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侄子在大伯家吃住6年,考上大学后没有再回来,直到这天看出了人性!

小的时候经常会被大人问,到底是小姨们亲,还是姑姑们亲,这个时候婶子或是大娘就会打趣的说怎么会把家里这些人给忘记了。但说到底,谁能够长久的在一起,这感情就不会散开。所谓的婶娘婶娘,就是婶子又是娘。

然而,渐渐地我们发现,有些亲情似乎是禁不起推敲的,也经不住时间的洗礼,尤其是那种看上去很好,但只要是人不在了,就是另一个情况了。可这样的事情在农村,实在是太常见了。所以很多时候,大家甚至都不愿意接受养别人家的孩子,生怕养出一个白眼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陈大伟儿子结婚在即,他已经愁得几天没有睡好觉了。

没钱办婚礼,没钱拿彩礼,他想尽了办法,可还是有很大的空白没法填补。

陈大伟媳妇让他给侄子陈亮亮打电话,看看能不能借点钱,但大伟没有同意,还说这孩子在外面不容易,也好多年没有回过家,去打扰他干嘛。

但其实大伟媳妇心里别扭,毕竟亮亮算是他们一手带大的,这么多年不回家也就算了,电话也少打过来也算了,当下孩子结婚,总要表示一下,可却迟迟不见大伟的消息。

很多邻居说,这是养了一个白眼狼。

然而,在某天夜里,亮亮打来了电话,说明天就回去,还让大伟不要担心钱的事情,他已经凑够了。

怎么回事?大伟要回来了?

作为大伯,大伟从来都没有奢求过这孩子能够回来,甚至也没想过要花他的一分钱,这么多年,自从考上大学,亮亮就没有回过家,这也是当年自己跟孩子说的话,反正这个家已经没啥挂念的了,又何必回来,只是现在突然接到亮亮的电话,心里还是有些意外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亮亮从小就没了父亲,母亲后来改嫁了,头几年亮亮跟着奶奶生活,也算没啥大问题,但后来奶奶也去世了,就留下亮亮一个人。

亮亮怎么办?一个小孩子难道送到他妈妈那里去?

大伟也曾这么想过,但是尝试沟通一下,妈妈也不要亮亮,更关键的是,妈妈也有了小宝宝,没时间照顾亮亮。

亮亮的姑姑倒是想过把孩子接走,但家里已经是负担不起了,老公做生意赔的啥也没有,大儿子都不再上学,开始跟着爸爸出去打工,他们一家人也是常年不在家,所以就算是把亮亮接走,估计也是过着颠沛流离的日子。

算下来,好像也就大伟能够照顾这个孩子了。

最后大娘点头了,就当是再养一个儿子吧,反正已经有了2个儿子,还怕再多一个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大伯出去打工,往往都是一年回来一次,但自从亮亮进了这个家,大伯一年可能会回来两到三次,每次都会从外面买一些新衣服新鞋带回来,他总是一手端平,每个孩子都不差。

日常的时候,都是大娘在照顾这三个孩子。

那个年代,洗衣机还没有进入千家万户,哪怕是滚筒的也是如此。每次洗衣服,大娘都要洗一盆,尤其是小儿子很小,很贪玩,换上刚洗的衣服,一天下来就脏得不行。

夏天倒也没什么,怕只怕冬天,因为那衣服都是棉的,很吸水,哪怕是一件很小的衣服,放在大盆里也会变得很重很重,有的时候大娘累了,就真的是拎不起来。

亮亮会跟着堂哥去烧一锅开水,再加到盆里,这样大娘洗衣服的时候就不会把手冻得发红,亮亮也会帮着大娘拧衣服,虽然没啥力气,但两个人总好过一个人。

到了上学的年纪,大娘给亮亮做了一个书包,还给他买了一个字典,送他去上学,农忙的时候,就算是大伯从外地回来,这家里的活也是干不完,因为还有一个小弟弟需要照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娘想着让大儿子带着,但他嫌弃弟弟吵,后来亮亮就直接抱走,因为他坐在最后一排,老师也懒得管他,所以就自己抱着弟弟去上课。

有的时候弟弟会哭醒,他就会抱着弟弟去田地里找大娘。这小学就在村头的一片庄稼地里,周边全是庄稼,而且大伯的地就在学校后面,所以走几步就到了。

农村的小学在农忙的时候都会放假,比如说麦假或是秋假,因为老师也都是村里的人,他们也要忙着收割庄稼,有的时候能连续七八天不去上课。

亮亮的堂哥稍微年纪大一点,就帮着父母在地里干活,亮亮就负责在家照看小弟弟,哄着他睡觉。

村里人说,亮亮小的时候就是被大伯背着长大的,现在换成亮亮背着大伯的儿子长大,这真的是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3.

村里的小学没有6年级,需要到镇上去上学。

堂哥也只是在镇上上了一个学期就下学了,当时他说是自己学不进去,就没有再上学,后来就跟着大伯出去打工。如今亮亮也要去镇上上学了,其实对于大伯来说,压力还是蛮大的。

一方面是从当下开始,就要拿生活费了,另一方面,去一次镇上就要步行几十公里,大伯想着给孩子买一辆自行车,哪怕是二手的也行,但一直没有舍得买。

每个周末,亮亮都会提前出发步行去上学,路上甚至还会遇到同村的人,但他们不是一个方向,那些人都是家长送到马路上,再坐公交去县城上学。而反方向的就只有亮亮一个人,因为大家都知道,在镇上虽然不用拿学费,可大家还是想去县城上学,毕竟那里可能教育资源更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前大伯也问过他想不想去县城上学,只要他点头,大伯就会想办法送他上学,不管花多少钱都无所谓。

只是亮亮没有这么想,因为他怕大伯花钱,他也怕大伯跟大娘吵架,所以就说先去镇上上学,万一和堂哥一样不是学习的料,那就早早出去打工,不花这个冤枉钱。

但令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亮亮成绩突飞猛进,成绩很好,在校排名都是前五的成绩。当然,这个学校的学生并不多。

一次期中考试,亮亮不仅得了奖状,还拿了10块钱的奖金。这是他第一次拿到奖金,他没舍得花,而是在学校放假的时候,他路过集市,买了一兜子饼干,带回了家,他想给大娘和弟弟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次回到家,大娘都会给亮亮做很多菜,有时候会偶尔加点肉。大娘知道这孩子不喜欢吃肥肉,也不喜欢吃鱼,所以尽可能的不去做这些。后来亮亮就说,现在什么都吃,只要能吃饱就行。

大娘也感慨,以前有父母的时候,这也不吃,那也不吃,自从进了大伯的家,什么都吃了,不喜欢吃的也吃得挺香。

或许,他没得挑了。

只是,不管大娘做什么饭,亮亮还是很瘦很瘦,他走路有点飘,仿佛风一吹人就倒的感觉。

有一次亮亮去上学,自己拿出一个小盒子,从厨房里装了一点白糖。大娘后来才知道,他每天上午十点多就会饿得头晕,听人家说吃点糖就不会晕,所以这才从家里拿了一点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小学6年级上完之后,那个学校确实已经是没啥人了,他们就在想,该怎么办。

后来大伯就从外地为了这件事专门回来,在大伯眼里,既然孩子对上学感兴趣,就要让他上,不管多难,都要上学。

大伯给他找了一个公立学校,不收学费,只是拿点生活费就行,日常就住宿舍。这几年,姑姑也从外地回来,在家务农,她家离县城不是很远,几个人商量一下,以后亮亮如果周末不回家,可以去姑姑家住。

也刚好,大伯想要带着老婆孩子出去打工,毕竟也该出去打工了,村里人都已经开始盖楼房,但他们家还是一个土房子,这样不好。再说,如果亮亮和小儿子真的往上走,那还是需要一笔钱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

亮亮在学校申请了两免一补,又在县城的慈善会申请了补助,基本上能够维持住自己的日常,毕竟他很省钱,也不乱花钱,几乎没有买过什么新衣服。

大伯一家人现在都出门在外,他也少有回家,这样也确实省一点路费。他甚至连姑姑家都没有去过,只是偶尔姑姑可能过来看他一下,给他带点吃的。

一直到高考那年,大伯一家人从外地回来了,这次回来一方面是庆祝亮亮高考,另一方面就是回家想要盖房子,把家给翻新一下,毕竟大儿子也到了结婚的年龄,老家没有一个房子是说不过去的。

高考结束后,亮亮跟着同学去了工地干活,他想先给自己赚学费,要知道上大学,一年的开支也不是小数目,就算到了大学申请各种补助,申请助学贷款,但日常开支怎么办?

跟着亮亮一起干暑假工的那个人实在是受不了那炎炎夏日,就早早回来了,其实亮亮也中暑了2次,但他没想着回来,如果回家,那自己的计划就算是废了,所以就这么一直强撑着,一直到结算工资,他才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