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

雷暴大风要来啦!

江苏省气象台今天上午发布

强对流黄色预警

预计今天白天

南通、苏州、无锡等地的局部地区

将有8-10级雷暴大风和雷电天气

省应急厅(省减灾办)、省气象局

提醒注意防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无锡气象最新消息

今天下午无锡很容易出现

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等

强对流天气

请大家及时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热情的“梅姑娘”刚上班

就迅速进入状态

无锡首个梅雨日

便是暴力梅开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湿哒哒、黏糊糊的梅雨季

令人百感交集

有人欢喜有人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人对待梅雨的态度

或忧愁,或浪漫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烟雨江南正当时

你知道“梅雨”一词来自无锡吗?

“梅雨”这个名称最早见于1700多年前西晋大臣周处的《阳羡风土记》。周处,就是前段时间热映的电影《周处除三害》所引用的典故的原型,而阳羡就是现在的宜兴。《阳羡风土记》是一部记录宜兴及附近地区的风土志书,是我国最早介绍地方岁时节令和风土习俗的著作之一。其中写道:“夏至之雨,名为黄梅雨,沾衣服皆败黦(yuè)。”形容的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黄梅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江南多雨,《阳羡风土记》中对不同时候下的雨也有不同的称谓。春月名叫“榆荚雨”,夏至的雨名叫“黄梅雨”,仲夏常有大雨,就被称为“濯枝雨”。仲夏时节,从东南方向常常刮来大风,书中称之“黄雀长风”,很可能正是如今人们常说的台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锡本是水乡

多雨的季节

让无锡显得更加朦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我市来说

黄梅天降水最多

经常出现暴雨

是防汛抗灾最紧张的时期

“暴力梅”到来

无锡闻“汛”而动

各部门在暴雨中

为市民保驾护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雨一直下

气氛不算融洽

闷热、多雨、潮湿的梅雨季

不仅食物和衣物容易受潮发霉

还潜藏着健康隐患

同时也为大家出行等带来很多不便

这份居家生活、出行安全提示请收好~

饮食安全篇

1.避免购买无证摊点食品;在外用餐应尽量使用公筷,并且实行分餐制。

2.冰箱内生、熟食物应该分开存放,放置时熟食在上,生食在下,冷藏温度应控制在4℃以下。经化冻的食物,不宜再次放进冰箱内保存。

3.处理食品前应清洁双手,处理时生熟分开,不混用工具。食品加工完成后,尽快食用。发现食物发生腐烂发臭等,切勿食用。尽量少吃醉虾、醉螃蟹等生腌水产品。

4.厨具使用后尽快清洁,保持干燥存放。

5.由于梅雨时节食物易受潮、霉变,建议家庭在采购新鲜食物时应控制好采购数量,并储存在干燥的场所。

6.清洗后的筷子放在碗架上散开晾干,或者用专用的布擦干,再把筷头朝上放进筷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知识多一点

梅雨季节长时间的潮湿空气环境再加上气温高(当环境湿度>65%,而温度在10-32℃之间),便会滋生霉菌。霉菌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1类致癌物,例如黄曲霉菌,其产生的黄曲霉素,毒性是砒霜的68倍,为一种剧毒的致肝癌物质。

居家生活篇

1.清理霉菌前应做好自我防护,可佩戴防尘口罩及橡胶手套。

2.梅雨季节可打开空调除湿模式,或使用除湿机降低湿度。

3.墙壁的裂缝处应进行及时修补。

4.表面霉菌可用专门产品、肥皂和清水去除,也可在水中掺入漂白粉,制成漂白剂去除霉菌。

5.浴室、洗衣间和厨房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干燥状态。

6.拆掉或更换潮湿且难以快干的地毯和室内装饰用布料,易受潮的浴室、地下室最好不铺地毯。

出行安全篇

1、老年人防跌倒

跌倒是造成65岁以上老年人伤害性死亡的首位原因。梅雨季,建议老人尽量减少外出。出行前关注天气预报,随身携带雨具以防淋雨,并穿合脚的防滑鞋(鞋子要有防滑底面)。如有需要,老人可随身携带一根带座椅的折叠拐杖或者四脚拐杖。

2、预防道路交通事故

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出行;雨天如果选择自驾出行要保持注意力集中,减速慢行,应保持安全车距,行驶过程中应避免紧急制动和急转弯;电动车、自行车轮胎不要充气太足,这样可以增加与地面摩擦,不易滑倒;骑行时戴好头盔。

梅雨季

强对流天气多发

这份暴雨避险防御指南

请收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梅雨季天气多变

有出行计划的小伙伴

要提前关注最新预报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无锡日报、江苏气象、健康江苏、无锡气象、平安无锡、方志江苏、苏州发布、@瓦尔登湖寂静的清晨、@阿健ZJIAN、@摄影小白和他的80D等

编辑:无锡发布工作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