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岳有个王疯子,敢打没有命令的仗,但却几乎仗仗漂亮”。

毛主席口中的“王疯子”便是王近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近山

在每次的战斗之中,王近山都是身先士卒,以一人投命,足让万夫惧怕,可在红军之中,这样的“疯子”,贺东升也得算上一个。

人称“贺猛子”的他在1932年红军攻打湖北黄陂时,以单枪杀敌30人的显赫战绩,威震一时,即便身经百战,贺东升的身上却连一个伤疤都没有留下。

不知情人的眼中,贺东升是事业有成、阖家幸福的人生模板,但知情人士总会在心中称赞“老贺真是一个好人”。

人人称赞,妻子为何在其离世之后坦言孩子并非贺东升亲生?而这件事情,贺东升到底知不知道?

“团长的帽檐在什么地方?”

“在眼皮上”

“那我还是先走吧,等稍晚些再过来,我可不想找骂”。

这样的对话,在贺东升的团屡屡发生,所有营连干部来找贺东升议事的时候,脱口而出的第一句都是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贺东升

因为帽檐就是贺东升心情阴晴的显示屏。

在眼皮上,就意味着贺东升的心情不好,一个个都会溜得老远,除却军务上的要紧事,所有人都不会叨扰他。

而他心情不好时地“臭脸”,对待所有人都是一视同仁。

可若是在后脑勺上,大家就什么玩笑话都敢和他开,贺东升都不会生气。

虽然贺东升如此这般,但是所有人都不会说他阴晴不定,而是喜欢他的真性情,什么事情都摆在脸上,不藏着掖着,也就不用让下属在心中暗自揣度。

毕竟战场之上,有效的沟通才是要紧事。

可让下属真正信服于贺东升的,除却直抒心情的帽檐,还有他的余下四绝。

第二绝就是贺东升的脾气。

出生于1911年的贺东升是湖南攸县人,祖上世代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但是因为贺东升的出现,却让这样的“传承”出现了分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源自网络

因为他不愿种地,而是在1930年的时候,跟在红军队伍最后,从攸县一直走到井冈山下的钙渡,鞋底都磨破了,最终才遂了心愿,如愿成为了红军队伍中的一名通讯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源自网络

可让贺东升走上这条路,却是因为他的父亲。

小的时候,贺东升在路上捡到了一条冬瓜,眼瞅着四下无人,他又在原地等了一会,依旧没人来寻,于是他就把冬瓜带回了家。

家中多了一个可以烹制的食物,但贺东升受到的却是一顿揍。

因为父亲以为冬瓜是他偷的。

不是自己做的事情,贺东升坚决不认,即便父亲的扁担重重落在自己的身上。

觉得自己受了委屈,贺东升当天晚上就离家出走,第一天住破庙,第二天住山洞,等到第三天的时候,贺东升更是直接睡在了田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源自网络

蚊虫的叮咬、不舒服的“床”,都让贺东升不适应,但他就是要表明自己的决心,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坚决不认。

可即便如此,贺东升的心中却并不怪自己的父亲。

父亲只是不希望自己走错路,若是想要彻底消除父亲的担忧,参军就是最好的选择。

于是在很小的时候,贺东升就在心中埋下了参军的种子,因此在红军路过攸县的时候,他才“死缠烂打”加入了红军的队伍。

第三绝就是好战利品。

小的时候,贺东升是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坚决不认,参军之后,贺东升就变成了认定是自己的东西,打死都不愿拱手让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贺东升

体现最明显的就是贺东升对战利品的“贪婪”。

攻打沈阳的时候,贺东升率领着自己的师队突破敌人的前线阵地,直接缴获了一百多支枪支。

要知道,在战场上的时候,红军的作战装备是比较差的,有限的枪支甚至让每位战士都在腰间都别上了一把刺刀,做好了随时与敌人肉搏的准备。

正因为这样,一百多支枪支才显得格外珍贵。

贺东升特意吩咐了一个班的人员看守,但是却被12纵队的司令员钟伟捡漏,贴上了封条,归为己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钟伟

这一下,可激怒了贺东升。

“你凭什么抢走我们得来的战利品?还将我部下的战士赶走?你凭什么?”

贺东升与钟伟大声理论,双方都觉得自己战利品应该属于自己,谁都不啃退让半步。

最后还是因为罗荣桓政委的盘旋,这件事情才平息了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罗荣桓

可贺东升的贪婪却并非是为了自己。

炮眼无情,敌人更是遍地都是,多一发子弹,多一把枪支,影响的可都会是战友的性命。

贺东升自己不怕死,但他怕自己的部下死。

缴获的枪支器械、食物资源,贺东升都看得紧紧的,为的就是让辛苦的战士们改善一下伙食,再多一支“护身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源自网络

第四绝便是作战勇猛。

1949年的1月,贺东升所在的38军在攻打天津的时候,负责主攻,可这攻击中却遭到了敌人的疯狂阻挠,这一次可怕贺东升气坏了。

他在射击的间隙飞快转动自己的头脑,尔后迅速抽身,“消失”在了战场。

可没过多久,战场上的形势却朝向我军有利的方面急速偏转。

因为出现了一辆坦克。

它用自己的铁皮铠甲挡在所有人的前面,哪里有枪响,它就去撞哪栋大楼,哪个地堡喷火,它就去压哪座地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源自网络

敌人被一辆坦克攻打得落花流水,可当驾驶舱中的人探出脑袋的时候,军长李天佑却是破口大骂“贺东升,你还要不要命,哪有师长开坦克打先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天佑

有没有,贺东升都已经做了,幸运的是,他在天津一战中并未负伤,但不幸的是,在攻打四平的时候,子弹却直接击中了贺东升的腰部。

部队久攻不下,贺东升焦急的是宛若热锅上的蚂蚁,毕竟时间战线拉长一秒,前线的战士们就会多一丝风险。

于是贺东升决定率部打先锋,为队伍开辟一条道路,但在双方血拼的过程中,冲在最前面的贺东升却不幸被一颗子弹击中腰部。

幸运的是,厚厚的皮袄将子弹挡在裤子的棉花层,可即便如此,巨大的冲击力还是让贺东升差点栽倒在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源自网络

第五绝便是贺东升的胆子。

1932年红军攻打湖北黄陂,贺东升单枪杀死敌30人,一战成名。

而在1943年与日本在滨海的抗战中,面对日军一万多人包围根据地的劣势,贺东升丝毫不惧怕,亲率两个排守着葫芦形的高地掩护队伍。

后来行踪暴露,贺东升等81人与几百名日伪军浴血奋战,却丝毫没有落入下风,让敌人未能前进半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源自网络

自知不赢的敌人搬来了大炮,两个排选择了突围,但是在队友们成功集合之后,却独独不见了贺东升。

所有人都以为贺东升牺牲了,但是在深夜的时候,贺东升却押解着一名日军俘虏回到了根据地。

每一次的战斗,贺东升都是实打实的硬碰硬,总想着自己在前头冲锋陷阵,把生的希望留给背后的战友。

只因他没有结婚,在世间没有过多的羁绊。

所有的战友都是他心中的亲人,而杜光华却是其中特殊的一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杜光华

两人在平型关战役中相识,大捷之后两人经常一起喝酒,成为了好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平型关大捷

可虽是志同道合的好友,但却拥有了截然不同的命运和人生走向。

出生于1915年的杜光华在17岁的时候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便参加了震撼川北的升保农民武装暴动。

红军开始长征之后,杜光华也是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之路的其中之一。

1938年8月,杜光华所在的连队在山东梁山地区歼敌600多人,直接摘得了模范连长的称号。

1946年10月,杜光华亲临一线,动员所有人员全部上阵,喊出“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拿下老爷岭”的口号,活捉了有着“千里驹”之称的李正谊,受到了毛主席的亲自嘉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正谊

凭借在屡打胜仗的显赫战绩,杜光华在队伍中的职位屡屡升迁。

可就是这样一位骁勇的红军战士,却牺牲在了1947年的2月22日。

杜光华烈士在指挥571高地中壮烈牺牲,年仅32岁的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

妻子成了烈士遗孀,而年仅不到两岁的女儿和尚在母亲肚子中的儿子都成了没有父亲的孩子。

未来的日子,他们该怎么活?

陈玲不知道,她失去了心爱的丈夫,还要化悲痛为力量养活两个年幼的孩子,生活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这一点,军区首长也考虑到了。

再三的思虑之后,他们决定重新帮陈玲结下一段姻缘,好帮她一起抚养两个孩子长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贺东升与陈玲

那么,这个人选又该是谁?

首长想来想去,最终也没有觅得合适的人选。

因为解放军的队伍中,大多都有自己的家庭,不能为了陈玲一人,拆散别人的家庭。

可就当首长为此烦忧的时候,彭嘉庆却献上了一个“锦囊妙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彭嘉庆

“首长,胶东老六团的团长贺东升尚未婚配,并且杜华光还曾是此团的参谋长,两人关系匪浅,这个忙他应该会帮”。

话虽这么说,但是出口的那刻,两人都清楚地知道这件事情远比表面看起来棘手。

先不说贺东升的倔脾气,就连军队中盛传的“贺东升要做最后一个成亲之人”的这句话,就让彭嘉庆不知该如何开口。

可看着孤苦无依的陈玲,彭嘉庆还是硬着头皮找到了贺东升。

知道贺东升的脾气,所以彭嘉庆也没有拐弯抹角,见面就直接说了一句“杜光华同志牺牲了,这件事情你知不知道?”

贺东升摇了摇头,眼里也瞬时有了泪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源自网络

“杜光华烈士离开了,但他的妻子还有两个孩子,需要人照顾,你可愿意与其结婚,将两个孩子抚养长大?”

彭嘉庆的话音落地,贺东升没有丝毫的犹豫,随即就重重地点了点头。

1947年的6月,陈玲与贺东升举行了婚礼,两个孩子也随即更为贺姓,大女儿叫贺茑,小儿子取名为贺军。

贺东升对两个孩子更名改姓并非是为了将其“占为己有”,而是希望两个孩子可以像普通的孩子一样长大,不用因为姓氏的原因遭受风言风语。

在所有人的面前,贺东升都强调过不止一次,两个孩子都是自己的亲生骨肉,但是在陈玲的面前,贺东升却说“等两个孩子成年之后,就告诉他们真相,带他们去光华的墓前祭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源自网络

因为一份责任,贺东升对两个孩子好到无可挑剔。

他在人前,会用帽檐所处的位置表示自己的心情,但是在家中,贺东升却总是洋溢着笑脸,极尽温柔。

两姐弟想要喝牛奶,贺东升即便身在部落大院,也会步行几小时去城外买牛奶,然后塞到孩子的手中。

身为少将,贺东升本可以乘车前往,但他却又公私分明,不想因为自己的私事占用国家资材半分。

孩子们亲昵地唤他爸爸,也会在傍晚时分坐在小院中,等着贺东升回家吃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贺东升

渐渐地,他们长大了,而贺东升也被白发缠了头。

他不止一次想要告诉孩子的身世真相,但是陈玲每次都摇头拒绝,直到1998年8月27日临终。

自知不久于世,贺东升认真的对陈玲说“你总说你们拖累了我,但是因为你们的出现,我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家,我已经得到了儿女的爱,应该告诉他们真相,带他们去认认自己的亲生父亲”。

陈玲含泪点了点头,而贺东升也缓缓闭上双眼,离开了人世。

在贺东升离开人世之后,陈玲也终于告诉了两个孩子真相,而在贺东升的葬礼上,两个孩子的哭声也是更加的痛彻心扉。

他们没有血缘之亲,可他们的感情却是比金子还要坚固。

感动人的是贺东升对两个孩子无私的爱,还有那深厚的战友之情。

战场之上,他们拼在前面,留给彼此的是安全的后背,可若是他们其中有人倒下,余下的战友便会替他扛起家中的希望,成为新的脊梁。

这便是中国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