃省主席。中原大战期间是西北军后方负责人。但抗战开始后刘郁芬投靠王兆铭当了汉奸,成为汪伪政府的主要军事负责人,1943年刘郁芬在北平病逝。

冯玉祥的西北军五虎上将当中的张之江宋哲元一度代替冯玉祥,但奈何驾驭不了西北军的这群悍将,最终不了了之!虽然西北军的重要将领曾经有过倒戈,但是这五虎上将除了刘郁芬曾当了汉奸,其余4人都不曾倒戈,特别是宋哲元、鹿钟麟二人在抗日战场上还是作出了一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