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玉门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着力抓好重点风沙口治理,深入推进三北防护林、“三沿一部”绿化、加快提升玉门市森林覆盖率和林木覆盖率,不断厚植玉门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

初夏时节,万物并秀,生机盎然。从高空俯瞰玉门,环城林带仿佛绿色“玉带”将其紧紧环抱,为城市筑起一道牢固的生态屏障。这满目的绿意并非一日之功,2016年玉门市投资5.2亿元,启动实施玉门新市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目前已完成造林1.2万亩,植树近400万株,在新市区外围建成了一道环形的大型防护林带。同时,以防沙治沙为重点,大力实施的玉门镇东线风沙口生态综合治理工程,通过10余年综合治理,目前已造林3300亩,植树200万株,营造乔灌混交林带31公里,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历史性转变。

蓝天园林玉门项目部管理人员马兴国说:“栽植的每一棵树要精心管护,对玉门来说一棵树长成大树,真的是很不容易。”

俗话说绿化造林“三分栽、七分管”,玉门市在做好“增绿”文章的同时,全面推行林长制,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森林管护长效机制。同时,加大玉门市10个公益林管护站人员配备,定人定责、划片包干,强化日常巡护力度,铸牢生态安全屏障。随着夏季的到来,森林防火进入关键期,各国家公益林管护站的护林员们也忙碌起来了,花海镇公益林管护站的护林员们每天带着工具骑着摩托车,走在颠簸的路上进行巡林。

玉门市花海镇公益林管护站专职护林员朱光东说:“我们花海林区总共50多万亩,每一个管护站都有每一个管护站的巡护面积、巡护地点,全部人员每天都在根据季节对防火隐患的重点区域进行不定期巡护。”

城郊森林环抱,城区绿美相拥。近年来,玉门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一茬接着一茬种,一代接着一代干,着力营造玉门市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国土绿化氛围,先后建成经济开发区成片防风固沙林,铁人大道延伸段防风固沙林,新市区经济开发东区防风固沙林、玉门市生态林建设项目一期工程等一批林业示范样板工程,今年又实施了东镇生态园项目,目前,已完成生态林4300亩,栽植胡杨、白榆、杜梨、云杉等各类树木15.04万株,为实现林业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玉门市自然资源局林业草原事务中心主任何万红说:“近年来,玉门市先后实施了新市区环城林网绿化,老市区和东镇中水回收利用生态林建设等造林绿化重大工程,为玉门市增绿2.3万亩,成为玉门市改善人居环境和招商引资环境的一大亮点。”

绿色发展,久久之功。今年,玉门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决扛牢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的重大政治责任,大力实施锁边防风固沙工程,强化重点风沙口治理,深入推进三北防护林、“三沿一部”绿化提升、绿色通道和农田防护林建设工程,至目前玉门市完成人工生态林4000亩,义务植树60万株,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80%以上。玉门市现有林地面积达到5.61万公顷,草原面积32.3万公顷,湿地面积2.2万公顷。玉门正努力以高品质的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来源:玉门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