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学术年会开幕盛况

为积极响应和贯彻落实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国家战略部署,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推动中医药科研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推进“医产学研”紧密结合,加快发展现代化中药产业,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2024年6月21日—23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分会、中药制药过程控制与智能制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承办的“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在江苏连云港康缘银杏生态大酒店隆重举行。通过此次会议的召开,立足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加强中成药研究开发、生产质控、合理应用等领域的学术交流与研讨,助力中药制造现代化、标准化、规模化、智能化发展,推动中药制造全链条迈向高质量发展“加速度”,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和现代中药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次大会围绕“传承中医药精华 助力新时代创新”主题,邀请全国多家中医医疗单位、高校院所及科研机构的院士学者及知名专家,围绕中成药研发、生产、转化、使用和管理等各环节核心议题进行交流研讨,助力提升中药新药研发制造和科技成果转化等能力,提高中药制造全链条现代化智能化发展水平。在为期三天的大会上,专家学者们将围绕中医药理论创新与优势特色、中药创新、研发与转化、中医经典名方产品研发与创新、中成药质量控制与标准化、中成药安全性研究与评价、中医药临床研究与应用、中医药传承与保护、政策与管理等展开广泛深入的探讨,贡献大量宝贵经验与真知灼见。

在6月21日举行的大会开幕式上,中国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秘书长王国辰,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分会主任委员赵艳玲分别发表致辞,对与会各位专家学者及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会工作以及中成药研发制造的各界人士和朋友表达诚挚感谢。期待通过此次大会的圆满召开,凝聚专家学者智慧力量,积极投身现代中药制造领域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共同构建中成药高水平科研及智能化制造新生态,合力开启中医药传承创新和现代中药产业振兴发展的崭新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同期举行的大会学术研讨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中国工程院院士肖伟分别围绕《寒湿疫与疫病体系的构建》《以散寒化湿颗粒为示范的经典名方新药开发》主题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孙晓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研究员肖小河、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高月分别围绕《中医药临床价值评估的思考》《临床中药学研究创新及实践》《基于临床的补骨脂减毒配伍及机制探析》等主题作了学术演讲和经验分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北京大学屠鹏飞教授、江西中医药大学杨明教授、浙江中医药大学吕圭源教授、清华大学李梢教授分别围绕《肉苁蓉-从濒危植物到中药材大品种》《中医香疗理论与技术体系的构建》《中药现代化研究几个重大问题的思考》《大数据和AI视角下的中医药研究》作了专题分享,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研究员刘建勋、首都医科大学王伽伯教授、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志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副院长元唯安分别围绕《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之研究》《中国原创药研发理论和范式创新的思考》《现代中药创新研究平台的构建及应用》《PFDD指导下的临床试验方案设计》作了专题分享。

通过此次大会的召开,全方位构建中成药领域学术交流平台,有力推进中成药相关学术研究及临床应用高水平发展,同时也进一步延伸了中医药科技创新的深度和广度,拓展了中成药行业“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的覆盖面和影响力,通过加强中成药研发、生产、管理等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集智聚力、携手共进,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