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平安建设的最小单元。家事纷争的解决,关乎社会和谐和文明进步。

近年来,清镇市人民法院红枫人民法庭充分发挥人民法庭扎根基层,面向群众、服务群众的优势,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把推进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工作作为人民法庭推进平安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抓实抓好,创新发展预防化解婚姻家庭纠纷的“枫桥式工作法”,探寻婚姻家庭纠纷“最优解”,强化与当地综治中心、妇联、民政、教育、司法等部门的对接协同,形成婚姻家庭纠纷化解合力,推动婚姻家庭纠纷多元化解、源头化解、实质化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枫法庭调解室

以“家”为本 打造婚姻家事审判专业团队

清镇市人民法院红枫人民法庭主要负责红枫湖镇、麦格乡民商事案件,以及青龙山街道办事处、巢凤街道办事处、滨湖街道办事处辖区内的婚姻家庭纠纷和继承纠纷。

近年来,红枫人民法庭新收案件逐年上升,其中2022年599件,2023年663件。新收案件类型包括离婚纠纷、民间借贷纠纷、继承纠纷、合同纠纷等,其中婚姻家庭纠纷分别占比为52.08%、65.91%。

针对婚姻家庭纠纷占比较大的实际情况以及婚姻家庭类案件的特殊性,清镇市人民法院积极建立了以红枫人民法庭为阵地的专业化婚姻家庭纠纷审判团队,提升婚姻家事纠纷办理质效。

高标准选任家事审判人员。配备6名已婚已育高学历女性干警,在当地妇联的指导下成立“妇女之家”作为妇女维权岗,充分发挥女性的优势,利用她们丰富经验、诉前调解能力突出、对婚姻家庭生活认识深刻等方面的特质,积极努力促成当事人之间消除对立情绪,实现和解。

对法庭进行升级改造。在法庭文化建设中融入“家和”“家风”等元素,推动家事诉讼服务中心、家庭审判法庭、家事调解室、婚姻家庭心理疏导室、老年人休息室、便民利民物品摆放架、“枫桥经验”文化墙等硬件设施提档升级,积极引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以看得见的工作方式引导群众在纠纷化解过程中积极沟通、互相理解。

建立案件回访机制。结合法庭审理的婚姻家庭类案件特殊性,建立案件回访机制,重点对存在家庭暴力、涉未成年人抚养及抚养费的案件进行回访,了解判后双方履行生效文书情况,及时做好法律解释。

以“联”为要 推进婚姻家庭纠纷多元化解

由于婚姻家庭纠纷的当事人之间都存在某种血缘或感情的联系,其中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表现得相对复杂,很难简单作出是非分明的处理。

为避免纠纷各方关系彻底走向破裂,难以再度和好,红枫人民法庭注重法、理、情的有机统一,在遵循依法治理原则的基础上,为群众提供多元、便捷的纠纷解决方式。

建立法官工作站,司法服务向基层延伸。红枫人民法庭在麦格乡法官工作站的基础上,于2024年5月10日挂牌成立观游村法官工作站,法官定期深入基层开展法律咨询和纠纷化解工作,确保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在源头得到有效解决。

加强特邀调解员管理,提升诉前调解工作成效。该法庭现有特邀调解员2名,红枫人民法庭继续加强与特邀调解员的沟通合作,为人民群众提供高效、便捷、惠民的诉前纠纷解决途径。要求特邀调解员进一步强化认识,认真对待每一起委派调解案件,积极正确引导当事人选择非诉讼方式解决矛盾纠纷。

夯实平台建设,共促多元解纷。积极寻求妇联支持,引进妇联成立的“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委员会”进驻法庭,专门调解婚姻家庭纠纷案件,聘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村支两委代表、德高望重的乡贤寨老等作为兼职调解员。至今,该法庭已邀请辖区28家基层治理单位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形成婚姻家庭纠纷多元化解合力。

以“治”为核 积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

婚姻家庭纠纷的化解不仅事关家庭关系的和谐稳定,还影响着社会发展大局。红枫人民法庭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积极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

主动延伸家事审判职能。红枫人民法庭积极构建“人民调解员+心理咨询辅导”的调解模式,在化解家事矛盾纠纷的同时,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辅导,让家事案件当事人之间化解矛盾,维护家庭成员关系。

协同构建立体治理网络。红枫人民法庭与辖区乡镇党委政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共商解决家事纠纷化解的难点、堵点问题。

对可能“民转刑”的案件,红枫人民法庭及时和辖区综治中心对接,并上报,联合多方力量,及时消除可能影响社会大局稳定的因素。

此外,红枫人民法庭与当地妇联建立会商机制,建立联络员制度,及时解决日常工作中涉及的妇女儿童权益保护问题。

以“宣”为重 助力实现和美乡村建设

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法治观念,尤其是加强农村群众法治观念,是预防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的有效举措。

加大普法宣传力度。红枫人民法庭联合妇联等部门,在普法宣传中加大婚姻家庭领域普法宣传力度,引导广大群众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行动自觉,有效增强广大群众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

通过典型案例巡回审判普法。红枫人民法庭对婚姻家庭纠纷典型案例进行巡回审判,通过典型案例以案释法,因地制宜开展普法宣传。

此外,法官深入基层,对基层调解员开展调解技巧、调解方法、调解的合法性等培训,帮助基层调解员及时了解和准确掌握相关法律知识。积极开展红色文化、家教家风等宣传,引导建立“村规民约”,构建和美乡村,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婚姻家庭纠纷。

路漫漫其修远兮。清镇市人民法院红枫人民法庭在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法庭家事审判特色,离婚案件调解率大幅度提升。2022年离婚案件285件,调解结案149件,调解率52.28%。2023年离婚案件422件,调解结案250件,调解率达到59.24%。同时,针对未进入诉讼程序的婚姻纠纷,一以贯之以“家”为主线,以“联”“治”“宣”为要点,为维护家庭和谐、社会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来源:贵州法治报

审 核 :赵映 金晶

编辑:沈重阳 封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