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俗话说:“过刚易折,过柔则靡,刚柔并济,方成事焉”,意思是事物过于强硬反而容易折断。比喻意义做人要圆滑,不要太过于直冲,否则容易得罪人,遭人忌恨,被人陷害,所以叫物过刚则易折。 刚柔要协调,才能做到内外和谐统一。

在三国里面的群雄当中,孙坚就是典型的英年早逝而原因则是过刚易折,当初十二路诸侯讨伐讨伐董卓的时候,曹操35岁,还算上一镇诸侯,仅仅是张邈的部将,而29岁的刘备更是一个小马仔,此时真正算得上是一镇诸侯的就是长沙太守孙坚,此时的孙坚真是英姿勃发,少年英豪,虽然无法确定此时孙坚的实际年龄,但肯定没有刘备年纪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初平元年正月,除了长沙太守孙坚以外,其余11路诸侯大军全部开进到洛阳附近,对其形成了包围态势。说实话,联军内部各路诸侯各有盘算。根本就没有对抗董卓的意思,真正冲上去跟董卓动手的,只有曹孟德和孙文台。当接到袁绍的讨董檄文后,孙坚当即集合了一万余人,从长沙北上。之所以如此,因为从一开始孙坚既就看不上这个大胖子。

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东吴政权的奠基者。 孙坚出自寒门豪族。比曹操与刘备档次差 的不少,初为为县吏,以勇猛尚武显名,后历任盐渎、盱眙、下邳县丞。中平元年黄巾起义爆发后,孙坚起兵镇压黄巾起义,董卓专权后,孙坚兼并朝廷任命的荆州刺史王睿、南阳太守张咨两支势力,而由于实力弱小,不得不依附袁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他与董卓的梁子早在四年前就结下了。应该说董卓在上台之初与士族闹翻真不怪董卓,他也希望与士族展开精诚合作,为此他给陈蕃、窦武、李膺等党锢之祸中被迫害的士人们平反,并提拔他们的后代出来做官,对于当时顶级士族授予高官:

大司空:颍川荀爽(荀彧的叔叔)

侍中:陈留蔡邕(蔡文姬的父亲)

五官中郎将:颍川陈纪(陈群的父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朝中除了托孤重臣除了袁隗的太傅、录尚书事的官职继续保留不变之外,还晋升袁术为后将军,把袁绍封为渤海太守。和汝南袁氏和解的意图十分明显。但董卓低估了士族的怨气,更确切的地说,如果不是当初董卓半路杀出来横插这一杠子,如今的大汉朝廷,就应该是以袁氏为首的士族说了算,这里实际的原因就是,董卓不是士族出身。

以袁绍为例,离京前本来就是司隶校尉,九卿一类的高官,现在董卓给袁绍一个渤海太守,这不是骂人吗,在这种情形下,袁绍能辅佐董卓吗,开玩笑。至于袁术,董卓是把袁术笼络在朝廷里,万一袁绍在地方不听话,董卓可以利用袁术和袁绍之间嫡庶之争制衡袁绍,让他们兄弟俩自相残杀。可袁术和袁绍一样,瞄准的都是大汉的统治权,又怎么会甘心跟着你董卓屁股后面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说,士族看不上董卓可以理解,但同为寒门出身的孙坚与董卓尿不到一个壶里,就有点奇怪了。

四年前,也就是中平三年,凉州发生叛乱。全权负责征讨事宜的中郎将董卓屡屡败北,在这种情况下,朝廷只能临阵换将,由司空张温代理车骑将军,取代董卓征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温和孙坚是同乡,又知道这个小伙号称“江东猛虎”,于是请他到军中帮忙参谋军事。到了凉州之后,张温与董卓交割印信,但由于张温是文官出身,一个不懂军事文官能打仗吗,董卓对此不以为然,并且在言辞上有些看不起张温。

孙坚当时就坐不住了,并整理出董卓三大罪状,轻上无礼,是第一条罪状,沮丧军心,疑惑将士,是第二条罪状。滞缓不前,不仅仅交接工作是第三条罪状。但张温怕引发兵变,所以拒绝了孙坚的要求,孙坚又说,现在您对董卓留情,不立即斩杀,如此必然使军威受到损亏。”张温却说:“你暂时先回营,免得董卓会怀疑你”。但梁子算是结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平四年,长沙发生叛乱,聚众一万多人,攻围城邑。朝廷任命孙坚为长沙太守,前往剿灭。孙坚亲自出马,智勇兼备仅一个月的工夫,就平定叛乱郡中震服,顺手还将零陵、桂阳一带叛乱也一并剿灭,这样一来,三个郡都得到了平定,境内秩序井然,从这个时候开始,孙坚开始崛起了。

而他的上司,荆州刺史王濬成了孙坚第一个试刀人。王濬,出身琅琊王氏,他不但看不起孙坚,也看不起时任武陵太守的曹寅,还曾放话出去,自己早晚有一天会杀了曹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曹寅知道不是王濬对手,就让孙坚去把王濬给灭了,孙坚出于扩大自己实力的考虑,自然是求之不得,最后逼迫王濬自杀。兼并了王濬的人马,城池,粮草之后,孙坚继续北上,到达南阳地区。而且是以剿灭董卓的名义去的,和南阳太守张咨要粮要钱。

张咨对此断然拒绝,原因就是孙坚解决了王濬,让张咨大有兔死狐悲之感,孙坚却以重病为由把张咨给诓出南阳,在大帐之内,二话不说就把张咨给宰了。

“坚卧与相见。无何,卒然而起,按剑骂咨,遂执斩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坚自说是来带兵讨伐打董卓,可他自己却已经连杀两个朝廷大员,士族已经不再相信他了。由于地方不再提供粮草,孙坚所部的接济日渐匮乏。在这种情况下,孙坚只能投靠了袁术。

孙坚想的很清楚,他希望借重的是汝南袁氏的士族名声,帮他洗白黑历史。提高自己的政治资本,而袁术看上的是孙坚能力,勇冠三军的本事,于是二人一拍即合,算是各取所需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袁术表奏孙坚领豫州刺史,让孙坚名义上拥有了一块地盘。可袁术收孙坚这手棋下的太臭,在士族眼里,孙坚永远是不守规矩的敌人,你袁公路收他当小弟,把我们又置于何地?因此,袁术麾下的士族一窝蜂的跑到河北袁绍那边去了。

初平元年的洛阳已经成了白地,董卓麾下主将徐荣当时驻扎在梁地,豫州刺史孙坚时驻扎在梁地,董卓麾下主将徐荣路过此地,二人算是撞上了。结果就是孙坚让徐荣打的大败,部下颍川太守李旻也被抓起来煮了。徐荣挺厉害,前头在汴水打败了曹操,现在又打赢了孙坚。关东联军最有骨头的两个人在徐荣面前,都碰了一鼻子的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坚在这种情形下只能是就地休整,一直足足休整了一年,又对董卓发起了攻击。董卓派出的是胡轸和吕布。吕布在这七个人里也不是最受信用的。(没有拜义父这事)。胡轸因为是董卓在凉州的老部下,官位比吕布高上好几级。但本事没有吕布大,吕布对此自然不满,将帅不和这就很难打胜仗了。

吕布不仅不帮胡轸,还是孙坚的神助攻,他先是派人在自家营中鼓吹散布谣言,说孙坚驻守的阳人城空无一人,胡轸对此信以为真,带队冲到阳人城下,却发现孙坚防备的极其严整,根本打不进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等到了晚上,胡轸的士兵集体倒卧于城下休息,吕布又派人故作惊恐状,大喊大叫:“孙坚派人出城了!”搞得胡轸部下人马俱惊,来不及套上铠甲就玩命往回跑。结果折腾了一夜,孙坚的鬼影子都没见着。于是胡轸带兵又回来,孙坚又突然出兵给胡轸来胖揍一顿,其手下都督华雄被孙坚斩首(与关羽无关)。

董卓得知胡轸战败,就让李傕去跟孙坚求和,表示:我有女儿,你有儿子,咱们可以结个亲啊!孙坚自然不会同意,没有办法的董卓只能亲自带人跟孙坚在北邙展开决战,结果就是董卓和吕布被一顿暴打,退守渑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孙坚带兵进入了洛阳,给关东联军讨董正式画上了句号。在孙坚进入洛阳之后,竟然误打误撞地让他得到了传国玉玺。这个时候消息传来,袁绍突然夺了他的豫州,当时,孙坚名义上占据的荆州刺史部的长沙、南阳、武陵、零陵、桂阳五个郡,被董卓以皇帝的名义给了士族名流刘表。

刘表成了荆州的新主人,士族们举双手欢迎。刘表很快和当地土豪蔡氏、蒯氏达成了合作意向,逐渐收复除了南阳之外的荆州各郡。孙坚打不过袁绍,孙坚只好带兵打刘表部将黄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开始打的挺顺,渡汉水,进襄阳,一路势如破竹,可这一切都是黄祖用的诱敌深入之计。黄祖在岘山设伏。等孙坚单枪匹马准备上山之时,黄祖的部下万箭齐发。江东猛虎被射成了刺猬,年纪应该不到40岁。

孙坚中箭身亡后,儿子孙策接班,孙坚的侄儿孙贲,率领将士投奔袁术,袁术上表推荐孙贲为豫州刺史。 孙权称帝后,追谥孙坚为武烈皇帝,庙号始祖,葬于高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