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科技与物资十分发达的现在,还存在着一支神秘的部落,他们世世代代都居住在一个山洞。

这个洞穴容纳了百人,是全亚洲唯一还存在于世上的“穴居部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洞穴位于一座山上,将近三定的地方,这里的海拔大约在1800米左右,这个族群几乎生活在山顶,据官方考证,这个洞穴也有着“中洞”一称。

并且,他们至今都还保留着古代周朝的婚嫁习俗,在这里娶亲毕竟重视“六礼”,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完成全部的婚嫁流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在这里居住了将近150年,即便生活条件落后,他们也坚决不搬。

在外人眼中,这里是落后的山村,是大多人避之不及的地区,但有位小姑娘却毅然决然的来到了这里做支教,只为了让这里的孩子们走出大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的穴居族群

在贵州省,有一支神秘的族群,他们生活在一个山洞中,洞中的人口接近百人,一共有二十多个家庭,他们都是苗族人。

其实,他们一开始并不是洞穴中的居民,他们住在这里还要从150年前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时,时代动乱,他们的祖辈们为了躲避战火,无奈逃到了山上,找到了一处山洞,当做他们的落脚点。

没成想,这一住就是150年,这期间,他们对于外界的事迹一概不知,只知道守在这处山洞,过着安稳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期间,政府曾发现过这个种族,并劝说他们到外界生活,但他们却不愿意离开,只觉得当下的生活比较舒服。

其实,距离族群161公里,是灯火阑珊的城市,但他们却从未见过城市中繁华的光景与发达的科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唯一出门的机会,就只有购买油盐,每隔一段时间,族群就会差人,前往十几公里之外的小镇购买一些生活的必需品。

他们的吃食和经济来源全靠自己,这里的居民会自己织布、种地、打猎、放牛羊以及酿酒,这其中有些东西可以用来盈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他们每年的人均收入就只有200元

在闲暇的时候,族群中的男性们都会点起篝火,喝着自家酿的酒水,而女性们则会围到一圈,唠家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仅如此,他们是唯一保存周朝婚嫁方式的族群,在婚嫁时,必须要完成“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只有完成了这些条件,才算礼成。

除此之外,当洞中的人去世后,他们还会唱着苗族的古歌,送逝世的人离开阳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2003年之前,这里从未通过电,只因有一位名叫胡兰克·博德外国人,捐了十万元,帮助这里的人修缮了电路,这才让中洞的居民过上了有电的生活。

不止外国人帮助洞穴的居民,还有一位姑娘,了解洞穴的环境之后,毫不犹豫的赶来了这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信息来源:中国网络电视台,链接已附文末

为中洞带来光明

2003年,一档节目吸引了王东灵,她决定摒弃城市的生活,前往大山的深处走一走看一看。

就这样,她填报了支教的报名单,来到了贵州村落的小学中任职老师,来到贵州之后,她向负责人提出了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想要前往中洞小学任职,担心对方会拒绝,她赶忙称,自己可以不要工资,她的话颠覆了负责人的认知。

要知道,每年政府也会派来一些志愿者,但王东灵还是第一个不要工资,还要去中洞小学教书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她如愿进入了学校,不过她来的实在是不凑巧,王东灵来的时候,这里还没有通上电,生活条件实在是不怎么样。

不过,她毫不在意,依然留在了这里,她的到来为中洞小学带来了希望,这里原本的教学条件落后,基本没人愿意来这里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王东灵来了之后,方圆十几里的人都知道了,中洞小学来了一位非常有文化的老师,家长纷纷将自家孩子送到了这所学校。

为了能够融入中洞的居民之间,王东灵没有选择住进学校,而是住到了旁人避之不及的洞穴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开始,居民们与她不熟,不敢交流,但随着时间流逝,大家逐渐发觉她没有坏心,便接纳了王东灵。

看着居民们的生活条件,王东灵想为他们寻找一条新的赚钱方法,但仅凭她一个人,无法改变这里的现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洞的变化

时间转瞬即逝,来到了原先约定好的日期,王东灵开始考虑要不要继续留下,但她看着中洞辍学的孩子们,她又觉得自己留在这里根本没什么用。

事实上,她曾劝说过洞内的居民们搬离这里,但这里的人基本目不识丁,没有资金,即便是换到大城市,他们也没有供孩子上学的资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信息来源:华西都市报,链接已附文末

一开始,王东灵还会经常劝说他们,但时间长了,她发现这里居民的担心是对的,而且每个人都有选择如何生活的权利。

不过最终,她还是选择了留下,在任职的这段时间中,学校内原本只有四十人,但现在已经有了将近七十来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4年,王东灵想带着学生们前往市内,见一见世间的繁华,但却在返回的时候,被车子撞伤。

她只能在家中修养,一年后,她再次回到了中洞,此时的洞穴实现了大换样,洞内不仅通上了电,不少家庭还用上了智能电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此之外,她还得知了,国家发行了“两免一补”的政策,孩子们也不用为了学费发愁了。

2005年,王东灵获得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称,对此她表示自己做支教并不是为了出名,她不会接受任何人的采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中洞呆了两年之后,她又前往了其他山区,在王东灵离开的期间,中洞并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这里一度发展成了景区,大赚了一笔。

但有了一些资金之后,大家依旧不愿意搬出去,因为洞中的住宿、吃食和水都不需要金钱,他们还是觉得这里舒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信息来源:中华泰山网,链接已附文末

结语

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的权利,不论是住在繁华的大城市,还是住在偏远落后的山洞中,都有好有坏。

我们无法否认王东灵所做出的贡献,虽然她只有星星之火,但也可以燎原,她的勇气令人钦佩。

参考资料:
1.中华泰山网:《亚洲惟一“穴居部落”仍按周代六礼娶亲(图)》2014-8-25
2.华西都市报:《穴居“部落”支教初体验,以前劝大家搬走,现在不了|70年70人》2019-7-10
3.中国网络电视台:《王东灵: 一个女孩的洞中岁月》2010-2-25

喜欢本期节目,请您点击“关注”,不错过下期分享。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此文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