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叫刘晓莉,今年33岁,是一名幼儿园老师,有一个5岁的儿子。

我老公是个努力能干的人,短短几年就升上了公司高管的位置,收入可观。所以,我们家的日子过得还算滋润。

大姑姐家则不同,姐夫常年在外地打工,收入微薄。大姑姐要照顾孩子,只能在家附近打打零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大姑姐总是羡慕我们的生活,说我们命好,她命苦;说我们有头脑会赚钱,而她啥也不会,穷得响叮当;说我们家里吃喝用度都是上档次的,她这辈子都不可能用得上,只能来沾沾弟弟的光。

于是,大姑姐开始频繁地找各种借口,来我家“借”这“借”那。甚至,这种“借”的行为,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前两个月,我爸妈去景德镇旅游,给我带回来了一套很贵的茶具,结果大姑姐一来就相中了它。

“晓莉啊,这几天我家刚好要来客人,你能不能借我回去用几天?拿这套茶具招待他们,一定很有面子。”大姑姐一边说,一边忍不住伸手去摸茶具。

我感到有些为难。毕竟这套茶具是我爸妈送的,我自己都还没用几次呢。但我也不想直接拒绝,以免伤了和气。

见我有些犹豫,大姑姐便说:“晓莉,你也知道,我家里条件和你们比不了,也没机会用这么好的茶具。”

“再说了,咱们都是一家人,互相帮助不是应该的吗?你借我这套茶具,我保证用完就还你,绝不会弄坏。”

见大姑姐都这样说了,我只好把茶具借给了她。只是没想到,她这一借就有借无还了。

我每次跟她提起,她都说不好意思呀,忘记拿了,下次一定带过来。

但我心里清楚,这不过是大姑姐找的托辞罢了。

我也不能明着拆穿她,怎么说她也是老公的姐姐,我也不想因为这么点小事闹得不愉快。只是从此对大姑姐多留了个心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暑假,大姑姐知道我要带儿子去学轮滑,便也带着她儿子一起去了。

可是交钱的时候,大姑姐说自己身上没带那么多现金,也没开通手机支付,让我帮她垫付一下。

想到大姑姐以往的种种行为,我犹豫了。

大姑姐却说:“晓莉,你不会是怕我不还钱吧?你放心,我回去马上就还你。”

我勉强地笑了笑,说:“姐,这是哪里的话。我只是在想手机账户上的钱,还够不够垫付,毕竟3000多块也不是个小数目。”

“不够,你叫我弟给你转一笔,你们手机上不是一点就能转钱了嘛。”大姑姐立马建议道。

“再说了,咱们都是一家人,互相帮助不是应该的吗?两个孩子一起学还能有个伴。”

最后,因为我儿子也希望哥哥能陪他一起学,我只好替大姑姐把学费给垫付了。

不过说是垫付,其实就再也拿不回来了。大姑姐每次不是说,姐夫还没回来拿不到钱,就是说忘记带了。

我叫老公去催他姐还,他却说算了,就当请他外甥上个兴趣班。

自家老公都这么说了,那我还能怎么办?只能时刻提防着大姑姐,少给她钻空子的机会。

可是禁不住大姑姐有能耐,总能找到空子来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

最近,婆婆老念叨着有点想乡下的邻里亲戚了,正好她也快生日了。我和老公便商量着带婆婆回老家做寿。

大姑姐知道这件事后,自告奋勇包揽了通知亲朋好友、订酒席这些事。

婆婆算了一下,大概需要摆五桌。于是我们给了大姑姐两万块钱,让她找好点的酒楼,订好点的酒菜,把寿宴办得体面点。

大姑姐接过钱的时候,答应得好好的,说什么我办事你放心。结果到了婆婆大寿那天,去到酒楼,我们都傻眼了。

那酒楼门面很旧,里面环境也不太好,一桌十个人,八个菜,除去一个白切鸡和焖肘子,其余都是素菜小炒,酒水都是一些说不上名的小品牌。

这寿宴办得实在是寒酸,我坐在主桌上都嫌丢脸,大姑姐却不以为然。事后当我质问她的时候,她还满嘴借口。

“这酒楼虽然旧了点,但也是我们这里的老字号,味道一流。至于酒菜嘛,我是想着妈和那些客人年纪都不小了,要健康饮食,吃太多油腻对身体不好。”

“再说了,大家都是一家人,聚在一起无非就是图个热闹,其他也没那么多讲究,还能给你们省点钱。”

但当我问她要省下的钱时,大姑姐却只给回了我五千块。我真是气笑了,那顿寿宴需要花一万五?

大姑姐支支吾吾地说不出个所以然,我只好把酒楼的收据拿出来,上面清清楚楚写着4880元。

大姑姐可能没料到我竟然去开了收据:“晓莉呀,你这是什么意思啊?是说我骗你们钱吗?”

“我没那么说,只是怕大姐您贵人多忘事,可能忙糊涂了。有单有据的就谁也不会忘了。”

大姑姐被我堵了半晌,才讪笑道:“呵呵,晓莉,还是你想得周到。你看姐我真是忙糊涂了,不好意思哈。”说着,她便不情不愿地把剩下的钱交了出来。

我接过钱,心里虽然还是有些不舒服,但想到以后两家人还是要来往的,不好把关系闹僵了,便从那些钱里抽出了一千块塞到大姑姐手里。

“姐,你这次忙前忙后辛苦了,这些钱你拿去买东西吃。”

见有钱收,大姑姐脸上立刻布满了笑容,嘴里不停地说着不辛苦不辛苦。

虽然这次我让步了,但是我对大姑姐的忍耐度也已经耗尽。后来她再来我家,我就没再给她占便宜的机会。

时间久了,可能是看没啥便宜好占,大姑姐来我家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两家维持在互不打扰各自安好的状态,我想这样也挺好。1

我叫刘晓莉,今年33岁,是一名幼儿园老师,有一个5岁的儿子。

我老公是个努力能干的人,短短几年就升上了公司高管的位置,收入可观。所以,我们家的日子过得还算滋润。

大姑姐家则不同,姐夫常年在外地打工,收入微薄。大姑姐要照顾孩子,只能在家附近打打零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大姑姐总是羡慕我们的生活,说我们命好,她命苦;说我们有头脑会赚钱,而她啥也不会,穷得响叮当;说我们家里吃喝用度都是上档次的,她这辈子都不可能用得上,只能来沾沾弟弟的光。

于是,大姑姐开始频繁地找各种借口,来我家“借”这“借”那。甚至,这种“借”的行为,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前两个月,我爸妈去景德镇旅游,给我带回来了一套很贵的茶具,结果大姑姐一来就相中了它。

“晓莉啊,这几天我家刚好要来客人,你能不能借我回去用几天?拿这套茶具招待他们,一定很有面子。”大姑姐一边说,一边忍不住伸手去摸茶具。

我感到有些为难。毕竟这套茶具是我爸妈送的,我自己都还没用几次呢。但我也不想直接拒绝,以免伤了和气。

见我有些犹豫,大姑姐便说:“晓莉,你也知道,我家里条件和你们比不了,也没机会用这么好的茶具。”

“再说了,咱们都是一家人,互相帮助不是应该的吗?你借我这套茶具,我保证用完就还你,绝不会弄坏。”

见大姑姐都这样说了,我只好把茶具借给了她。只是没想到,她这一借就有借无还了。

我每次跟她提起,她都说不好意思呀,忘记拿了,下次一定带过来。

但我心里清楚,这不过是大姑姐找的托辞罢了。

我也不能明着拆穿她,怎么说她也是老公的姐姐,我也不想因为这么点小事闹得不愉快。只是从此对大姑姐多留了个心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暑假,大姑姐知道我要带儿子去学轮滑,便也带着她儿子一起去了。

可是交钱的时候,大姑姐说自己身上没带那么多现金,也没开通手机支付,让我帮她垫付一下。

想到大姑姐以往的种种行为,我犹豫了。

大姑姐却说:“晓莉,你不会是怕我不还钱吧?你放心,我回去马上就还你。”

我勉强地笑了笑,说:“姐,这是哪里的话。我只是在想手机账户上的钱,还够不够垫付,毕竟3000多块也不是个小数目。”

“不够,你叫我弟给你转一笔,你们手机上不是一点就能转钱了嘛。”大姑姐立马建议道。

“再说了,咱们都是一家人,互相帮助不是应该的吗?两个孩子一起学还能有个伴。”

最后,因为我儿子也希望哥哥能陪他一起学,我只好替大姑姐把学费给垫付了。

不过说是垫付,其实就再也拿不回来了。大姑姐每次不是说,姐夫还没回来拿不到钱,就是说忘记带了。

我叫老公去催他姐还,他却说算了,就当请他外甥上个兴趣班。

自家老公都这么说了,那我还能怎么办?只能时刻提防着大姑姐,少给她钻空子的机会。

可是禁不住大姑姐有能耐,总能找到空子来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

最近,婆婆老念叨着有点想乡下的邻里亲戚了,正好她也快生日了。我和老公便商量着带婆婆回老家做寿。

大姑姐知道这件事后,自告奋勇包揽了通知亲朋好友、订酒席这些事。

婆婆算了一下,大概需要摆五桌。于是我们给了大姑姐两万块钱,让她找好点的酒楼,订好点的酒菜,把寿宴办得体面点。

大姑姐接过钱的时候,答应得好好的,说什么我办事你放心。结果到了婆婆大寿那天,去到酒楼,我们都傻眼了。

那酒楼门面很旧,里面环境也不太好,一桌十个人,八个菜,除去一个白切鸡和焖肘子,其余都是素菜小炒,酒水都是一些说不上名的小品牌。

这寿宴办得实在是寒酸,我坐在主桌上都嫌丢脸,大姑姐却不以为然。事后当我质问她的时候,她还满嘴借口。

“这酒楼虽然旧了点,但也是我们这里的老字号,味道一流。至于酒菜嘛,我是想着妈和那些客人年纪都不小了,要健康饮食,吃太多油腻对身体不好。”

“再说了,大家都是一家人,聚在一起无非就是图个热闹,其他也没那么多讲究,还能给你们省点钱。”

但当我问她要省下的钱时,大姑姐却只给回了我五千块。我真是气笑了,那顿寿宴需要花一万五?

大姑姐支支吾吾地说不出个所以然,我只好把酒楼的收据拿出来,上面清清楚楚写着4880元。

大姑姐可能没料到我竟然去开了收据:“晓莉呀,你这是什么意思啊?是说我骗你们钱吗?”

“我没那么说,只是怕大姐您贵人多忘事,可能忙糊涂了。有单有据的就谁也不会忘了。”

大姑姐被我堵了半晌,才讪笑道:“呵呵,晓莉,还是你想得周到。你看姐我真是忙糊涂了,不好意思哈。”说着,她便不情不愿地把剩下的钱交了出来。

我接过钱,心里虽然还是有些不舒服,但想到以后两家人还是要来往的,不好把关系闹僵了,便从那些钱里抽出了一千块塞到大姑姐手里。

“姐,你这次忙前忙后辛苦了,这些钱你拿去买东西吃。”

见有钱收,大姑姐脸上立刻布满了笑容,嘴里不停地说着不辛苦不辛苦。

虽然这次我让步了,但是我对大姑姐的忍耐度也已经耗尽。后来她再来我家,我就没再给她占便宜的机会。

时间久了,可能是看没啥便宜好占,大姑姐来我家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两家维持在互不打扰各自安好的状态,我想这样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