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蓝字关注及时接收通知

来源:芦山县人民法院

芦山生活编辑制作芦山新鲜事生活事有趣事关注芦山生活

购买二手车时

遇到对方隐瞒车辆真实信息的情况

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有什么办法识别

被动过手脚的里程表?

这篇文章,先收藏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期,芦山县人民法院成功办理一件涉欺诈二手车买卖案件,坚决打击欺诈行为,切实维护买受人的合法权益,以法律的权威护航交易市场的有序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法院审理查明

2023年12月,黄某向赵某购买案涉二手车辆,双方签订《二手车买卖合同》并完成过户登记。后黄某发现案涉车辆存在问题并进行专业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案涉车辆多个部位均进行过维修且车辆实际行驶公里数为12万多公里,而车辆里程表显示公里数仅为4万多公里。2024年1月黄某与赵某电话协商退车退款事宜无果即向本院提起诉讼,赵某在诉讼中提起反诉,要求给付剩余购车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案件办理情况

案件审理过程中,赵某称案涉车辆系其从某二手车市场购入,其购买与出售时并不知晓车辆里程数存在问题,且赵某并未向黄某保证车辆里程表所示里程数为真实里程数。法院认为汽车作为一种精密产品,任何零部件的变更都可能影响买受人的购买决定,而真实的里程数作为二手汽车保养维修以及价值等重要参考指标,更是足以对买受人是否作出购买决定起到决定性作用,赵某的行为已经构成欺诈。故法院最终判决:撤销双方之间的《二手车买卖合同》,黄某归还赵某案涉车辆,赵某返还黄某购车款12.5万元。判决后,经法院再次释理,双方达成达成和解协议,主动履行上述义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典型意义

诚实信用,遵纪守约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诚信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案中,赵某所售二手车表现里程数与实际行驶里程数存在巨大差异,导致黄某作出错误判断而购买案涉车辆,基于此法院认定赵某的行为已构成欺诈,依法支持了原告的全部诉请。“有约必践、失信必究”,为维护公平交易秩序,鼓励诚信交易,本案旗帜鲜明的惩治赵某的不诚信行为,同时也警示广大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依法诚信经营,对强化规则意识、引领社会风尚、构建诚信安全的二手车市场交易秩序具有一定意义。

三步识别被调过的里程表

查记录

汽车前方有一个17位的车架号,这个号终身不变。打电话给4S店,报上这个17位车架号,就能查到该车的所有保养记录。不只是4S店,越来越多修车厂和保养机构都会将车辆保养维修记录进行留存和统一管理。买车前,下载相关App,通过车辆唯一的17位车架号查询相关的保养记录以作参考。

看磨损

如果刹车盘的磨损厚度已超过2毫米,就可以判断该车行驶里程至少在8万~10万公里。司机经常接触的门把手、方向盘、脚踩踏板、座椅以及挂挡杆等,公里数越多,这些位置的磨损越大。如果车商把这些位置换成新部件,或进行了翻新,也可以通过专业人士简单识别出来。

读数据

通常,调表只能调仪表,却调不了变速箱电脑的数据,找维修店或4S店等,用专用的检测电脑,读取变速箱里的数据,把读取出的里程数和仪表数据进行对比,如果里程数不符,说明该车调过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