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天的工夫,广东梅州平远县泗水镇林盛(化名)的家就被毁了。

“祸首”是6月16日的一场特大暴雨。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泗水镇24小时降水量高达369.3毫米,创下当地降水量的新纪录。而根据国家标准,24小时降雨量在50毫米以上、12小时降雨量在30毫米以上便可称为“暴雨”。

近日华南地区降雨持续,尤其是粤闽赣交界处,16日以来遭遇强降雨。“史上最强”暴雨倾泄而下,河流水位暴涨,洪水袭来,曾经安逸的村庄一度被隔成“孤岛”,其中平远县受灾较为严重。

“汽车、摩托车、冰箱都被冲走,房屋也发生了移位。”6月18日,银柿财经联系上包括林盛在内的多名当地居民,他们表示,洪水已经退去,也陆续收到家人或亲戚报平安的电话,幸好,人没事。

但灾害风险并未完全消除。6月19日,梅州市再次进入防汛Ⅰ级应急响应,平远县也发布了八个镇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级别为1级的预报。这意味着,村民们要一边考虑灾后的生计问题,一边要继续经受自然灾害的考验。

“记忆中最大的洪水”

梅州夏季多雨,但今年的雨势还是超出了预期。当地居民向银柿财经回忆,这几个月雨水连绵不断,降雨天数和雨量都远甚往年。6月16日这天,雨势加大,多地出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当天中午时分,暴雨红色预警拉响,不断上涨的水位威胁到了居民安全。

“洪水来得太快了。”林盛在泗水镇的主街道上经营着一家饭店,这条街刚好离河道很近。他说,6月16日下午,洪水一下子冲进家中,傍晚6点半过后,水位上涨已经非常明显,速度也加快了,仿佛只是一瞬间,水位就涨到了三楼高。“根本来不及搬东西,车子、冰箱还有吃的东西直接被冲走。我们赶紧上楼避险,当时还看到有人被大水卷走了。”

远在外地务工的梅州年轻人则多是通过微信群中的消息得知家中遭遇暴雨洪水侵袭。

6月16日下午,老家在平远县差干镇差干村云板岗的陈婷(化名)收到了同乡拍摄的多段视频,一座位于差干河上的大桥一度告急。15时30分左右,洪水漫过大桥。一个小时后,洪水水位已经快要没过桥上的栏杆,水流也十分湍急。视频中有村民焦急地喊道:“桥都要断了!”

云板岗、杞溪角之间的大桥

据陈婷介绍,这座大桥位于云板岗、杞溪角之间,杞溪角地势较低。“当时,杞溪角那边最高水位都到两层楼高了。”陈婷老家只有奶奶一人,所幸早些年搬到了云板岗,房屋正好在地势比较高的地方,暂未受到洪水侵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水位正常时的大桥。受访者摄于今年2月25日

和很多农村一样,梅州农村的年轻人多数外出务工,因此当地老龄化程度很高。根据平远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梅州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最高的前三位中,蕉岭县排第二位,平远县排第三位,远高于广东省的12.35%。而蕉岭县和平远县,均是此次受灾的严重地区。

“我奶奶70多岁了,她记得20世纪80年代有场大洪水。这次洪水严重程度已经超过上世纪80年代那场了。”陈婷表示。平远县居民刘琼接触的几位八九十岁的长辈也提到,这次洪水比以往经历的都要严重,是“记忆中最大的洪水”。

附近的仁居镇也遭遇了洪水。该镇社南村的王庆(化名)同样在外地务工,他称,自己所在的社南村灾情不算严重,最高水位大概淹没了一层楼左右。由于当地多雨水,村民为应对洪灾,在建房时通常会参照历史最高水位采取一些预防措施,以防止房屋被淹没,不过这次,洪水水位超过了历史纪录。

王庆记得,6月16日正好是周日,接到政府通知后,村干部们马上从镇里赶回去指挥工作。但当天水位上涨得太快,有些村干部被“拦”了在村外。

此次暴雨之烈,从当地防汛应急响应等级的迅速变化可见一斑。从6月16日晚上再到6月17日早上,不到15个小时,梅州市防指挥部发布的防汛应急响应等级从Ⅲ级提升到Ⅰ级。据悉,这是自2011年《梅州市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应急预案》出台后,梅州市首次启动Ⅰ级应急响应。

农田、祠堂受损严重

“洪水没过大桥后,云板岗、杞溪角中间的农田就变成了‘汪洋’。”看到视频后,陈婷意识到,今年平远县的农户们的收入将受到不小的影响。

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平远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3.72亿元,在梅州市各区县市中排名末位。不过该县资源丰富,是“中国油茶之乡”“中国仙草之乡”和“广东橙乡”。近五年内,平远县第一产业占GDP产值均超50%,农业成为重要的支柱性产业。

梅州市金宝树农业有限公司是当地的龙头企业之一,主要种植水稻、花生等农作物。洪水发生时,公司的负责人刘琼还在县城,农户给他发来稻田被淹没的视频,触目惊心。

被淹没的部分稻田

“现在正是水稻的成熟季节,一部分直接被洪水冲倒了,没被冲倒的也在水里浸泡着。”刘琼表示,据初步估计,公司在东石镇的650多亩农田中,大约有250多亩在这次洪灾中受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洪水退去后的稻田。受访者供图

多位受访对象均反馈了类似的情况。陈婷介绍,“村里主要的经济作物仙人草,还有仓库里囤的稻谷粮食,遭遇洪水后都毁了。”王庆的老家社南村,不少村民家中的经济作物主要是烟草,虽然这个时候已经过了烟叶收获季,但村中的烤烟房、仓库受到洪水侵入,有的还被冲垮,这将影响到烤制烟草的质量,减少收入。仁居镇飞龙村的一位村民还称,山坡上的部分脐橙树也被洪水卷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部分稻田被泥沙掩埋。 受访者供图

除了农作物受损,当地居民的财产损失也不小。梅州素有“世界客都”之称,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多名受访对象向银柿财经介绍时,除了提到泥砖、砖木材料构成的老屋被冲垮,还特别遗憾于祠堂毁于一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被冲垮的祠堂。受访者供图

据媒体报道,截至6月18日11时,梅州暴雨致全市倒塌房屋1436间;严重受损房屋1451间;农作物受灾8057公顷;水产养殖受灾603公顷;受损工业企业15个等等。

洪水退去,担忧生计

根据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办公室17日晚发布的消息,截至17日,梅州平远县泗水镇、仁居镇、东石镇、蕉岭县南礤镇、梅县区松源镇等多处发生山洪、山体滑坡,造成5人死亡、15人失联、13人受困。

洪水来得快,退得也快。多位受访对象介绍,6月17日凌晨,水位开始下降。然而,洪水过境引发的灾情没有那么快恢复,即使是一些没有被洪水冲刷的房屋,也连带受到了影响。

因为受灾地区停水停电,包括陈婷在内的年轻人一开始无法联系上家人。为此,大家在网上建立了“梅州水灾信息共享群”,开启自救与互救。截至目前,群里共有142人,在外的年轻人陆续涌入,询问打听自己村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梅州蕉岭县网友发帖求助

好在目前,“孤岛”状态在逐渐被打破,村里开始供应临时救灾电池。6月17日下午6点左右,陈婷打通了家中电话。这两天,平远县电力供应在慢慢恢复,但仍有部分村庄目前处于停电状态。

通往这些乡镇的不少道路有损毁、塌方。平远县融媒体发布消息称,截至18日18时,该县农村公路塌方1200处,路基路面损坏80公里,公路中断60条,桥梁受损12座。泗水镇的情况尤为严重。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救援产生了影响。6月18日,平远县团委一位负责筹备物资的工作人员介绍:“有些道路断了,还有洪水留下的淤泥阻塞,一开始我们进不去泗水镇,他们的人也出不来,17日下午,一批救援人员乘坐直升机去了泗水。”

银柿财经注意到,在道路堵塞的情况下,救援人员只能徒步前往部分村庄送去物资。6月17日,救援队伍徒步12小时才到达泗水镇大新村;6月18日15时,国家消防救援局广东机动队伍花了3个多小时,将生活保障物资送到仁居镇畲溪村。

据媒体报道,这次灾情发生后,梅州市共投入救护力量200支队伍、9000余人,加强巡查检查,全力开展救援救灾救治工作。广东省防总调集5架直升机、18支抢险救援队伍、1835人、986台(套)装备。银柿财经注意到,共青团平远县委员会已紧急面向全县青年开展志愿者招募投入到救援抢险工作,平远县慈善会也发布了捐助公告。

这几天,刘琼奔波于多个村庄,统计公司农田损失。“东石镇凉庭村还是停水停电,食物、饮用水主要靠广汽集团和社会人士援助。”刘琼提到,驰援队伍在不断增加,但由于受灾人数较多,目前人力仍然不足,需要更多的物资和支援。

“大家现在主要是清理淤泥,之后还要进行消毒防疫、农田重新引水等等。”陈婷为受灾同乡忧心,当地村民以务农为生,主要心血都投入到建房中,发生损毁后,又将增加一笔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