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是一个洋教授,却一生都在无私的帮助中国。

在西安外国语大学,流传着一个法国籍教授的故事,他叫让·德·米里拜尔,是学校唯一的外国终身荣誉教授。

不仅如此,他还是陕西省第一个获得中国永久居留权的外国人,曾经被法国政府授予国家最高荣誉拿破仑勋章,也被中国政府评为“中国好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一生无偿资助了70多名中国留学生,却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学成之后必须回到中国,为自己的国家做点事。”

作为一名法国人,他为什么会资助这么多的中国学生呢?

他又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法国贵族来中国教书

2015年的10月10日,让·德·米里拜尔这位96岁的法籍老人结束了他的人生旅程。

根据让的遗愿,他的遗体将会被捐赠给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用于中国的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

让在签署捐赠协议的时候是这样说的:“我希望,我的遗体能对中国的医学有一点小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顾让的一生,无私奉献这简单四个字几乎就可以概括他完整的一生。

“让”是他的名字,“德”是他的贵族标志,“米里拜尔”是指他来自米里拜尔。

1919年5月,让出生于法国的一个贵族家庭,相比于他的贵族身份,他的经历更加的传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让在20岁的时候就获得了历史学士的学位,但是之后他没有选择留校任教,而是应召入伍,拿起武器保护自己的国家

在战争结束之后,让没有选择娶妻生子,安稳的度过一生,而是开始游历世界。

他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一直没有娶妻生子,但却游历了50多个国家,自学了十几种语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1969年的时候,让游历到了香港,这是他第一次近距离的接触中国。

这里的一切都让他如此的着迷,无论是风俗习惯,还是整个民族的勤劳和善,都让他觉得这个东方大国是如此的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任教期间他还了解到了一件事,当时的非洲十分的贫穷,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对非洲伸出了援手,给非洲提供了贷款。

但富裕的西方国家的提供的贷款大都需要利息,但只有中国不要,只有中国是愿意无偿帮助非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是这件事,使得让的心理发生了变化,开始对中国产生了好感。

到了1976年,中国和法国签订了文化交流的协议,让从法国来到了中国。

刚到中国的让先后去了北京、大连、青岛、上海访问,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让了解到了毛主席提出的“为人民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让整个人肃然起敬,他觉得一个国家的领导人能说出这样的话,那么这个民族肯定是一个有潜力的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

到了1976年9月,让被派遣到了县外国语大学的法语系任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

身心都献给了中国

刚到中国让对中国的一切都十分的好奇,相比于香港,中国内地的风俗习惯又有很大的不同,而更加让他着迷的,还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每当有法国的朋友来到西安的时候,让总会拉着他们去西安的各个历史古迹游玩。

为了更好的和自己的学生们交流,让还给自己起了个中国名字,叫米睿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让还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他认为语言的学习,一定是建立在对于对于一个国家了解的基础上。

但是当时受限于条件,别说了解法国了,单单是能接受基础的法学教育就已经不容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让经常请自己的朋友来给学生们讲解法国的风土人情,并且还自费为学校购买了将近20个录音机。

在那个物质条件匮乏的年代,这些录音机毫无疑问就是接触外界最好的桥梁。

作为法国派遣来中国官方学者,按照规定让是可以领取法国和中国两份工资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让在西安任教的第二年,就找到学校提出申请,放弃领取中国的工资,希望这些钱可以帮到其他的人。

到了1979年,60岁的让已经退休,但是这时的他还是想留在中国,让是学习历史的,中国浩如烟海的历史让他无比着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他退休之后,就开始潜心研究中国文化,他用了6年的时间完成了一篇长达28万字的论文,就是这篇《明代地方官吏制度研究》

为了表彰让为中法文化交流做出的卓越贡献,1994年,让被法国政府授予了法国最高的荣誉,拿破仑勋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法国驻华大使来到西安把这枚勋章授予让之后,他又把这枚勋章转增给了西安外国语大学,他希望这枚勋章永远的保存在中国,代表中法友谊永远流传

除了中国的历史,让对于中国的中医也十分的感兴趣,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因为生病结识了杨晨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信息来源:中国日报网

当时杨晨光是陕西中医院的医生,也是这次为让治病的经历,彻底改变了杨晨光的一生。

让在这次治病之后,让和杨晨光成为了好朋友,对中医十分感兴趣让非常鼓励中国医生到外国学习先进的现代医学,把中医和西医结合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4年,在让的推荐下,已经33岁的杨晨光来到了法国的马赛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让第一次帮助中国学生外出留学,在这之前,他已经帮助了70多个中国学子前往法国留学。

而这些人中,医学生占了绝大多数,对于这些学生,让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学成之后一定要回国,为自己的国家,为自己的民族做点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帮助这些学生,当时已经70多岁的让多次往返中法两国,就是为了帮助这些学生拿到奖学金。

不仅如此,他还将自己绝大多数的退休金拿了出来,资助这些学生。

到了2011年,让又资助了陕西石泉县的13位贫困小学生完成了学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资助了这么多的学生,但是让对于自身的物质条件几乎没有任何的要求

他在西安外国语大学分配的小公寓里一住就是20多年,即使到了晚年的时候,让住在这里生活上已经有了许多的不便,但他却没有提出任何的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1997年的时候,让提出了一个心愿,那是他一生唯一向中国提出的心愿,他想永远的留在中国。

经过申请之后,让成功拿到了中国永久的居留证,在拿到证的当天,让高兴的说:“我现在是中国人了!”

直到96岁去世,让都没有结婚,他说,如果他没有结婚的话,就可以为大家和整个社会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

结语

让从1976年来到中国,直到2015年离世,在中国呆了40年。

在这有限的40年时间里,他却用自己的行为影响了无数人,现在的西安外国语大学还屹立着一块刻着“耕耘友谊”四个大字的纪念碑。

让虽然离世了,但曾经帮助过的人会永远的铭记他。

参考信息来源:

1.中国青年报:《那个笑容纯真的老头走了》

2.中国日报网:《耕耘友谊 面向未来|纪念让·德·米里拜尔先生》

3.人民日报:《他是洋教授,也是“中国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