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失败后,有好多黄埔系将领成为战犯,被关进了功德林战犯所,如黄埔一期的杜聿明、范汉杰、宋希濂、黄维、李仙洲,黄埔三期的王耀武、康泽等人,他们都曾是国民党中的高级将领,甚至是一方大员。新中国成立后,陈赓大将这位黄埔一期生曾多次到功德林看望自己的这些老同学们,虽然身处不同阵营,但是他们的同学情谊还是很深的。

然而,在民国那段动荡的时期,曾有多名黄埔同学和学弟败在陈赓手下,败在这位黄埔同学手中,我想他们也不会感到冤屈。本文就来聊聊那些败在陈赓手下的黄埔同学和学弟。

1、李默庵

在黄埔一期的同学中,李默庵是第一个被陈赓打败的同学。

李默庵是湖南长沙人,1924年考入黄埔一期,在校期间黄埔有“蒋先云的笔,贺衷寒的嘴,比不上陈赓的腿”之说,另外还有“文有贺衷寒,武有胡宗南”之说。李默庵心里不服就加了一句“能文能武李默庵”。此举甚至还遭到同学们的嘲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默庵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李默庵参与了对红军的围剿,1932年李默庵已经是国军第10师师长,他率部袭击黄安,不料此次他碰上了自己的老同学红12师师长陈赓。李默庵到底是低估了红军的作战能力,陈赓率领红军一直打到距李默庵指挥部500米的位置,要不是卫立煌的特务连参加战斗,恐怕李默庵就成立俘虏。

国民党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围剿时,李默庵再次参与了,不过这一次他变得小心翼翼了,可是还是被红军包围了,如果不是武器装备好,李默庵早就没了。

后来李默庵参加了抗日战争和内战,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在阿根廷和美国定居,1990年回到祖国定居,2001年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2、胡宗南

胡宗南是第二个被陈赓打败的黄埔同学。

早在黄埔军校时,胡宗南就与陈赓不对付,当时胡宗南属于孙文主义学会,陈赓是青年军人联合会,两人经常因为思想和立场不同发生冲突,甚至大打出手,可是胡宗南每次都打不过陈赓。

黄宗南是蒋介石的得意门生,在所有的黄埔生中,胡宗南有很多第一。1932年胡宗南与陈赓进行了一场真刀真枪的对决。当时胡宗南担任国军第1师中将师长,率部参加了对鄂豫皖苏区的第四次围剿,结果碰上了自己的老对手陈赓,而且陈赓刚在不久之前的作战中受伤,躺在担架上指挥作战,结果胡宗南被陈赓打得丢盔弃甲,一个团几乎被全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胡宗南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胡宗南再一次碰上了陈赓。1946年胡宗南大举进军晋东南,企图歼灭太岳军区的陈赓部,陈赓利用有利地形设伏,仅5小时就歼灭第一旅,旅长黄正诚被俘。

1950年陈赓带领第四兵团进军西昌,而此时,驻守西昌的又是他的“老同学”胡宗南。蒋介石命胡宗南坚守三个月,可胡宗南一看陈赓来了,连三天都没守,就丢下部队,一个人坐飞机飞逃台湾。这一次,胡宗南就输了个干干净净。

可以说胡宗南一辈子都败给了陈赓,到台湾后胡宗南遭到弹劾,1959年胡宗南结束了自己的军旅生涯,1962年在台湾去世,终年66岁。

3、李铁军

李铁军是陈赓打败的第三个黄埔同学

李铁军是广东梅县人,1924年考入黄埔一期,与陈赓、胡宗南等人成为同学。在黄埔期间,李铁军与陈赓的关系十分友好,但是“中山舰事件”后两人分道扬镳,陈赓跟好多同学也都成了陌路。

陈赓临走之前,宴请了五位同窗好友,其中就有李铁军,宴席上李铁军再一次挽留陈赓,不料陈赓去意已决,李铁军见奉劝不成,便摔杯而去,两人也就反目成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铁军

20多年后两人在解放战场上相遇,曾经的一对儿至交好友这一次不得不在战场上分出个高下。1947年李铁军率领第五兵团七万余人携带全副美械装备与陈赓率领的陈谢兵团在豫西战场上相遇,面对实力比自己强的敌军,陈赓采用了牵牛战术,用两个旅五千多人当诱饵,牵着李铁军的鼻子走,直到拖垮李铁军的几万大军,最后将他引到伏牛山,再聚歼之。

李铁军也不是等闲之辈,面对陈赓他还是非常小心的,但是他到底还是棋差一招,李铁军的第五兵团部及整编第三师被陈赓纵队团团包围,全军覆没,李铁军则率小股残兵败将侥幸逃脱。

国军败退大陆后,李铁军去了台湾,后来移居美国,2002年病逝,享年101岁。

4、邱行湘

邱行湘是陈赓打败的第四个黄埔生了。

邱行湘是黄埔五期生,是陈赓的学弟,他与陈赓的交锋是在解放战争时期的1948年。当时邱行湘奉命守卫洛阳,凭借坚固的城池,邱行湘还是信心满满的,唯一令他发怵的是他的对手是他的学长陈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邱行湘

面对自己的这位小老弟,陈赓并没有手下留情,在解放军猛烈的进攻之下,洛阳被攻陷,在败局已定的情况下,邱行湘欲举枪自杀,不料被部下拦住,最终被赶来的解放军俘虏,待战事结束后,陈赓还亲自来见这位小老弟。

被俘之后,邱行湘被关押在功德林战犯所进行改造,1959年被特赦,特赦之后邱行湘担任江苏省政协委员、文史资料委员会专员,1996年去世,终年89岁。

5、黄维和胡琏

陈赓与黄维和胡琏的战争发生在淮海战场上。

黄维是黄埔一期生,跟陈赓是同学,胡琏是黄埔四期生,是陈赓的学弟,淮海战役时,黄维是十二兵团的司令,胡琏是十二兵团的副司令,他们在战场上遇到了陈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维

黄维是有名的书呆子,认死理,非常固执,陈赓对他的这些特点非常清楚,因此把黄维一步一步的引诱到陷阱之中,最终黄维的十二兵团在双堆集被解放军全歼,黄维本人被解放军俘虏,而胡琏则率少数人逃脱。

黄维被俘后,甚至还要求见陈赓,说:“陈赓是我的同班同学,今天败在陈赓手上也不算冤枉,在黄埔的时候我就打不过他!”

6、熊绶春

熊绶春是黄埔三期生,他在淮海战场上被解放军击毙。

淮海战役时,熊绶春担任国军第14军军长,隶属于黄维的第十二兵团,黄维兵团在双堆集被人民解放军包围,他率部固守阵地,保护兵团司令部。陈赓采用了近迫作业的办法将黄维部全部包围,曾争取自己的黄埔同学、十四军军长熊绶春起义。熊绶春犹豫再三,异常举动被兵团副司令胡琏发现,使他无法采取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熊绶春

在解放军最后的总攻中,黄维兵团在双堆集被全歼,熊绶春被当场击毙,战后陈赓找到熊绶春的尸体,发现他满脸的炮灰,眼睛也没闭上。陈赓就帮他合上了不得瞑目的双眼,令人把他掩埋起来,并且立一个碑,好让他的家人找到他,碑上写着“第十四军军长熊绶春之墓”。

除了以上人员以外,在1949年秋的阳江追击战中,陈赓还打败了自己的两个学弟黄埔第三期同学、国民党第21兵团司令官刘安琪和黄埔二期学生、第13兵团司令官沈发藻。而陈赓与黄埔同学的最后一战便是与胡宗南的西昌之战,这一战胡宗南被打残,自己只身逃到了台湾。

小结:

昔日的同窗好友,因信仰和立场不同,在后来走向了不同的阵营,在战场上也不得不兵戎相见。但是即使打败这些同学和学弟后,陈赓还是优待他们,甚至建国后多次到功德林看望自己的这些老同学。