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我们讲下思维定势,其实就是习惯成自然。比如你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是月底28号发工资,但你并不知道很多同学是在本月15号、10号甚至5号,他们单位就给他们发了工资。这不在你的“常识认知”之内,因为你觉得这个月都还没走完,有请假、缺席或者出差等,考勤都没出来,“工资也不好算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你要知道,占比更大的是,你那些同学大多数是2月份才发1月份的工资,有些拖到第3个月才发放第1个月的工资。这些同学,会以为当月28号拿到工资的你和当月5号发工资的人,都跟他一样,也是第3个月的10号才发上上个月的报酬。

废话不多说,下一个类似情况,试用期工资打折的人都认为其他人也是试用期打折,大家看如下调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可以看到,大概40%的人试用期的工资是不打折的,这跟当下的企业相关,你个人是无能为力的。

一份你觉得不错的工作,你也不大可能因为试用期打八折你就不来报到了,或者报到当天立马就回去。这些小刀,都是为了资本家,而且人事作为他们的助手在一开始到整个面试过程中,基本是不会告诉你这些信息的。

还有一个关联信息,人事容易讳莫如深的,就是试用期的长度,其实试用期长度,从没有试用期,到10天、1个月的试用期,再到 3个月、6个月的都有,甚至长达2年的也有。你别光看你看到的《劳动合同法》。按照法律条款来说,劳动合同上应该都写明了工资,但现实并不是如此,差不多一半的人劳动合同上是不写工资的

其实以上都是现实跟理论值之间的区别,也叫差距。可以理解,理论上你小时候想上清华,也想上北大,还为了选哪一个纠结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到企业不愿意告诉你的另一个大情况,即《入职后,才发现签的是第三方外包合同,怎么办?》。这种就是事前自己不查,你也不问,人事当然就不告诉你了。并且,外包合同大多是3个月、6个月、10个月、1年的短期合同,还很可能是外包劳务合同,而正常的合同叫劳动合同。

那么,外包合同大概什么时候可以转正呢?也就是啥时候可以作为正式工跟本单位签劳动合同呢?

首先,当然是入职前你从多个Offer里挑选的时候。预防胜过治疗,所以在一开始工资差不多的情况下,你自然要优先正式合同的工作,而不是外包合同的。

接着,大多数人都是事后诸葛亮,所以往往是外包之后不想外包

我来举个例子,如下这位群友,她在第一次外包合同到期时,要求续签正式而非外包合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外包合同到期时,人事答应帮她去申请了。

接着她想再涨点工资。当然也可以谈,但不要谈崩了,不涨也可以接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果还算不错,她可以转正式合同了!

所以,大家记得,外包合同在续签合同时,可以提出转正式合同

当然,人事和公司也很可能驳回你的转正式合同的申请,但此时你就更可以谈下涨薪了。总不能两个都不争取,好歹捞一个。

最后,为了有合同在身,获得“在职”跳槽的在职二字,即使转合同和加薪都没答应你,你也是先争取续签,这样才有时间去谋划下一步的走法。

甚至你拿到补偿金不续签也不是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外包也会有些其他弊端,因为通常雇主会将比如2万6的用工费,在每月打给外包公司,外包公司则会想着在第二或者第三个月,才将打折后比如1万1的工资发到你的卡里。外包公司确实也有倒手费、财务费、管理费等等,还要帮你缴纳社保等费用,但金额一般是对半分,即各分1万3,这是他们的心理红线。

如果你开价或者坚持要1万5,那外包公司的人事就直接淘汰你了。但你要谈到1万2、1万3,还是可以答应你的,1万4可以帮你帮你申请,最终答应你13500,但不会达到1万4。如果你坚持要1万5,则他们会立马翻脸挂断电话,找下一个新人去忽悠。

我们再看下一个星友的例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上这位星友接到了一个外包岗位的报到通知,他以后的工资都是大致先留在外包公司账上一个月,然后在第二个月的月底比如3月31号发放2月份的工资,这是企业节约现金流。

其实这里人事用的理由比较牵强。战术不影响战略,公务机关、事业单位、央企国企、外企、合资企业等,大多是当月发放本月工资,那这些提前发工资的单位难道需要请个会计和考勤高手来制定工资发放政策并开发先进考勤系统?

显然不是,所以大家可以看出来:外包合同的工资不但比较低,谈也难谈,而且工资发放日比较靠后;有机会你还是想办法转正为好,尤其续签合同时。

最后,祝各位群友都不是外包合同,即使碰到了也是比正式合同更好的外包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