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更新变少,一方面因为工作繁忙,另一方面因很多想写的、写好的话题因审核原因迟迟无法通过,因此决定少写有关近代政治的内容,多发布一些传统历史、人物,感兴趣的读者可关注抖音“才思敏捷的菠萝”,近期会发布一些有关《世说新语》的内容。

近期菲猴和印度相继在南海、藏南挑起事端,不出意外,被我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挫败,祖国的大好河山,一寸也不能相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令人痛心的是,近代以来,中国先后在外国势力的干涉下丢失了数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如果说这其中最大的遗憾,1946年腐败的国民党当局丢失外蒙古,应该是其中之一了。

外蒙古自清代以来便一直是中国领土,清政府通过设置行政区、驻军、和亲等行政、军事手段,一直牢牢控制着这一区域。

清末以来,随着清王朝的逐渐衰落,中央王朝对于这一区域的控制逐渐减弱,外蒙古贵族们也开始为了“独立”蠢蠢欲动。宣统三年(1911年)7月10日“丹书克”节,以库伦活佛为首的外蒙古僧俗封建主以会盟为名,在库伦郊外召开四盟王公秘密会议,决议外蒙古“独立”,并派遣以独立首倡者土谢图汗部亲王杭达多尔济、达喇嘛车林齐密特为首的代表团秘密出访俄京圣彼得堡请求俄国政府“庇护”。

早就对中国领土有觊觎之心的沙俄当然不会放弃这个绝佳的机会。面对外蒙古贵族的主动投靠,沙俄当即决定支持外蒙古“独立”,并派遣军队进驻,公然为外蒙古站台。

中华民国建立后,北洋政府并未承认外蒙古的独立,在这一点上,北洋政府还是颇具民族气节的。此后几年,北洋政府一直就外蒙古问题与沙俄进行交涉。最终,1915年,北洋政府、沙俄、外蒙古三方签订了《中俄蒙协约》。《协约》规定,外蒙古取消独立,而改为中国的藩属国,拥有高度自治权,且拥有对外签订协议、工商条约的权力。就这样,《协约》签订后,外蒙古的独立被取消,这也算是袁世凯在位时的一件功绩。但是,由于沙俄的不断渗透,外蒙古实际上落入了沙俄的势力范围,在沙俄卵翼下实行“自治”。

6年后,1921年11月25日,蒙古人民党建立君主立宪蒙古,1924年11月26日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宣布从中国独立。北洋政府获悉消息后,立即发表声明,拒绝承认外蒙古独立,并宣称,外蒙古仍然是中国的藩属国。

遗憾的是,由于当时的中国陷入军阀混战,无暇北顾,加之苏联成立后对外蒙古公开的军事、经济渗透,中央政府对于外蒙古的控制越来越弱。

1945年,二战结束之际,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就战后世界的秩序展开数轮谈判,未能参加雅尔塔会议的中国却成为两个大国谈判的筹码。斯大林坚持外蒙古应从中国独立,置于苏联的势力范围之下。斯大林曾对蒋经国说过:“老实告诉你,我之所以要外蒙古,完全是站在军事的战略观点而要这块地方的。”“倘使有一个军事力量从外蒙古向苏联进攻,西伯利亚铁路一被切断,俄国就完了。”斯大林这番话,正是苏联坚持外蒙古独立的根本原因。

1945年6月开始,国民党当局被迫与苏联就外蒙古问题展开了长达2个月的艰苦谈判。8月,中华民国政府最终做出妥协。宋子文、王世杰等在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的授权下与苏联政府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同意“苏联出兵击败日本后,在苏联尊重东北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干涉新疆的内部事务;不援助中共”等条件下,允许将依公正之公民投票的结果决定是否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宋子文拒绝签字,并辞掉外交部长一职,最后该条约由王世杰签字。

次年,国民政府对独立予以承认。就这样,外蒙古数百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就这样从中国分离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