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金三角,人们首先想到的,大概就是被称为“死亡之花”的罂粟。

这个因泰国、缅甸、老挝三国交织的边境地带,是世界上主要的毒品产地;作为著名的“三不管”区域,金三角也成为滋生罪恶的温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期以来,这里活动着多股反政府武装和毒品武装,如坤沙、罗星汉、彭家声等著名毒枭,曾拥有一批装备精良的地方武装,公开和缅甸、泰国等政府抗衡。

也是因此,这个地方又被称为“冒险家的乐园”。

20世纪左右,这里出现了许多极负盛名的大毒枭;在各式各样的人生中,不乏传奇色彩。

其中有这样一个人:他曾控制着中缅边境50%的毒品交易,也拥有一批足以和正规部队抗衡的私人武装,财富赋予他的地位,一度让他拥有豁免当地最高长官的权利;同样的,“死亡之花”让他成为了超级富豪,也让他沦为了阶下囚…

他就是谭晓林,曾是四川回澜镇供销社的一个仓库保管员。

一个平平无奇的四川打工仔,究竟经历了什么,才成为被国际警方联逮捕的头号毒贩,甚至被逮捕后,仍旧放狠话威胁警方?

今天,便为大家揭露“北缅毒王”谭晓林从发迹走向覆灭的真实人生。

【谭晓林:出身贫困,被一段婚姻改变人生】

谭晓林,真名叫谭明林。

出生于1962年的他,因为家庭贫困,很早便出来打工谋生。

在一位长辈的帮助下,谭晓林在乡供销社找了一份工作;因为负责采购,年轻的他经常跑到广州、浙江、上海等发达地区进货。

随着见多识广,谭晓林早已不甘做一名打工仔了。

自幼饱尝贫困滋味的他,一心寻找“来钱快”的工作;这样投机取巧的心思,也为他后期走上犯罪之路,奠定了必然的基础。

1982年,谭晓林抱着放手一搏的心态,冒险辞职;而后来到江浙一带,批发塑料凉鞋。

几个来回,这个机灵的年轻人,也赚到了人生第一笔巨款:10万块钱。

但对金钱的无限渴求,丝毫没有让这个年轻人,感受到满足;相反,挣到这10万块钱后,谭晓林满心筹划的是:如何挣到更多的钱!

20万、50万、100万、1000万…

年少时物质的贫乏,让他太渴求金钱的补给;这种毫不满足的想法,看似是对成功人生的追求,但更多却透露着让人胆战心惊的贪婪。

为了挣钱,谭晓林从江浙再次辗转到云南边境一带,四处寻找商机的他,也是在这里,遇到了彻底改变他人生的妻子。

那是1985年,一次偶然机会,谭晓林认识了年轻的女商人杨妹,并成为她生意上的助手。

两人的朝夕相处中,谭晓林表现出来的机敏、胆识,很快让他获得了杨妹的青睐;而杨妹的陪伴、倾听,更是让谭晓林这样一个流浪已久、很少被正眼相待的穷小子感动不已。

两年后,两人在缅甸结婚。

这个时候谭晓林才知道:自己的岳父,就是时任缅北财政部副部长的杨国栋。

而杨国栋还有一层不为人知的身份,就是缅北地区隐藏的大毒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场改变命运的婚姻,让谭晓林第一次和“毒”这个词,发生了真正的关联。

在岳父的帮助下,谭晓林在缅甸做起了木材生意。

凭借灵活的经商头脑,加上岳父给予的人脉帮助,谭晓林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而妻子也为他生下两个可爱的女儿。

可以说:此时的命运,对谭晓林是格外偏爱的。

缅甸的生活虽然背井离乡,但对于渴望财富和成功的谭晓林来说,不管是与妻子的婚姻,还是如今经营的木材生意,都是他曾经遥不可及的梦想。

可偏偏,人生遍布意外与波澜。

1995年,谭晓林跟随客户前往深山进行木材的实地考察。

为了更好地了解木材的基本状况,他们在山中待了一个月的时间,也彻底失去了同外界的联系。

丈夫的失联让杨妹担心不已,便带着大女儿前往深山寻找谭晓林,并借住在亲戚家。

没想到,恰好遇到几个盗贼前来亲戚家中偷东西。

此时亲戚带女儿外出游玩,只有杨妹自己在家,正好与盗贼正面相遇。

为了防止事情败露,强盗抄起一根木棍,直接击中了杨妹的后脑勺,导致杨妹当场死亡。

妻子的意外离世,给谭晓林带来了沉痛的打击。

陷入颓废状态的他,也彻底失去了目标和方向。

此时,痛失爱女的岳父杨国栋,经过多年相处也逐渐了解了谭晓林的为人;为让女儿九泉下安心,他正式将谭晓林培养成自己商业王国的接班人。

也是这一年,谭晓林正式接触毒品生意。

第一次运输毒品,谭晓林便栽了个大跟头:那次,他指挥手下人,将98公斤的海洛因运往中国境内,却被中国警方侦破,线人还将他的名字供出;从此,“谭晓林”这个名字,成为警界黑名单上的一员。

谭晓林无言以对杨国栋,却又不得不前去请罪。

令他出乎意料的是,杨国栋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还给了他10万块钱的酬劳,这让谭晓林十分意外,同时他也感觉到贩毒挣得钱要比其他行业来得猛,于是一颗深扎毒品行业的心愈发地坚定起来。

当然,心思细腻的他,还对这次失手原因做了总结,最后决定:先将“业务”放在境内做,等时机成熟了再出境做。

1996年初,谭晓林与另外一名毒贩合作,将北金三角中心地带购得的80公斤海洛因,运到缅甸的艿莫沙贩卖。

在生产地,仅有2000元一公斤的海洛因,运输到艿莫沙则可以卖到三万元一公斤。

这场成功的生意,让谭晓林和他的同伙各分得了112万。

金钱带来的快感,彻底操纵了谭晓林的底线和理智。

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他专门研究了一系列的“策略”:

办公室放20多部手机和电话,专门用来和跑货的马仔联系;一旦出现了某部手机打不通或者占线的情况,就说明对方出事了。

每个跑货的马仔,都有自己的假名字;如果被抓后,要求跟下家联系或是接听电话,就报真名,这样一听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除此之外,为了迷惑警方,谭晓林还想出了大量贩毒过程中的暗语,比如海洛因叫“玻璃”,麻黄素叫“豆子”,昆明叫“阿昆家”,广州叫“老周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更好地在贩毒这条路上发展,谭晓林还购买了武器装备,完善贩毒所需的设备,更给自己雇佣了一支百人的武装军队,时刻跟随自己外出。

没有多久,谭晓林就积累了数亿的巨额财富,从此走向了一条成为“缅北毒王”的不归路。

【5年获利4亿,一度拥有地方长官的豁免权】

据统计,自1993年定居缅甸以来,谭晓林先后参与、组织向中国境内输送海洛因55起,制毒化学案34起,涉及毒品海洛因10393件约7.275吨,制毒化学品26.5吨,麻黄素22.45吨,非法获取毒资超过4亿人民币。

有了钱,便想要权…这是人性最根本的贪婪。

对成为“北缅毒王”的谭晓林来说:亿万身价的飙升,带给他的不是满足,而是日渐膨胀的贪欲,依旧想要进军政界的野心。

为了打开自己的从政之路,谭晓林将大量财富用来修路、投资和慈善活动。

正是这样的“善举”,让他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