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北三大交易所IPO受理已全部恢复。

沪深交易所双双迎来今年以来的首次IPO受理。6月20日晚间,沪深交易所分别受理了西安泰金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金新能)和中国铀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铀业)的科创板IPO和深市主板IPO。

北交所方面,此前在今年已于1月和3月分别受理了东昂科技和今大禹两家公司的IPO。6月21日,北交所又一口气受理了创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奥美森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美森)、浙江锦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华新材)3家公司的IPO。

记者注意到,此次拟上市沪深交易所的泰金新能和中国铀业来头不小:中国铀业是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集团)旗下子公司;泰金新能则是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以下简称西北院)的控股子公司,而目前西北院在资本市场已有多家上市公司。

而拟在北交所上市的三家公司中,奥美森和锦华新材在报告期内业绩波动明显。

沪深交易所新受理IPO企业均大有来头

据泰金新能招股书,公司主要从事高端绿色电解成套装备、钛电极以及金属玻璃封接制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是国际上可提供高性能电子电路铜箔和极薄锂电铜箔生产线整体解决方案的龙头企业,是国内贵金属钛电极复合材料及电子封接玻璃材料的主要研发生产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泰金新能控股股东西北院旗下已拥有西部超导(688122.SH)、西部材料(002149.SZ)、凯立新材(688269.SH)、天力复合(873576.BJ)4家上市公司,旗下新三板子公司西部宝德去年也曾一度计划在北交所上市。

此次被受理深交所主板IPO的中国铀业则是中核集团旗下子公司,主要从事天然铀资源的采冶、销售及贸易,以及独居石、铀钼等放射性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及产品销售。

从业绩情况来看,2021年至2023年各年度,泰金新能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19亿元、10.05亿元和16.69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42.82万元、8763.71万元和1.38亿元;同期,中国铀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9.06亿元、105.35亿元和148.01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59亿元、12.60亿元和13.27亿元。

泰金新能业绩增势迅猛,而规模较大的中国铀业也同样保持了业绩持续增长,这说明两家企业未来可持续经营能力有一定保证。

此次被受理北交所IPO的三家公司中,奥美森在2021年至2023年各年度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98.46万元、1208.96万元和4208.24万元;锦华新材同期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5亿元、7841.75万元和1.73亿元,两家公司在报告期内业绩波动较为明显。

泰金新能等公司报告期内均进行了分红

今年5月15日,证监会发布了《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发行类第10号》,要求发行人在招股说明书扉页显要位置刊登致投资者的声明,包括发行人上市目的、发行人持续经营能力及未来发展规划等四方面内容。

记者注意到,作为该新规出来后的首批IPO受理企业,泰金新能和中国铀业都在招股书中披露了致投资者的声明。不过,相比中国铀业,泰金新能的“致投资者的声明”略显简练。

联储证券总裁助理尹中余认为,“致投资者的声明”意义有限,尤其是在目前认购新股的散户投资者基本都不怎么看招股书的情况下。

此外,证监会在今年3月还发布了《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提出要严查严防拟上市企业突击“清仓式”分红。今年4月,沪深交易所披露拟进一步加强监管,在指标方面的初步考虑是,对于报告期三年累计分红金额占同期净利润比例超过80%的;或者报告期三年累计分红金额占同期净利润比例超过50%且累计分红金额超过3亿元,同时募集资金中补流和还贷合计比例高于20%的,将不允许其发行上市。

根据招股书,泰金新能2022年度现金分红6000万元,中国铀业2023年度现金分红7.40亿元。泰金新能此次IPO拟募资15亿元,其中包括募资1.33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中国铀业拟募资41.1亿元,其中包括募资12.33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分红没有超过规定标准应该就没问题。”某券商保荐代表人向记者表示,因为相关规则已经明确了比例,所以符合规则应该就行。泰金新能和中国铀业在报告期内的分红情况,均未超出上述沪深交易所初步考虑的指标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