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际社会传出三大消息,

第一大消息,据观察者网报道,3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法新社记者提问称,据《金融时报》报道,中方在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的供应价格和量上提出了不合理诉求。请问中俄关于该协议的谈判是否如报道所言遇阻?毛宁表示,寻找两国利益汇合点,深化利益交融,实现彼此成就是中俄两国元首的共识。我们愿同俄方一道,落实好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不断深化两国全方位互利合作。

中国和俄罗斯已经谈了近10年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之所以没有能够按期在2024年初开始施工,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安全问题,价格和采购量只不过是安全问题之外的可以商量解决的问题。按照俄罗斯方面的打算,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是要走蒙古的,甚至为此俄罗斯还在2021年,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就在蒙古成立了一家叫做“东方联盟输气管道”的公司,就是为西伯利亚力量2号过境蒙古做准备的。

之所以迟迟没能达成共识,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在价格问题上,中方希望能从俄罗斯那里获得更加便宜的价格,即以接近俄国内的价格,通过此管道出口给中国。其二,则是俄罗斯希望中国每年能购买5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但中方并不答应。对于中俄没能在合同上签字的原因,各方其实都看得很清楚,那就是在价格上,中俄尚未谈拢。俗话说,“在商言商”,俄罗斯作为天然气的卖方,自然希望将价格提高,好获取更高的收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方只支付一部分输气量的钱,也是很有必要的,同时,这部分付款额也可以视为给俄罗斯的保底,即使双方通过2号管道的天然气交易不够多,俄罗斯也能拿到一定的钱,而如果输气量超出了,中方也能继续补足差额。可见,中俄在天然气方面的贸易是非常有潜力的,所以,尽管中方现在只打算支付“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满载运输量的一部分,按照中国天然气市场的潜力,之后双方在能源上的合作只会更多,俄罗斯天然气将源源不断输入中国。

第二大消息,据环球网援引台湾《联合报》13日报道,台“立法机构”负责人韩国瑜13日一早召集“朝野”协商,研商关于行政机构针对立法机构“改革法案”提出复议案相关事宜。由于“朝野”对于发言次序有不同意见,民进党党团书记长庄瑞雄杠上韩国瑜,质疑韩国瑜主持议事不公;韩国瑜则回呛,“你在鸡蛋里挑钢筋”。柯建铭发言时批评国民党党团总召集人傅崐萁没有“宪政”常识,引发傅崐萁不满,双方你一言我一语抢麦克风发言。

14日,台湾“立法机构”又上演了一场表决战,其中国民党非常重视,发动甲级动员令应战民进党。靠着人数优势,表决以绿营49比52票不通过。结果这一表决结果一出,台当局一席就直接在议场耍无赖了,举牌抗议“国产小偷、国产变党产”,导致议场内部的秩序一度出现混乱,该机构负责人韩国瑜见此频频喊要立委尊重现场秩序,并喊出“报告院会再次拜托大家,稍微...稍微...”,结果韩国瑜的喊话惨遭绿委打断,只好坐下看着当局闹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看得出来三件事情。首先,台当局根本不想要“朝野”协商赴谈议案。他们协商的目的是在羞辱韩国瑜,因此这个复议其实可以不用谈。其次,他们就是羞辱韩国瑜,羞辱给支持者看。用这种方法去挑动支持者的情绪,这个是非常不道德的。最后,庄瑞雄他们统统协商完,卓荣泰说不去,他并不想配合。而这也是其狡诈的地方。明明知道卓荣泰的复议想要过关比登天还难,却透过一波波的 “朝野”协商跟政党协商。

第三大消息,据上观新闻消息,随着印度总理莫迪开启第三个总理任期,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续任原职。11日,苏杰生举行了新任期的首次记者会,就印度外交政策作出阐述。他强调了印度“邻国优先”政策的重要性,并表示边境问题将是印度外交部在印中关系方面关注的重点。据环球时报援引印媒报道,苏杰生表示,印度与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不同,面临的问题也不同。印度外交部将重点关注解决与中国的边境问题以及与巴基斯坦“多年的跨境恐怖主义”问题。

据环球时报报道,“莫迪将押注于约534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建设热潮上。”今年2月,莫迪政府在年度预算中公布了印度有史以来最大的资本支出,拨款11.11万亿卢比,比5年前增长了3倍多。他曾说过,“过去 10 年的发展只是开胃菜,主菜将在第三任期内出现。”据彭博社报道,印度铁道部门负责人接受采访表示,这些支出是可持续的,因为目前的财政基础更加稳健,而且基础设施建设本身可以促进增长,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税收。

印度基建水平究竟如何?能超过中国吗?上任以来,莫迪便一副“改革者”的形象,在印度各个领域提出了一系列伟大构想。莫迪每年都会把预想中的基建计划拿出来说事,这让他一度获封“基建狂魔”的称号。正如印度反对党所批评的那样:“莫迪连续三年向民众做出了同样的承诺,真正落地的寥寥无几。”不少民众也在抱怨:“连续吹嘘三年,我们已经有了一个价值300万亿的基建计划!”事实上,言语先行、狂开空头支票一直是莫迪惯常的做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莫迪推行如此大规模的基建计划,其真正目的恐怕并非仅仅改善民生。印度一直将中国视为头号竞争对手,莫迪更是公开表示要让印度取代中国,成为亚洲乃至全球的经济领跑者。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的基建野心得到了西方国家的大力支持。美国、日本等国纷纷表示愿意为印度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欧洲许多国家也对印度市场垂涎三尺。在这些国家看来,崛起中的印度可能是遏制中国的重要棋子。基建的加速推进,这个棋子的威力将越来越不容小觑。

据《环球时报》驻印度特约记者了解,一些印度媒体和评论人士将中国视为印度“最大的战略威胁和挑战”。与此同时,还有很多印度学者和媒体认为,印度在处理对华关系时应保持战略自主,不能完全倒向美国或其他大国。还有一些印度学者主张,尽管印中在一些问题上存在分歧,但双方应保持务实态度,通过对话谈判化解矛盾。两国作为人口和经济大国,合作空间很大,不应因分歧而陷入对抗。一些印度学者还警告说,印度不应被西方炒作的“中国威胁论”所裹挟,印度对华政策应基于客观理性分析,中国的和平崛起并不威胁印度的利益,并且对印度有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