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沁园春·长沙》里,他是独立于橘子洲头,仰观宇宙,风华正茂的傲气书生。在中国的近代史里,他是力挽狂澜,拯救华夏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伟大领袖——毛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

“烟雨南陵独回首,愁绝烽火搔二毛。”1942年,延安《解放日志》上发表了一篇《从侯方域说起》。整篇杂文字字锐利,字里行间不难显露出该文作者深厚的文史功底,以及对社会现实犀利的认识和观点。正是这一篇文章,吸引了毛主席的目光。毛主席对写此文的作者颇为欣赏。

一针见血的文字,超前的思想,让毛主席认为未来这位年轻人必会成就一番事业。这篇《从侯方域说起》的作者——田家英,后来也不负所望,在主席的指导下,辛勤历练,迅速成长,成为了毛主席的得力秘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2

毛主席一生中,先后任用过很多秘书,他们之中不乏才华横溢的能人志士。田家英就是这些优秀人才中的一个。自1948年10月到1966年10月,田家英任毛主席秘书一职长达18年。十八个春去秋来,他们风雨兼程。18年间,田家英陪同毛主席出席西柏坡秘密会议,会议后田家英高质量完成会议纪要,深受毛主席赞赏。

随着他们共同经历的事情越多,毛主席对田家英也越来越信任。田家英跟随着毛主席见识和阅历也更加丰富,他本就对历史和文学颇为精通,在走访了全国各地之后,他的思想造诣迅速提升。年纪轻轻的他已经在报纸书刊上发表了多篇文章,颇受读者欢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3

由此,毛主席亲自将田家英任命为毛岸英的老师。毛主席语重心长地说,“岸英从小缺乏国文教育,我想请你当他的国文老师,教教他诗词与历史,这不是命令,仅仅是我个人的请求。”

田家英对此受宠若惊,并决定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对毛岸英倾囊相授。他们俩亦师亦友,在西柏坡里,他们相互帮助,完成工作,在各自的岗位上闪闪发光,并成为当时青年一代中的佼佼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4

很难想象,毛主席和田家英这两位充满历史性的传奇人物,在1954年北戴河的夏天,竟也发生过这样一个有趣诙谐的小故事,让两位擦出了不一样的“火花”……

在中国历史的时间轴上,北戴河是充满故事和波折的。

这片海滨,是秦始皇派使者走向海外的开始。“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这是曹操在《观沧海》中,对北戴河壮丽景观的描绘。大气磅礴的文字,流传千年的名篇佳句,给北戴河平添了一份厚重的历史和神秘的面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5

在中国解放后,北戴河作为中央暑期办公的官方选址,彻底从古老走向现代潮流。

有人说,“北戴河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国的政治晴雨表。”何出此言呢?自然有其现实原因。

历史上,中国的很多重大决策、重大事件都与北戴河有密切的联系。换句话说,北戴河孕育了很多党的思想和决策。1958年,毛主席在北戴河作出炮击金门的决策。同年,也在北戴河作出了大炼钢铁和大办人民公社等决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6

北戴河见证了党和国家发展和进步的喜悦,也体会了探索中失误的苦涩。凡此种种,皆建立了北戴河在中国政治史上独一无二的地位。

这次的故事,就发生在1954年的北戴河。1954年,中央刚刚确定北戴河暑期办公制度,毛主席也因此在同年到海滨常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年,毛主席被北戴河壮丽秀美的风景所触动,写下了家喻户晓的一首词——《浪淘沙·北戴河》。“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1954年的夏天,北京酷热难耐。在当时刻苦的环境下,并没有空调这些抵御暑气的先进设备。共产党的办公环境本就差强人意,再加上天气炎热的影响,中央决定将暑气办公地点迁至北戴河河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8

就这样,毛主席就在这样的酷暑和北戴河结缘。与毛主席同行的还有秘书田家英,以及田家英的女儿曾立,毛岸英的夫人刘思齐、女儿李敏、李讷和侄子毛远新等人。

那是一个平常的夏日午后,海鸥成群飞过,在北戴河的上空点缀成一条白色的丝带。海风习习吹走了残留在陆地上的灼热,也带走了每个人心中的燥热。虽是夏季,但太阳投下的阳光暖和而不刺眼。阳光洒在地上,照得沙滩亮晶晶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9

那天,毛主席正好躺在沙滩的椅子上,等待着一旁的工作人员为他理发。结束了一天辛苦的工作,毛主席安然享受着阳光的沐浴,想要借此舒缓国事的操劳。暖暖的海风扑在脸上,海风中夹杂着淡淡的咸味儿沁人心脾。一切都是那么悠然自得。

毛主席没想到的是,此时此刻,就在他放松休息的时候,正有两个调皮的孩子悄悄地“做坏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0

“这个老人好奇怪呀,我们捉弄一下他吧!”两个孩子密谋着。说干就干,两个孩子随即将“理论付诸于行动”。他们蹑着步子,轻轻地走到毛主席身边。捂着嘴巴“咯咯”窃喜着,把毛主席脱在地上的拖鞋拿起来,抱在怀里,一溜烟便跑远了。

跑了有几十米后,他们终于停了下来。两个孩子心脏砰砰地跳着,又担心自家的大人发现后必少不了一通训斥。豆大的汗珠顺着他们的发梢流了下来,此时他们的心情从窃喜变成了紧张。于是,他们想出了一个主意:把鞋子藏起来,这样谁也不会发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1

他们找了一个隐蔽的角落,挖起了沙坑。他们把拖鞋扔在沙坑里,用沙土一层层地盖了起来。又担心微微凸起的沙土引人注目,他们又站在上面踩了几下。这下终于“万无一失”了。

镜头一转,此时的毛主席还在闭目养神,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正好负责理发的同志来了。闲聊间,毛主席的头发很快就被理好了。毛主席正准备起身回去时,这才发现自己的拖鞋已经不见踪影。

一旁的田家英闻讯赶来,也帮忙找起拖鞋来。这时,毛主席看到远处的两个孩子正向这边张望,便上前看看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2

田家英陪毛主席一起上前询问。田家英走近才看见其中的一个孩子正是自己的女儿曾立。毛主席笑着问孩子,“你们两个小鬼头,我的鞋子不见了,你们大概知道它飞哪里去了吧?”

曾立眼神躲闪,动作局促。顿时田家英气不打一处来,堂堂国家领袖岂容两个孩子捉弄。更可气的是,这次恶作剧的“主谋”竟是自己的女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3

曾立一看到父亲怒目圆睁的样子,害怕极了。急忙申辩道,“对不起,我只是想捉弄一下那个爷爷。”“爷爷?你可知道那是咱们中国最高的领袖毛主席,你这孩子!”田家英吼道。

远处,毛主席被这边的情形吸引了目光。他走过来询问了情况,得知真相的他顿时哈哈大笑。眼瞧着田家英气在头上,毛主席拍了拍田家英的肩膀,说道“家英啊,你的小鬼是要我多晒一会太阳,你就不要批评了嘛!”

田家英听此顿时气消,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4

此时的曾立这才明白,眼前这个和蔼可亲的老人,居然就是传闻中的英雄人物毛主席。顿时紧张得说不出话来,“鞋子在……在……”,一时间,竟忘记了鞋子被藏在了哪里。田家英见状刚准备训斥曾立。

毛主席摆摆手,示意他不要急,微笑着对曾立说,“不要急,孩子,慢慢想。”

就这样在毛主席的安抚下,曾立顺利找到了鞋子,并将鞋子还给了毛主席。毛主席亲切地抱起了她,他对这个调皮的孩子很是喜欢。

毛主席的一句话,顺利化解了尴尬。这个小故事也成为田家英一家与毛主席相处的一个温馨瞬间。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全中国人民都爱戴的毛主席,拯救整个华夏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毛主席,为中国奠定自强民主基础的毛主席,这个似乎只存在于“传说”中的毛主席,在日常生活中是怎么样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5

在各界人士怀念毛主席的文章中,不难看出,毛主席无一不是以平和的态度对人对事的。吕厚民,是陪伴在毛主席身边时间最长的摄影师。十多年的摄影时光中,他见识过不同场合,不同时期中的主席的状态。

回想与毛主席的第一次见面,吕厚民谈到,“我感到很幸福,甚至激动得有些紧张,似乎把照相都给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6

经过不断的接触,吕厚民被主席幽默诙谐,平易近人的生活态度所打动。他的眼里出现了两个毛主席。

“一个是在党务和国务活动中作为领袖的毛主席,一个是在日常生活中亦师亦友的毛主席。”由此可见,作为开国元勋的毛主席,并不是大众刻板印象中那样高高在上。他站在最高的主席台上,却时时刻刻不忘俯身倾听民声民意。他眼界高远、心胸宽广,双脚却实实在在地站在华夏大地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7

1943年6月,毛主席为中共中央起草《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的党内决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表述第一次出现。他几十年的亲力亲为,谦虚躬行,就是为了坚守群众路线。

在和身边人相处的小事上,便可看出主席对“群众路线”的重视。从主席和田家英女儿间的趣事,吕厚民对主席的追忆之中,可见主席在用自己的一生诉说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一切真正的伟大的东西,都是淳朴而谦逊的。”世上凡是有真才实学的伟人,无一不虚怀若谷,谦虚谨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8

俗话说,谦虚使人进步,要明白强中自有强中手。要正视自己的不足和缺点,不要总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不要总觉得自己高高在上。

一个恃才傲物的人只会让别人敬而远之,只有谦和冲淡的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这也是伟人之所以称为伟人的原因。

满招损,谦受益。枯萎麦穗多仰脸,饱满麦穗总低头。只有认清自己,心如止水,人生路才会越走越远。

数十年之后,曾立回想起当年年仅四岁的自己,觉得十分遗憾。从小她听着毛主席的故事长大,毛主席是她最仰慕和崇拜的大英雄。和自己仰慕的大英雄第一次见面竟然这样局促而充满意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9

小时候的曾立只知道自己的父亲是毛主席身边的得力助手,她也常听父亲讲起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领袖毛主席。她心目中的毛主席是高大伟岸、骁勇战场的。她怎么也想不到那样一个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老人竟然就是伟大领袖毛主席。

以至于当时的曾立,小小年纪就敢于“挑战权威”,恶作剧捉弄毛主席。

后来,曾立对于和毛主席的第一次见面,坦言道,“当时的我唯一的感觉就是不可思议,画像上的伟大领袖,就这样和蔼地站在了我的身边,和我说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20

人生没有彩排,每一次的相遇都是临场发挥。然而,与众不同的相遇反而造就了一段传世佳话。巧合未必就是遗憾。如果未来发生的一切都尽在掌握,那么人生必然会失去了未知的乐趣。

谁能想到,曾立年少无知的恶作剧,在多年之后,也成为了世世代代后人津津乐道的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