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8年2月25日,民间消息传来:张广才岭下的吉林省蛟河市黄松甸镇双山子村六里地屯的李义、贾学山、张邑彪3户农民的黄牛被东北虎捕食。

我立即驱车来到长白山余脉和张广才岭交界处的六里地屯,展开调查采访。我认为,这是蛟河市发生的第二个“虎消息”,说不定和新农乡关门砬子发现的虎踪有什么联系呢!

这是一个坐落在张广才岭西麓山谷中的小屯子,几十户人家面山筑屋而居。东南北三面是南北走向的张广才岭山脉的崇山峻岭,西面是东西走向的长白山余脉。这里山高林密,地理偏僻,交通闭塞。但是通过调查得知,张广才岭是东北虎从兴安林海到长白林海的天然通道,世代如此。过去,这里发现的老虎次数最多。据说,清朝末年,村中曾有一位郭姓老人,一生中曾经在此打死过99只老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农民李义讲述老虎捕食牤牛现场

下午三点,三菱吉普从蛟河市疾驰近百公里,终于在崇山峻岭的莽莽林海中驰近六里地屯。停车在屯落之外,我们向一位在田野放牧牛群归来的关东汉子询问老虎吃牛的事情。

“真让你们找准人了,”那汉子大声地说,“我叫李义,我家就有一头三岁牤牛被老虎吃了。”

我大喜过望,急忙指挥摄像记者开机采录。李义站在山下的雪原中,讲述之时还不时地瞟一眼附近山林的动静,似乎心有余悸。

李义详细地对我们说:咱山里人,喜欢把牛散放在田野或者山林中,让他们自由寻找食物吃,晚上老牛会自己回家入圈。这是老东北世世代代的习惯。可是,正月初十(2月6日)那天傍晚,我发现散放回圈的牛群中,那头三岁的牤牛没有回家。我很着急,因为那是一头不错的小牤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义接着说:第二天,我立即到处寻找,但找了好多地方不见那牛的踪影。下午,我走进深山,在屯东南方向的榆树川山北坡的森林中,找到了一具牛的残尸。我急忙走近细看:不好!正是我那头昨夜未归的三岁牤牛。那头牤牛死也瞪着眼睛,但咽喉被咬断了,臀部被吃掉了,肚子也被撕开,样子极惨。

李义心疼地继续说: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是什么样的野兽,能扑杀这头雄健的生牤子(未骟的牤牛)呢?我当时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到老虎身上。因为这里虽然曾经是老虎经常出没的地方,可那是过去!现在已经十几年没有听谁说过老虎的消息了,更没有谁在这张广才岭里发现过老虎的踪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不断点头,鼓励他接着说下去。李义说:榆树川已属深山老林,积雪没过膝盖。但死牤牛附近的雪地被践踏得平蹋蹋的,足有半个操场大,到处都是粘满血迹的雪块子。看来,这是老虎和牤牛拼死搏斗的现场。在死牛的东边,我发现了老虎那独特的猫形大爪印。我原是猎人,在张广才岭下生活了51年,当然认识老虎的足迹。头天晚上下了一阵小雪,薄薄的,因此,老虎的脚印还清晰可辨。牤牛的残体上覆盖着一层薄雪,可以证明,牤牛是在昨晚下小雪之前被老虎咬死吞吃的。

李义又打量了周围的山林一眼,接着说:在牤牛残体南边,有一溜老虎的新鲜脚印,上面没盖一点雪。那老虎脚印在残牛肢体前驻步一会儿,没有吃它,又走了。看那行脚印,说明老虎今天来过这里,说不定刚刚离开呢。想到这里,我顿时感到头皮发麻,浑身凉飕飕的,觉得此地不可久留,说不定老虎就在不远的树林子里,对我虎视眈眈呢?于是,急忙收拾起牤牛残体,一边用斧头狠狠地敲打着树干,一边大声呼喊着,急慌慌地跑下山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兴奋地听着,这是我十几年来第一次听到的如此生动的东北虎捕食猎场的生动描述,令人浮想联翩。李义说,他当时很想看看老虎是什么样子,可又庆幸那天没有碰到它。

这是一个比侯连柱在新农乡发现老虎脚踪更早的“虎消息”,可惜,由于山区消息闭塞,村官也没有重视上报,所以20天之后,我才从民间传说中得知!

★农民贾学山讲叙他家母牛被老虎捕食现场

进村后,李义找来了同村的贾学山。贾学山是六里地屯被老虎吃掉的第二头黄牛的主人,他也五十多岁,看到我们来调查时很激动。他说:我家被老虎吃掉的是一头怀孕的二岁母牛

贾学山说到母牛,心疼得眼睛都湿润了。我十分理解他的心情。被老虎吃掉了怀孕的母牛,等于无缘无故地损失了两头牛。这在农村,的确是任何农户都很难承受的的巨大的经济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贾学山继续说:我发现母牛夜晚没回来时,是在正月十一(2月7日)的晚上。我听说李义的牤牛丧生在虎口后,非常害怕,担心我的母牛也遭遇了虎口厄运。结果,真让我担心着了!正月十二日(2月8日)下午,我也在榆树川山北坡的一块人参种植地附近,找到了我那头母牛的残体。可怜的母牛,喉咙被活生生地咬断了,一条后腿和半个肚子被吃掉了。血迹斑斑的现场周围也有老虎留下的许多新鲜脚印。那脚印十分像家猫的,足足有碗口大……他说着,用双手比量了一下。

贾学山沉痛地描述着他那母牛被老虎捕食的林海雪原的现场情形,很类似李义的被吃的残牛的现场情景。我眼前浮现出一系列生动的现场画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邑彪讲述他家母牛被老虎捕食的现场

第三个丧生虎口的牛,是六里地屯青年农民张邑彪三岁怀孕的母牛。小张是位小伙子,有些腼腆。他是由媳妇找来接受我们采访的。他首先带领我们来到他家,给我们看了他特意保存下来的几块残破的牛皮,还有几根被硬生生嚼断的牛排骨。那齐刷刷的牛肋断痕,犹如人咬断的大葱的痕迹,令人联想到当时的情景后,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下午4点30分,夕阳衔山,万顷林海暮色苍茫。李义以猎手的身份劝阻我们:此时正是猛兽捕食的时候,进山十分危险。何况附近有老虎。他说话时,眼睛不断地警惕地扫视周围的山林,弄得我们心怀惕惕。但是,事情紧急,在我的坚持下,张邑彪还是带领我们,冒险来到了榆树川南坡的第三个“虎猎现场”考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虎猎牛现场勘察

这里离吉林省白石山森工局的天然林采伐区的山中运材道不到300米远。那时仍然能够清晰地听到周围“嗡嗡”的油锯采伐声,和大树倒下的“咔嚓、咔嚓”声。我十分不解——难道就在这样热烈的的生产环境下,猛虎居然捕食了张邑彪的三岁母牛?!

“虎猎现场”在一棵参天古树之下。这是一条较短的山沟,离山岗顶部不过300米。树木高大而稀疏,周围散布着几块嶙峋巨石。岩石上面长满青苔。参天古树下,厚厚的积雪被践踏出方圆百多平方米的场地。现场还留有半截被齐齐嚼断的牛尾、一个被吃了一半的牛胎儿、几缕散乱的牛毛、三段牛肋骨、一个大草包似的牛胃。

周围的雪地上,牛群受惊逃跑的踪迹虽有雪花覆盖,但尚清楚可辨。拇指粗、鸡蛋粗的小树被纷纷撞断。仔细寻找,雪地里留下了东北虎特有的状如梅花的美丽足迹,虽然已经过了二十多天,且有小雪覆盖,但仍可清晰辨识。

头顶大树梢头,在强烈的朔风劲吹下发出海涛般的呼啸。有几只晚归的乌鸦凄厉地“哇哇”叫着。整条山沟里,弥漫着一种说不出味道的恐怖气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夜幕降临,我们迅速撤离老虎捕食的现场

夕阳已经挂在林梢,森林中渐渐暗下来。寒风呼啸,林涛轰鸣,昏鸦噪鸣,气氛十分怪异、恐怖。我看着东北虎将如此强壮的黄牛捕杀后的残体,不禁为东北虎的威猛绝伦而深深震撼。

李义曾是猎人,他提心吊胆地催促说:这是太阳落山的特殊时刻,为了避免与老虎遭遇,我看咱们还是赶快撤离这深山密林为好。此时,周围伐木的油锯声已经销声匿迹。林涛呼啸声中,似乎隐隐有闷雷似的吼声传来,声震山谷。

我们不由自主地打个寒颤,绝对不敢再冒险滞留,迅速地下山登上吉普车,撤回到六里地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六里地屯群众的议论

村民们面对我们的采访,纷纷议论。我问:大家怎么证明吃牛的一定是老虎,而不是豹子、狗熊、狼?大家争先恐后地说:“有脚印为证。豹子没有那么大的脚印。”“豹子虽然和老虎脚印相同。但是小得多。而且豹子也捕不倒牛。”“一两只狼没有吃掉一头三岁牛的本事。而且现场没有群狼的痕迹。”“只有老虎才不会把吃剩的东西埋起来。”“老虎不吃回头食。剩下的残牛肢体老虎回来了也没吃。”……

群众结论:这吃牛的老虎,肯定是一只非常勇猛健壮的大老虎。我问为什么?他们十分有经验地分析道:第一,它扑杀的三头牛,都是二三岁的“初生牛犊”,绝无老弱病残,其中还有一条是“牛气”十足的三岁牤牛。第二,它扑杀牛后只吃一顿,虽然都第二次光顾过猎捕现场,但是从来没吃过死牛尸体,这是“好虎不吃回头食”!李义、贾学山、张邑彪三人,对此议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当时发现东北虎的事情太大、太大,是各新闻单位的冷门消息。由于当时正在春节期间,山沟消息迟缓,乡村政府根本没有重视此事,当然也没有及时逐级上报。

20多天之后。我把这迟到的“老虎猎牛案”现场发生的影像资料和当地农民的猜测、推断发出后,立刻成为磅消息,引爆了全中国关于吉林省重新发现东北虎的热议。后来,世界许多国家也报道了此事。(作者简介:王天祥,山东青岛人,高级记者、作家,出版长篇小说、旅游文学、报告文学、历史文化、旅游文化、诗词赏析、企业管理、市场分析、成功学、人才学等各种专著42部,撰写电视剧200多集,创作历史、文化、风光、纪实等专题电视片数十部,在各类报刊发表文章数百篇,发表网络文章千余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别说明:此文配图选自网络。若侵权通知即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