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一位身材佝偻、但步伐依旧刚劲健硕的老人走进会场后,立即吸引了所有参会者的目光。

此人正是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员的陈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几个月之前,这位戎马一生的开国元帅突觉腹痛难忍,经过医护人员的诊断后,确定陈毅元帅患上了肠癌。

面对不治之症的威胁,作为老一辈革命家的陈毅丝毫没有任何畏惧之色,反倒是强撑着日渐病重的身体继续工作、参加各种会议。

当陈毅缓缓落座之后,会场爆发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这是众人对他的尊敬与赞扬。

然而,就在他脸带笑意向大家点头致谢的时候,时任沈阳军区司令员、东北局书记处书记的陈锡联却不知何时走了过来,二话不说便坐在了陈毅的身旁。

陈锡联的这一举动,让陈毅有些摸不着头脑。

两人相识多年,在整个革命岁月中结下了深厚的友情,虽然现如今陈毅的职务要比他高出不少,但彼此之间依旧无话不谈。

但现在,是在庄严的会场上,每个人都安排好了固定的座位,陈锡联却不由分说地坐在了自己的身旁,这倒让陈毅感到了些许惊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锡联,有什么事情等开完会再说嘛,你坐过来不合适”。

陈毅本想劝他回到自己的座位,可话音刚落,陈锡联却颇为埋怨地说道:“陈老总,你这是对我有意见啊!”

此言一出,更是让陈毅元帅倍感错愕。

他仔细地在脑海中摸索,也没有想到有什么做错的地方,对陈锡联所说的这番话更是感觉莫名其妙。

既然自己想不出答案,陈毅便干脆用茫然的眼光看向陈锡联,希望对方能够指点一二。

陈锡联便再次直截了当地说道:“陈老总,陈小鲁是怎么回事?”

此时,陈毅才恍然大悟,原来对方之所以迫不及待地找来“兴师问罪”,竟是因为自己的儿子陈小鲁。

为此,陈毅只好笑着说道:“这件事之所以瞒着你,确实有我的苦衷,还希望你能原谅……”

那么,这其中究竟发生了怎样的事情、和陈小鲁有何关系?陈老总为何要征得陈锡联的原谅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1946年7月,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陈小鲁出生了。

那个时候,陈毅与妻子张茜已经有了两个儿子,陈昊苏、陈丹淮,所以夫妻二人则盼望着这次能生个女孩。

然而,结果并没有顺遂他们的心愿,等到分娩后发现竟还是个男孩。

这也让张茜倍感失落,以至于不久后便将刚出生的婴儿放在了门口,战友们发现连忙问道原因,张茜也只是说道:“你们谁稀罕这个孩子,谁就抱走吧,我还是想要个女儿”。

但毕竟孩子是娘的心头肉,张茜虽然说出这番话,但听到婴儿的啼哭声后,还是连忙跑过来将他抱回了屋内。

那个时候,正值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全面内战时期,陈毅被中央军委任命为山东军区司令员,在山东境内抵挡来犯之敌。

小儿子出生之后,陈毅再三考虑,最终决定给他取名为陈小鲁。

这个名字出自于《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也表明了陈毅打败反动派、维持山东境内安定的决心。

不久之后,解放战争以我军的胜利而宣告结束,陈毅先是担任上海市市长,后来又被调往中央,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军委会副主席等职务。

正是因为父亲工作的变动,年仅8岁的陈小鲁来到了北京,在这里生活、学习,直至长大。

穷苦出身的陈毅,对于孩子的教育十分重视,在他看来,孩子绝对不能娇惯、要让他们养成吃苦耐劳的品德,这样才能成为国家栋梁之材。

所以,陈小鲁的童年过得十分艰苦,甚至连一身像样的新衣服都没有置办过,只能捡哥哥们穿剩下的旧衣服、旧鞋子。

由于当时国民的生活水平慢慢改善,陈小鲁身体发育得十分迅速、个子也长得很快,等他得到哥哥们的旧衣服时,却发现根本不合身,要么露着肚子、要么露着小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一次冬天,陈小鲁就向父亲的警卫员抱怨道:“叔叔,你看我穿的裤子,都露着一半小腿肚呢,走在路上别提多冷了”。

话音刚落,他便用小手指向那条不合身的裤子,露出的小腿被冻得有些发红,此刻正止不住地颤抖。

警卫员看到后,自然也不忍心小家伙受苦,便自掏腰包买来一条长一些的棉裤送给了陈小鲁。

然而,当陈毅元帅看到儿子那件新裤子,当即质问起来。

当他得知是警卫员买来的时候,便赶紧让儿子脱了下来,连同几张皱巴巴的钞票一并送还了回去。

警卫员没想到首长对儿子如此狠心,接过裤子和钞票的那一刻,也立马抱怨道:“首长,小鲁那件裤子不合身,别把孩子冻坏了”。

陈毅则是摆了摆手说道:“孩子绝对不能惯着,惯坏了长大会出事的。腿冷怎么了?想当初革命的时候,战士们缺衣少粮,不也过来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小鲁记忆中最深刻的,是父亲的那番语重心长的教诲。

“作为干部子弟,千万不能有优越感。爸爸现在虽然是新中国的元帅,但却是无数革命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打出来的。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我的今天,更没有新中国。而你呢,没有为革命出过力气,还只是普通人一个……”

正是因为这番说教,让陈小鲁心中萌生出了一个坚定的想法,长大后自己也要参加革命,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

2

1968年4月的一天,对于22岁的陈小鲁来说,是命运发生转折的重要日子。

周恩来总理来到了陈毅家中,刚一进门,便看到前来迎接的陈小鲁。

周总理仔细打量着他,过了好一会儿才拍着他的肩膀,满是赞许地说道:“好小子,长这么大了,你应该到部队里去锻炼锻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得到周总理的夸奖,陈小鲁脸上洋溢着笑容,但片刻后却紧皱着眉头,小声嘟囔道:“我也想参军,可是爸爸不同意……”

闻听此言,周总理心中不解,陈小鲁则解释道:“爸爸怕我因为干部子弟的身份,在部队里得到特殊照顾”。

得知小家伙的烦恼,周总理哈哈大笑:“这一点不用担心,我去做你爸爸的工作,至于你嘛……到部队里后不要向别人提起自己的家世,也不要给家里写信,能做到吗?”

听到自己可以参加部队,陈小鲁脸上的阴霾一扫而光,重重地点了点头。

在周恩来的劝说下,陈毅也终于不再固执己见,同意儿子参军。

不久之后,陈小鲁便收拾行装,前往沈阳军区一个部队农场内参加劳动锻炼。

当时沈阳军区司令员正是陈锡联,周恩来本打算向他打个招呼,但最终被陈毅拦了下来。

毕竟陈小鲁是自己的孩子,安排他去沈阳军区是为了锻炼身心的,将来就算能够正式加入部队,那也只是一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决不能因为自己的身份,让孩子享受到任何的特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因如此,陈小鲁在沈阳军区下属农场劳动锻炼的近2年时间里,任何人都不清楚他的真实身份。

部队的生活是极为艰苦的,除了日常的军事训练之外,陈小鲁还要和身边的同志们一样在一望无际的田地里耕种劳作,平时一日三餐也都是大锅饭,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吃到一些荤腥。

日子虽然艰苦,但陈小鲁从未打过退堂鼓,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坚持了下来。

在这段时间里,他多次被评为“优秀战士”,甚至在抗洪抢险任务中立了功。但本着不给家里写信的原则,他从未将这份喜悦分享给父母。

1970年初,沈阳军区申报新的一批正式入伍入党名单中,陈小鲁的名字赫然在列。

就这样,这位年仅20岁出头的小伙子,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成为了真正的解放军战士和共产党员。

而最令他感到自豪的是,这一切,并不是靠着父亲的光环得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在陈小鲁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陈毅的身体状况却越来越差,他常常感到腹痛难耐,甚至多次在工作中昏迷过去。

直到1971年1月16日,陈毅在处理完手头上的事务之后,才在妻子张茜的陪同下来到医院检查身体。

经过一下午焦急的等待,噩耗传来,陈毅元帅竟然身患肠癌。

在那个医疗水平并不发达的年代,不要说彻底根治这一疾病,就算延缓病情都难上加难。

当周恩来得知这些情况的时候,心中也是万分悲痛,他当即前去看望陈毅,并询问他有没有什么事情需要组织上帮助解决。

听到周恩来总理的悉心询问,陈毅只是笑了笑、便果断地摇了摇头,随后呢喃着说道:“有机会的话,我想组织上给小鲁批几天假,我想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天傍晚,周恩来回到西花厅后,便当即给沈阳军区打去电话,并要求司令员陈锡联亲自接听。

陈锡联接过电话筒后,周恩来这才说道:“你现在赶紧给陈小鲁批假,让他赶紧回家”。

听到周总理没来由的这番话,陈锡联不知如何回答。

他自然知道,陈小鲁是陈毅元帅的儿子,可他不知道的是,陈小鲁竟然在自己管辖的沈阳军区,而且这三年来自己竟毫无察觉。

正因如此,在几个月之后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陈锡联才会主动坐到陈毅元帅的身边,向这位首长“兴师问罪”。

“陈老总,你这是对我有意见?陈小鲁是怎么回事?”

闻听此言,陈毅这才强打着精神,笑着解释了一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所以隐瞒陈锡联,就是不想让陈小鲁在部队里受到优待,他虽然是元帅之子、干部子弟,但进入部队之后,便和身边的战友们一样,都是人民军队的一员、都是普普通通的解放军战士。

得知陈老总的苦衷,陈锡联也默默地点了点头。

他也知道,陈毅元帅的身体状况不好,简单聊了几句后,便回到了自己的座位,好让陈老总在会议开始之前,有更多的时间休息。

而当陈小鲁回到家中时,还受到了周恩来总理与夫人邓颖超的专门接见。

看着眼前肤色黝黑、身材健硕的陈小鲁,周总理欣慰地说道:“你很守信用,这3年从未给家里写过信,也没有提起你的干部子弟身份,这很好”。

“而且,你的正式入伍申请、入党申请,都是经过组织上审批的,我和你的父亲从没有提供任何帮助,是你自己努力换来的,这是你的骄傲”。

这番言论,让陈小鲁备受感动,也让他的心中热血沸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2年1月4日,陈小鲁再次接到通知,让他赶快回家探亲。

当他马不停蹄地赶到北京时,陈毅元帅已是弥留之际。

见儿子千里迢迢赶回来,母亲张茜赶紧擦了擦面颊上的泪水,俯下身子对陈毅小声呼唤道:“仲弘、仲弘,快看哪,是小鲁回来看你了”。

此时的陈毅元帅已经无法动弹,他几次尝试想要坐起来,但都未能如愿,只能用欣慰的目光望向孩子,来表达作为父亲心中的喜悦之情。

见此情形,陈小鲁赶紧走上前去,紧紧握着父亲粗糙的手掌,眼泪不争气地一滴一滴掉落在床单上。

“爸爸,爸爸……我来看您了……”

听到儿子撕心裂肺的呼唤,陈毅元帅的嘴角蠕动了几下,却因身体太过虚弱,最终未能说出话来。

1972年1月6日,陈毅元帅走完了他的一生,享年71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久之后的追悼会上,已经年近八旬的毛主席来到了会场,送别陈毅最后一程。而这,也是毛主席最后一次参加追悼会。

在追悼会结束之后,这位伟大领袖紧握着陈小鲁的手,语重心长地叮嘱道:“你要继续学习,继续努力,不要让你的父亲失望”。

最终,陈小鲁也没有辜负众多长辈们的期盼,不仅连年取得“优秀战士”的称号,后来还担任驻英国大使馆副武官,为我国外交事业做出了不小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