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消息,根据红星新闻报道,印度安全部队在该国中部切蒂斯格尔邦与纳萨尔派反政府武装发生冲突,导致安全人员1人死亡、2人受伤,另有8名纳萨尔派反政府武装分子被打死。

换句话说,在这次冲突中,双方的死亡人数达到了9人,但纳萨尔派武装的损失比印度军队更为惨重。印度军方表示,他们将继续进行对纳萨尔派反政府武装的清剿行动,直到在印度国内彻底消灭这一势力。需要留意的是,自1960年成立以来,纳萨尔派反政府武装一直在印度中部、东部等地对印度政府和安全目标发动袭击,曾被印度政府视为“国内最严重的安全威胁”。最近,纳萨尔派武装与印度军队的对抗频率不断增加且愈发激烈。

根据印度安全部队发言人表示,在进入了纳萨尔武装控制的丛林地区之后,除了要防范地雷,还要防止士兵被钉子板扎到脚,这也让整个安全部队的士兵们人心惶惶。不仅如此,纳萨尔武装在设置这些长钉板的同时,还在钉子尖锐的部分涂上了粪便,这也让大量的士兵感染最终导致伤亡。据了解,这些长钉板一般集中在林中小路和印军主要的行军道路上,几乎只要踩上就会被刺穿胶鞋底划伤脚部肌肉和韧带。

印度安全部队表示,将持续推进清剿工作,力求从根本上消除纳萨尔派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尽管事件已过去一段时间,总理莫迪至今尚未就此事公开发表评论,此举留给了公众一定的解读空间。

多年来,纳萨尔派在中部和东部地区实施游击战,频繁袭击军队,企图通过武力推翻现有政权。最近几年,纳萨尔派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与军队的冲突不断升级,给印度的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威胁。而纳萨尔分子利用地形和游击战术对正规军造成的困扰已日渐显现,这使得印军必须投入更多兵力,才能在漫长的内战中占据主动。本次惨剧的爆发再次将纳萨尔派推上国际舞台,折射出南亚地区的动荡局势及其根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9日,莫迪正式宣誓就职,开启了他担任印度总理的第三个任期。不过与曾经未来可期不同的是,这次莫迪一上任,就有一个棘手的问题摆在面前,因为莫迪的支持率出现了下降,已经下降到半数以下,不得不寻求和盟党组阁执政。这只是一个结果,根本原因出在莫迪自身的执政上,具体来说,就是在莫迪的带领之下,印度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改善幅度并没有达到选民的预期,特别是就业岗位新增数量远达不到要求,印度青年失业率高企,所以印度民众用选票给出了自己的态度。

这次莫迪虽然成功连任印度总理,但是只能用“惨胜”来形容,在国内的支持率并不高,在印度大选前,莫迪曾放出豪言,说要在议会拿下超过400个席位,结果最后印度人民党只赢得了240个议席,比上一届还要少,印度人民党只能和其他政党一起组阁。未来莫迪施政的时候也会面临更多的阻碍,而且印度人民党支持率下滑,也说明印度民众对于莫迪的表现不太满意,据印度《经济时报》报道,莫迪目前面临着五大挑战,分别是失业、通货膨胀、不平等、农民抗议和政治专断。

客观来看,莫迪执政期间,印度经济并未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相反,GDP增速一直处于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人均收入增长仅为莫迪前任辛格政府时期的一半左右。此外,股市回报率和外国直接投资也处于过去20年来的最低水平。印度的家庭储蓄已降至47年来的最低水平,同时家庭债务创下历史新高。在这一点上,印度的莫迪政府甚至不如越南。印度缺乏对自身的反思能力,总是单方面热衷于某些行动,导致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

第二个消息,根据看看新闻报道,美军称胡塞武装用无人水面艇袭击一艘悬挂利比里亚国旗的希腊散货船,致船舱严重损坏,一名水手失踪。菲律宾官方14日证实,该货船上有22名菲船员,失踪的一名船员也来自菲律宾,菲律宾外交部谴责这次袭击事件。此外,胡塞武装13日还袭击悬挂帕劳国旗、乌克兰所有、波兰经营的散货船,造成船只起火,一名船员伤势严重。13日,叶海亚表示胡塞武装将继续展开相关军事行动,支持巴勒斯坦人,直到针对巴勒斯坦的侵略行动停止。

近日,胡塞组织连续展现出其海上作战能力,一艘名为“导师”的希腊商船在6月12日遭受了空前的攻击,包括无人驾驶装置、无人机和导弹的轮番冲击,导致船只严重损坏,已近乎无法修复,最终的命运只能是沉没。这一事件使当天成为胡塞武装在打击商船行动中的高光时刻,之前西方数据曾显示,该组织总计发起450多次针对海上目标的袭击,击中了77艘商船,但仅有1艘沉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眼下的红海海域冲突,起因于自2023年11月以来,也门胡塞武装针对巴勒斯坦与以色列的持续冲突,频繁对航经红海的商船和军舰发动海上袭击。起初这些袭击主要针对商船,但后来逐步升级扩展至军舰目标。美国和英国虽于近期联手进行过空袭打击,但始终未能彻底遏制胡塞武装的攻击行动,红海航道的安全威胁一直存在。

美国为了支持以色列,在也门胡塞武装之间制造了冲突,但最终并未获得任何好处,反而损害了自身形象。为了应对胡塞武装,美军已经耗资约10亿美元。然而,美国海军的“艾森豪威尔”号航母仍然停留在距离胡塞武装控制区1100公里之外,根本未参与护航任务。

面对这一局势,美国启动了名为“繁荣卫士”的军事行动,旨在保护经过红海的商船免受威胁,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沙特等中东国家对此行动持反对态度,迄今为止没有中东国家参与这一护航行动。

在巴以问题上,中国始终发挥建设性作用,一直期待双方可以尽快停火止战,美国开展所谓的护航行动,根本就不会给本国带来任何利益,反而让更多的国家利益受损,所以中国绝对不会听从美国的安排。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只能继续之前的策略,不过从最终结果来看,美国的损失要远远高于胡塞武装。

但是不管如何,也门胡塞武装为反以色列阵营再次添了一把火,而中东地区的局势会如何发展呢?也门胡塞武装的行动只是中东地区众多军事行动的冰山一角罢了,只要以色列的炮火依然降临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这场冲突就依然不会停止。

第三个消息,根据观察者网报道,据外交部网站消息,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路透社记者提问,中国海警有关规定施行。该规定称,针对坚持不离开中方认为属于自己海域的所有外国船只,中国海警有权使用致命性力量。请问未来中方是否准备使用致命性力量来解决?林剑表示,中国海警《行政执法程序规定》的实施,旨在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警法》,规范海警机构行政执法程序。在南海问题,中方坚持同直接有关当事国通过谈判协商妥处涉海矛盾,同时对任何海上侵权挑衅行径予以坚决应对。

中国《海警机构行政执法程序规定》目前已经生效,根据规定,对于涉嫌非法入境的外国人,如果当场盘问无法排除嫌疑,中国海警可以向上级部门申请拘留,然后再做进一步调查。中国海警新规出台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新规并不针对任何国家或个人,只是针对那些违反中国出入境法律的外国人。所以外国公民只要遵守中国法律,不协助他人进行非法出入境活动,就不用担心会受到影响。其次,中国海警也被授予了拘留审查的权利。海警新规生效之后,中国海警就能当场处置违法人员。

维护南海地区的安全与稳定是我方海警人员的职责。如果有人违反我们的出入境规定,我方海警有权对这些非法人员进行拘捕。意味着,如果未来有别有用心的国家无视中方的善意劝告,坚持在南海地区非法闯入并挑衅制造事端,我方海警人员将依据该规定,合理进行反制和拘捕。这个规定是我们的对外公告,无需得到任何国家的许可。然而,菲律宾却执意“对号入座”,认为我们的规定是专门针对他们的。如果他们没有做过类似的事情,为什么会自动对号入座呢?归根结底,菲方就是心虚。

近日,中国海警在南海仁爱礁再次遭遇菲律宾船只的非法闯入,这一事件发生在中国海警新规正式生效仅三天的敏感时刻。6月17日清晨,一艘菲律宾运补船悄然驶入中国南沙群岛仁爱礁邻近海域,企图向非法搁浅在礁上的“马德雷山”号登陆舰进行补给。中国海警迅速作出反应,依法对菲船只采取了必要的管制措施。然而,就在双方船只接触的过程中,菲律宾运补船突然采取了危险的行动,故意接近中国海警舰艇,导致了双方的摩擦和擦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尚未有确切和权威的报道,明确指出此次菲律宾补给船非法闯入中国南沙群岛仁爱礁邻近海域并与中国海警船碰撞行为背后的确切动机。但从其行为表现来看,可能存在以下一些潜在因素:其一,菲律宾方面可能试图通过这种挑衅行为来显示其在南海问题上的所谓‘存在感’,以获取国际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其二,不排除其受到某些外部势力的唆使或影响,试图干扰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其三,也有可能是菲律宾对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存在错误认知,从而做出冒险且非法的举动。

中国海警声明指出,今天凌晨5时59分,菲律宾方面一艘运补船非法闯入中国南沙群岛仁爱礁的相关海域。中国海警依法对菲船只采取了管制措施。根据海警的这一声明,菲方的船只无视中方船只的多次严正警告,明显违反了《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并且以不专业方式危险接近中国海警正常航行的船只,因而导致了发生擦碰事故。中国海警方面强调,这次海上事件的责任完全在菲方。而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在美国的支持下,不断在南海制造事端。

要知道,美国一直都期望中国周边爆发冲突,美国妄图扶持一个代理人,进而将中国拖入泥潭,从而阻止中国的经济崛起。但问题就在于美国最希望拥有实力的日本冲在最前线,可是日本也不傻,日本也想寻找代理人,自己做渔人收利。此时,菲律宾就成了最佳代理人选择。所以美国和日本都非常明白,如果他们在此时不给菲律宾以军事动作来支持,那么,菲律宾肯定不会继续同中国胡搅蛮缠下去。要知道,美国罗斯福号航母可是在6月13日就已经驶离了南海。

中国对南海诸岛,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拥有主权,这是基于历史、法律、文化和国际关系准则的事实。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而菲律宾的行为违反国际法和中国主权的行为严重破坏了双方在海洋领域本应建立和维护的相互信任,使双方在涉海问题上的信任基础变得脆弱。同时不利于营造良好的双边合作氛围,可能会波及到其他领域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