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一个治疗腮腺炎的特效方:

蝉衣外敷患处,此方得于一老医,为其祖传。小时本人患此病,诸药无效,其人用一动物之壳外用二日即好,当时不知,后来学医看到就是蝉衣,本人用时常与青黛,冰片,或蒲黄一起用,一两天即好。另法,角孙穴,灯火烧。

2、治疗呃逆不止的病人

口服十滴水一支5毫升立止,极效。

3、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小儿遗尿有佳效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对桂枝体质小孩的遗尿有佳效,对其汗多、烦躁、易哭、胆小、好动等症状有明显的效果,且长期服用能改善体质状况,是桂枝体质孩童安全、可靠的营养保健剂。

4、泽泻单味药50克煎水服,治疗眩晕特效。

5、瓜蒌红花甘草,治疗带状疱疹效果特佳,余临床几乎均用此方加减,效果确实不错,此乃《医旨绪余》中载黄古潭氏治胁痛方。外用雄黄,白矾末凉开水调抹。效也佳。

6、元胡10g,夜交藤30g,水煎睡前服,余验证治疗失眠大多有效。

7、鸡内金、核桃仁各等分,研细捣烂,蜂蜜适量调匀,每次5g,日2次,治疗肾结石,余验证数例均有效。

8、三拗汤:

麻黄(不去根节),杏仁(不去皮尖),甘草(不炙),各等份,为粗末,每服5钱,水一盏半,姜5片,煎一盏,口服。加射干、莱菔子、苏子(任选一两味),治疗喉源性咳嗽特佳,临床验证几乎百发百中,干祖望老前辈真经方圣手矣。

9、老年人皮肤骚痒:

生地30g,黄芪10g,元参15g,丹参15g,茯苓10g,泽泻10g,地肤子10g,蛇床子10g。水煎服日一剂;三剂内有效十剂止痒。

10、止汗方:

地骨皮65g,防风30g,薄荷10g,炙甘草6g,乌梅10g。水煎服日一剂 。一般一两剂就止汗,如是虚汗、潮热盗汗者,改乌梅为陈醋一两口,饮药时间亦改为下午4时。此方虽治表不治本,胜在止汗迅速,用时中病既止,而后在随 症治之。--此方治标不治本,万金难买一效,可以一用。

11、食用碱适量,加10~50倍凉白开,轻轻洗烧、烫伤处,不论破不破皮,效果显著,愈合快。有些创面有渗出,用后很快结痂。特别是摩托车排气管烫伤,用得特多。本人只用过小面积1~2度烧、烫伤,更重的有待总结或用蚯蚓糖泥。

12、30%的三氯醋酸、地卡因/利多卡因治口腔溃疡,也很有效。先用棉签将局麻药点于溃疡处及其周围,几分钟后再来一次,待不痛了,轻轻尽量擦去伪膜,最后点三氯醋酸,一般一次后1~2小时,吃东西就不痛了,2~3天痊愈。3天后还痛者,再来一次。注意,三氯醋酸只能用于溃疡处,小心别点在正常组织上。

13、治乳头裂口,日久不愈者,可用生鸡蛋黄干煎至出油,以其油涂上,既止痛又收口,效验良方。也可以治其他部位伤口裂开并且疼痛明显者。

14、水泻简便方:炒白术,炒车前子等分,研细粉,小儿6个月以下0.5克,1岁1克,逐岁加量,最多5克,成人6~10克。每日2次,调温水或米汤服,效果比思密达好许多倍。

15、常喝柳树叶可以治疗高血压,效果很好。阿司匹林就是从柳树皮中提炼的,柳树皮不光治疗高血压,还治疗各种头痛,代茶饮即可。

16、用枯矾和五倍子等量共砚细末,醋调敷患处,治疗褥疮有奇效.

17、黑木耳一味治骨折:黑木耳一味,以水发开,沥干后入竹筒内,加红糖,以另一细竹竿捣,捣如泥,外敷患处,可治骨折、跌打损伤、痈肿疮毒,其效如神。木耳为胶质,根本不能捣乱,但加用红糖后,非常容易就可以将其捣成泥状了。而且是相当有粘性的泥状物,本人用此方治疗一脚踝扭伤,肿痛无法走路患者,4小时可以基本正常走路!

18、瘊子(疣),意苡仁有较好效果,将它轧面,每天冲服10克或煎服30克,一般月余可能脱落。

19、眩晕:赵锡武教授治内耳眩晕病(美尼尔氏综合症),认为多数属于痰饮所致,常投加味苓桂术甘 汤。方为;茯苓18克、桂枝9克、白术12克、甘草9克、泽泻24克、半夏18克、生姜12克、陈皮15克、生龙骨、生牡蛎各24克。不用辨证,服之则效。据余临床体 会,若服赵老方不验,则为血虚头晕,服枣仁(炒)9克(或柏子仁9克)、山药9克、五味子9克、当归9克、龙眼肉9克,可愈。

《金匮发微》:防旋汤。治疗精神恍惚,开目则旋,闭目则安,邓铁涛称其为治疗虚证眩晕的好方。党参9克,萸肉15克,熟地30克,当归30克,白芍30克,川芎15克,半夏9克,白术30克,天麻9克,陈皮3 克。

来春茂:龙眼肉60克,荷叶顶两个煎服。用此治疗眩晕,有药到病除之功。耳原性眩晕证属血虚者,用此方为主,随证加味,效佳。

来春茂:苓桂术甘汤原为仲景治疗“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的通阳化饮之方,我常用其合小半夏茯苓汤治疗美尼尔氏病引起的眩晕、呕吐,效果很理想。

20、久聋,肾虚耳聋:柴胡12克,香附9克,川芎12克,石菖蒲12克,骨碎补9克,六味地黄丸30克(包煎)。

21、芒硝加红糖,外敷治疗各种阳证疮疡未溃者(阴证疮疡未用过)。屡用屡效!!

22、芒硝适量(以能覆盖肿胀区域为度),加少量红糖(以能使芒硝粘和在一起为度,不可过多)。

将二药放在容器内捣数次,使成粘稠糊状,不可过稀(红糖量多,会过稀),将糊状物糊在纱布上,贴敷在肿胀部位,四周用胶布贴紧(防止糊状物外流)。12小时换一次。一次即可见明显效果。

脓未成者,可完全消肿;脓已成未溃者可缩短病程,减轻肿胀。若将六神丸研粉,撒于糊状物表面再贴敷效果会更好。此法,贴敷在麦氏点,配合其他疗法,治疗单纯性阑尾炎或阑尾周围脓肿,也可缩短病程。

本人也常用此法治疗嵌甲的肿胀,肿胀消除后再去除嵌甲。--本方扭伤红肿痛也有良效。

23、小腿脹者,針合谷,極有效。

24、咽喉疼痛(感冒引起),针刺照海,列缺,甚速。照海边行针边让患者做吞咽动作!

25、顽固湿疹,诸药不灵者,用烘干蕲蛇磨粉,一条蛇服完,可根治。

26、苍术三份,知母二份,黄柏一份水泛成绿豆大丸,一日二次,下三百颗,治狐臭效果非常好,一般服一月就可根除,无复发,屡试不爽。

27、慢性咽炎:肉桂15g,黄连1.5-3g,细辛6g。上三味,共为细未,为二日量,泡茶服。

28、穿山甲粉外用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特效。

提示:本文源于网络,文中处方,请在专业中医指导下辩证使用。

方中药味具体分析

生地黄

【性味】鲜地黄:甘、苦,寒。

【归经】归心、肝、肾经。

【功能主治】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

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

黄芪

【性味】甘,微温。

【功能主治】补齐固表,托疮生肌。主治体虚自汗,久泻,脱肛,子宫脱垂,慢性肾炎,体虚浮肿,慢性溃疡,疮口久不愈合。

元参

【性味】苦咸,凉。

【归经】入肺、肾经。"

【功能主治】滋阴,降火,除烦,解毒。治热病伤阴,舌绎烦渴,发斑,骨蒸劳热,夜寐不宁,自汗盗汗,津伤便秘,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痈肿,瘰疬,温毒发斑、目赤、白喉、疮毒。

丹参

【性味】苦,微温。

【归经】入心、肝经。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安神宁心,排脓,止痛。治心绞痛,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血崩带下,症瘕,积聚,瘀血腹痛,骨节疼痛,惊悸不眠,恶疮肿毒。

茯苓

【性味】甘淡,平。

【归经】入心、脾、肺经。

【功能主治】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

泽泻

【性味】甘,寒。

【归经】入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利水,渗湿,泄热。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呕吐,泻痢,痰饮,脚气,淋病,尿血。

地肤子

【性味】辛、苦,寒。

【归经】归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用于小便涩痛,阴痒带下,风疹,湿疹,皮肤瘙痒。

蛇床子

【性味】辛、苦,温;有小毒。

【归经】归肾经。

【功能主治】温肾壮阳,燥湿,祛风,杀虫。用于阳痿,宫冷,寒湿带下,湿痹腰痛;外治外阴湿疹,妇人阴痒;滴虫性阴道炎。

桂枝

【性味】辛甘,温。

【归经】入膀胱、心、肺经。

【功能主治】发汗解肌,温经通脉。治风寒表证,肩背肢节酸疼,胸痹痰饮,经闭症瘕。

白术

【性味】苦甘,温。

【归经】入脾、胃经。

【功能主治】补脾,益胃,燥湿,和中,安胎。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气不安。

甘草

【性味】甘,平。

【归经】入脾、胃、肺经。

【功能主治】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

泽泻

【性味】甘,寒。

【归经】入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利水,渗湿,泄热。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呕吐,泻痢,痰饮,脚气,淋病,尿血。

半夏

【性味】辛,温,有毒。

【归经】入脾、胃经。

【功能主治】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治湿痰冷饮,呕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胀满,痰厥头痛,头晕不眠。外消痈肿。

生姜

【性味】辛,微温。

【归经】归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

陈皮

【性味】苦、辛,温。

【归经】归肺、脾经。

【功能主治】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生龙骨(龙骨)

【性味】甘涩,平。

【归经】入心、肝、肾、大肠经。

【功能主治】镇惊安神,敛汗固精,止血涩肠,生肌敛疮。治惊痫癫狂,怔忡健忘,失眠多梦,自汗盗汗,遗精淋浊,吐衄便血,崩漏带下,泻痢脱肛,溃疡久不收口。

生牡蛎

【性味】咸湿,凉。

【归经】入肝、肾经。

【功能主治】敛阴,潜阳,止汗,涩精,化痰,软坚。治惊痫,眩晕,自汗,盗汗,遗精,淋浊,崩漏,带下,瘰疬,瘿瘤。

用于惊悸失眠,眩晕耳鸣,瘰疠痰核,瘕痞块,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痛泛酸。煅牡蛎收敛固涩。用于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痛吞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