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春到夏,在天气的点滴变化间,万物生灵也展示着万千面貌。近日,记者捕捉到长春一对“神仙眷侣”共筑爱巢、共同带娃的温馨画面。殊不知,如此温柔如水的小夫妻,其实有着“鸟中屠夫”的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起来略显凶狠的“鸟中屠夫”是伯劳鸟,这对小夫妻将爱巢筑在了新立城水库大坝附近,巢主要由树枝和草组成。最近气温较高,巢内6只刚孵化不久的幼鸟正叽叽喳喳地张着小黄嘴,等待爸爸妈妈带回美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伯劳小两口初为父母,十分“敬业”,共同育雏,双双承担起了照顾家庭的责任。它们会轮番外出觅食,捕获蜻蜓、蚂蚱等昆虫后,叼回来喂娃。一家8口的幸福指数爆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巢内的小家伙们都是急性子,嘴急得很,胃口大开,这可累坏了伯劳爸妈,平均10-30分钟就要喂食一次,只好一直外出寻找美味佳肴,以期让孩子们茁壮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伯劳鸟的繁殖期为4-6月份,雌鸟通常会产下2-6枚卵,绝大多数不会超过8枚,孵化期约为12-15天。在繁殖季节结束后,伯劳鸟会进行迁徙,飞往南方寻找更温暖的气候和更丰富的食物资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百姓习惯称伯劳鸟为“胡不拉”,以昆虫和小型动物为食,喜欢蚯蚓、蜻蜓、蚂蚱、蛙类、鼠类等。它们拥有锐利的眼睛和敏捷的反应能力,还具有卓越的飞行技巧,能够在空中快速捕捉猎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别看伯劳鸟体型不大,但以其独特的生活习性和战斗能力赢得了“鸟界屠夫”的称号。它们拥有锋利的鹰喙和利钩般的爪子,能够轻松捕杀比自己体型大得多的猎物。除昆虫外,蛇类、蛤蟆、斑鸠、乌鸦,甚至是体型庞大的白头海雕,伯劳鸟都敢于挑战。它们常常站在高高的树枝上,用锐利的眼神搜索着周围的猎物。一旦发现目标,便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俯冲而下,用锋利的爪子和喙将猎物一击致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伯劳鸟对外生猛,回归家庭却是温柔如水的另一副面孔。它们通常是一夫一妻制,共同筑巢、孵卵、育雏,共同保护幼鸟不受掠食者的侵害。伯劳鸟的家庭观念和责任感在动物界中难能可贵,堪称“模范夫妻”和“模范家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伯劳鸟是一种千古名鸟。南北朝时期,伯劳鸟的描述就跃然于《西洲曲》中,一句“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的诗句,将伯劳鸟辛勤不辍的形象勾勒于笔端。南朝梁武帝萧衍的《东飞伯劳歌》中的“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这里的“劳”就是指伯劳,“燕”是燕子,因为伯劳和燕子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候鸟,古人就产生“劳燕分飞”的感慨。在花鸟画中伯劳鸟也是“大明星”,典型代表有宋徽宗的传世名作《梅竹聚禽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伯劳鸟以昆虫为主要食物来源,而很多昆虫往往是农作物的害虫,另外,它们还能捕食田鼠等有害动物,因此伯劳鸟在抑制农作物、森林病虫害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它们是大自然中的“生态卫士”,如果市民朋友偶遇了这些小精灵,应当多宣传保护它们。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韩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