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起手来,缴枪不杀!”

1952年7月26日晚,美军一架间谍机悄然飞临朝鲜东海岸万年德山上空,不多时一名美军特工便乘坐降落伞隐入了山野密林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收到消息后长舒口气,自以为美军的行动天衣无缝,殊不知那名特务刚落地,就被等候多时的志愿军团团包围,我方用中、英、韩语高声呵斥潜入者“举起手来缴枪不杀!”

满脸茫然又惊恐万分的特务,就这样被带回了营地,由敌工部部长丁公量亲自提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丁公量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就已经从事地下情报工作,经验十分丰富,没用多久,这个特务就像竹筒倒豆子般,供出了不少信息。他叫朴北时,来自韩国,此番是要到朝鲜境内和一个绰号为“张疯子”的人碰头,然后共同搜集中朝军事情报。

志愿军战士听到此处哑然失笑,对朴北时说“你们消息真落后,前些时日,那个张疯子企图搞偷袭,早就被我们给击毙了。”

“什么!”朴北时惶恐的从嘴里冒出两个字,浑身变得更加局促不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刻,丁公量的注意力突然被朴北时略微鼓起的胸口所吸引,前去搜身的战士探手一摸,吃惊的喊道“这小子身上有活物。”

丁公量马上警觉了起来,抗美援朝作战期间,穷凶恶极的美国勾结日本731部队,共同研发出了许多专门用来对付我军的细菌武器,敌人当时经常朝向我方阵地投放一些“不会爆炸”的“炸弹”里面全是感染有鼠疫、霍乱等传染病菌的活体动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想到此处,他赶紧喊话战士们不要妄动“全都靠后!”

安保措施做全后,丁公量亲自上前,万分小心的摸出了朴北时怀里揣着的东西,结果发现是个透气匣子,里面有只遮着眼罩的信鸽。

鸽子腿上系有一个金属小筒,里面有密封的化学涂料。搞情报出身的丁公量知道,如果化学物质泄漏,就会和金属筒产生反应变色,总部只要看到就会明白情况有变。然而现在一切完好,丁公量脑子里就冒出个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立刻召集敌工部核心开会商议“美军现在可能还不知道朴北时已经被俘虏,咱们不妨将计就计,刺探一下他们接下来的动向。”众人都觉的可行,丁公量便命令朴北时向特务总部“报平安”,并附带一份密信,将鸽子放飞。

接下来的等待,让时间显得格外漫长,两个月过去后,就连丁公量这样的老情报员都有些心灰心意,觉得敌人肯定是发现了什么。

可正当敌工部准备放弃时,鸽子带着情报飞了回来“9月27日晚,鹰嘴山接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约定当日,志愿军早已暗中布下天罗地网,敌机深夜现身后,一枚信号弹刺破长空,很快就见美机上跳下多名人员。结果,自然是一个不落全部被我军制服带回了营地。

在接下来的审讯中,有个名叫孙宪的特务十分配合,此人来自北朝鲜,是在作战中不幸沦为了美军俘虏,对方发现他懂中英日多种语言,就极力策反,孙宪为保命也就顺水推舟,假意叛变然后进入了特务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番碰上志愿军,他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爆出很多美军机密情报。“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乔装成普通百姓,潜伏在东海沿岸探查中朝军队情报。”孙宪对丁公量表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军司令部经过严密分析后,判断美军极有可能是因为陆战不敌志愿军,就想打水路进攻的主意,实施二次仁川登陆。如果美军计划得逞,成功在朝鲜东海岸登陆,三八线以南的志愿军就会被包围,这对后续作战十分不利。

眼下能化解此次危机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向联合国军传递“志愿军将驻军东海岸”的假消息,来干扰美军登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招反间计效果显著,美军收到信儿后果然没有轻举妄动,而志愿军则趁此机会在沿海地区构筑起了更加牢固的防御工事,等到美军决定登陆时,早已错失良机。只是谁都没想到,朝鲜战争结束多年以后,中美这番情报战交锋居然还有后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4年,美国中情局解密了一批“过期”机密档案,其中有一份,美军在半岛战争时期侦获的志愿军作战部署情报。据说,还是美国中情局老板杜勒斯当年亲自将这份情报递交给了时任美总统艾森豪威尔。

内容大致如下:

截至1953年3月,中国派往朝鲜战场的军队总数约为84万,人民军总数将近29万,其中30万大军计划部署在东海岸地区。情报局分析,中朝军队将会在接下来的作战中,最大限度的开展地面防御,应对联合国军进攻,并发动坚决反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则情报被公开后,引起中国相关部门高度关注,但仔细看过后才发现,这不就是当年我军敌工部向美军释放的假情报嘛,美国竟还把它当作机密“珍藏”了40多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这件事,丁公量也迎来人生“高光”时刻,盛赞他的文章层出不穷。但鲜少人知,丁公量也有至暗的经历。

1941年1月,新四军教导队,总队锄奸科特派员丁公量,因在皖南事变中突围失败,被国民党军队抓捕,而后囚禁于上饶集中营。

抗战初期便投奔国民党,且官运亨通的姐姐得知此事后,来到集中营尝试劝说弟弟归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天,丁公量正被罚蹲在室外接受烈日暴晒,他知道姐姐来的目的,所以拒绝见面,无奈之下对方留下一封劝降信后伤心离去。

丁公量提笔回信“抗日明真伪,疆场识英豪。虽然我们是一母所生,但既然立场不同,往后还是各行其道的好,你就当没我这个弟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日后,有叛徒举报丁公量和汪海粟等人企图策划中秋暴动,敌人将他们锁上脚镣,严刑拷打,逼迫他们交代同谋,但二人始终不卑不亢,保全了狱内党组织。关押等待发落期间,他们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设法用皮带扣撬开了脚镣上的铁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趁看守松懈之时,丁、汪马上卸去脚镣,顶开谷仓上的木板,爬出去后,飞似得直往山上跑。

为能摆脱追兵,他们冒险将身子一横,直接从山头上滚到了山下,只是因为没刹住脚摔下峭壁,丁公量的一条胳膊因此负伤。彻底跑到安全地带后,他们商量去福建寻找党组织,却不知道新四军此时已经去了江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沿途国军特务众多,他们只得假称自己是逃出来的壮丁,期间因为有老乡帮助,二人好不容易跑到福建浦城境内,却没曾想真的被当地乡公所抓去做了壮丁。

汪海粟谎称自己是夜盲眼,大晚上的要丁公量搀扶去他茅房,然后商量逃跑计划,结果老汪成功脱身,丁公量却又被拎了回去,经过一段时间的折磨,他被编到新兵连后才趁机溜了出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丁公量辗转回到苏北新四军军部时,已经到了1942年夏天,部队将他分配到浙东新四军工作,继续为党和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抗美援朝打响后,丁公量随军奔赴前线,他在敌工部主持工作期间,想出了许多奇巧的克敌制胜的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敌工部当时会印制大量精美的宣传品、画册和“和平”纪念章,赶上洋节日还会准备许多装有糖果等礼物的慰问袋。志愿军战士会冒着枪林弹雨,躲过地雷阵,摸到敌军营前,将这些别样“武器”摆放在最显眼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死亡气息凝结的战场上,那些红红绿绿,可可爱爱的东西,总是会轻而易举打动人心。我们的战士通常还会在礼物旁放置一个“和平信箱”,收集联合国军士兵写的信。这些文字最终会被送往广播小组,经由志愿军女兵用英文向战地前沿朗读播放。

起初,联合国军的警惕非常高,但随着时间推移,其中百分之九十的礼物都会被取走,而且写信的人也越来越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场上还真实发生过这样的事,某天一名韩军士兵带枪投诚,他在面对志愿军时坦言“我非常喜欢听你们的广播,你们说的对,这是场非正义的战争,我不愿意再给李承晚卖命了……。”

2017年3月,丁公量因病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95岁。因为他,我们看到了残酷战争的另一面。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