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政法频道官方微信推送了“家长罗女士反映12岁儿子小豪(化名)在学校附近一文具店疯狂购买烟卡”的推文,引发了网友关注。

记者今日获悉,在公安、市监的组织协调下,罗女士与文具店经营者苏某进行了沟通。经协商,涉事文具店退还给罗女士8千元钱,双方达成和解。

罗女士告诉记者:“协商的结果就是把钱退给了我们,他也没承认卖烟卡,只说我孩子在他那里买了很多玩具,烟卡是送的。这件事情我们自己也有错,也有很大的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豪的烟卡

12岁的小豪从去年开始,就在学校附近一家文具店购买烟卡,并且因为消费金额较高,还成为了这家文具店的VIP会员,拥有高级烟卡的优先购买权。6月19日,记者联系上涉事文具店经营者苏某,电话中,对方否认向小豪出售烟卡。

市场监管部门表示,我国法律明确: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制品是违法行为。“烟卡”是从烟盒剪下来的,是香烟制品的一部分,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任何含有烟草商标、标识的制品均不允许向未成年人销售。根据烟草专卖法相关规定,废旧烟盒剪下的烟盖,商家不得二次销售;私自将烟草厂家的商标印刷销售,则涉嫌侵犯注册商标持有人的合法权益,是一种侵权行为。

有心理专家表示,“烟卡”可能会激发孩子对香烟的渴望,此外,一些孩子存在攀比心理,要把更贵、更好的“烟卡”赢回来,如果涉及价值昂贵的“烟卡”,还会用现金或其他物品来抵资,难免带上些许“赌博”的意味,更加不利于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面对孩子沉迷烟卡游戏时,建议引导孩子延伸思考,比如客观认识不同类型游戏及其特点、弊端,鼓励孩子自主设计更健康、更安全的新游戏,充分给予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放学回家或者周末,建议家长多带小朋友们去进行一些户外运动,也是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

记者:王一力

来源: 政法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