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6月23日电 (记者董兆瑞)2014年的6月22日,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今年恰逢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昨晚,2024年“运河源 白浮韵”昌平运河文化节在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开幕。据了解,即日起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将常态化举办“白浮夜游”活动,灯光秀、特色表演、手工艺展示等多种活动轮番举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昨晚8点整,随着绚丽灯光的亮起,人们纷纷将手机镜头对准了东沙河,在悠扬的音乐声中,一场唯美梦幻的水上灯光秀在河中间拉来帷幕。记者了解到,这是昌平区首次利用东沙河开展水上灯光秀和裸眼3D水幕电影,展示内容融入了大量运河元素。

其中,灯光秀以明代昌平籍人士尚宝司少卿崔学履的《龙泉喷玉》为展示内容,并配合水上实景沉浸式表演,将水面打造成绚丽多彩的舞台。而随后的裸眼3D水幕电影,呈现了大运河开凿以来为漕运做出的贡献、由运河衍生出的特色文化以及运河周边的优美生态环境等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往年的昌平运河文化节都是在九、十月份举办,今年恰逢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这一重要节点,因此特意提前举办了。”昌平区文旅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的活动也更加丰富,除了水上灯光秀和裸眼3D水幕电影,还创作了多个与大运河相关的原创节目。其中,昌平区昌盛园小学的同学们创作的舞台剧《白浮奇遇记》,将向大家讲述郭守敬修建白浮瓮山河的智慧与艰辛。”

除此之外,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也进行了亮化升级,在灯光的照耀下,园区内通向龙泉禅寺的道路变成了一条碧波荡漾的“水路”,通过光影展现了京杭大运河从北京昌平到浙江杭州近1800公里路程中的重要节点。而在非遗之光主题市集上,展示了苏绣、无锡惠山泥塑、天津杨柳青木板年画等运河两岸的非遗文化体验项目,邀市民参与其中。

据介绍,自6月22日起,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将常态化举办“白浮夜游”活动,今年年内还计划推出游船项目,丰富市民游客的亲水体验。此外,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还将持续深入挖掘大运河源头的历史资源和文化故事,设计开发研学课程、公益讲堂等水利科普实践活动,常态化举办读书会、论坛、沙龙等活动,打造大运河“源上源”文化展示交流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